|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老北京前门“一条龙羊肉馆”

2025-7-25 15:02|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侯式亨|来自: 燕舍谭

摘要: 驰名中外的前门全聚德烤鸭店斜对面,有一家门面很小的餐馆——“一条龙羊肉馆”。在繁华热闹,整日里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前门商业区,在鳞次栉比的众多规模大、规格高、门面装潢漂亮的商店之中,它却有点“其貌不扬 ...

     驰名中外的前门全聚德烤鸭店斜对面,有一家门面很小的餐馆——“一条龙羊肉馆”。在繁华热闹,整日里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前门商业区,在鳞次栉比的众多规模大、规格高、门面装潢漂亮的商店之中,它却有点“其貌不扬”,难得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它可是“正宗”的北京老字号,不少老北京都清楚地知道它的历史,而且在新疆、宁夏、陕西、甘肃等西北地区,“一条龙”的名字也很响亮,信誉不错。

  该馆本名“南恒顺”,是一个姓韩的山东人于清朝乾隆年间创办的,从该店创办到解放后韩姓最后一位经理韩来瑞,共传了七代人。

  山东禹城一带回民很多,其中一部分在我国北方各省城镇做羊肉买卖,北京的羊肉铺旧时绝大部分是由山东人经营的。大约在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山东禹城韩家寨一个十四五岁的韩姓青年从家乡到北京求生,经人介绍,在东四牌楼一家羊肉铺学徒。东四牌楼那时是北京东城重要的商业区,又是交通要道,是做生意的好地方,这家羊肉铺既卖生肉,也加工、售卖自制的烧羊肉、酱牛肉、白水羊头肉等熟肉食,还烙芝麻烧饼等等,制做很有特点,受到人们的欢迎,早已站住了“脚”。这个青年在这家羊肉铺学徒,一呆就是三年多。由于他聪明好学,为人诚恳,与店内伙计们相处得极好,并较快地掌握了各种食品的制做技术。几年出师后,又在柜上干了一年多,便辞职出来自己摆摊创业。开始是在东四牌楼以东摆摊,后又在前门大街路西找了块地方,迁到这里做买卖,此时大约是在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因此地在东四牌楼他学徒的铺子南面,他又盼着买卖永远兴隆、事事顺心如意,便将买卖取名“南恒顺”。这以后,他一心扑在生意上,做的又是自己数年来潜心苦学而来的几种手艺,做来熟门熟路、得心应手,买卖很快就颇有起色,不仅盖了房,还招了伙计,初步站住了脚根。

  南恒顺的买卖传到韩家第六代韩同利时,已在前门大街路西建起了一个一间门脸的筒子房,前门在前门大街,后门在珠宝市街,上边还有个暗楼(清代,前门外大街是皇帝每年去天坛祭祀的必经之路,路也不如今天的宽敞。为防范刺客,所以规定不准在前门外大街造“明楼房”),经营品种也在原来的简单品种基础上增加了涮羊肉、炒菜、杂面、抻面等,店里的伙计也增加到了十几个人。

  大约是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春末,一天,南恒顺来了两个客人,吃完饭后没钱付账,其中一个约20多岁,像是个主人,另一个40岁上下,像个仆人。当时南恒顺的掌柜见这两人装束、举止不像是诓吃的人,就解围道:“没带钱没关系,您什么时候方便,给带来就行了。”第二天,宫内一个小太监把钱送来,掌柜的才知道原来昨天来吃饭的是光绪皇帝。他们赶紧把昨天光绪坐过的方登当作“宝座”供奉起来,不许别人再坐。于是,“一条龙”(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在南恒顺吃饭的事很快在京城传开了。好奇的人都纷纷来南恒顺看“宝座”。从此,南恒顺羊肉铺的顾客更多了,整日里门庭若市,生意更加兴隆。后来,人们便把该店叫“一条龙”。但是,在封建时代,随便称“龙”是有罪的,所以该店门前的牌匾依然挂着“南恒顺”,直到辛亥革命以后,封建帝制被彻底推翻,南恒顺才正式挂出“一条龙羊肉馆”的招牌。但其营业“执照”及来往记帐等仍然沿用“南恒顺”的字号。一来二去,人们就只知道“一条龙”,却不知了它本名“南恒顺”……3年后,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大栅栏失火,大火直烧到了前门大街,南恒顺也未能幸免于难,当然,光绪皇帝坐过的“宝座”亦毁于这场大火。此后,各店铺又都筹资建房,重整旗鼓,南恒顺南邻的一家杂货店因无力重建,便将地皮卖给了南恒顺。南恒顺便借此机会,建成了一座拥有三间门脸、二层暗楼的店堂。

  当然,“一条龙”之所以能够名闻京城,决不仅仅是因为它拥有几个有趣的传说或者故事,关键还在于其“货真”。旧时,该馆的涮羊肉、绿豆杂面条、芝麻烧饼最为人称道,一直是该馆的特味佳肴。

  南恒顺的涮羊肉,选料、做工等,都有着独到之处:他们所用羊肉,从不用冻肉,而是“压肉”。系将新鲜羊后腿肉码放在覆好席箔的天然冰块上。再在上面盖上油布,油布上再压一块冰,故名“压肉”。这样经过一天一宿,羊肉里的血汤和杂味均被压出,肉也变得挺直、好切。这种“压肉”比冻肉要好,因为冻肉同冻菜一样,破坏了羊肉的组织,使之失去了应有的嫩香味···。涮羊肉时所吃的烧饼,南恒顺做来也与别处不同,用料足、烙制精、油酥适口。等顾客快吃饱时,再来一点该店自制的、又细又匀的绿豆杂面放在锅中。这绿豆杂面“吃荤”,吸收油腻,一碗绿豆杂面既可吸去火锅中的浮油,又可去掉人们嘴中之油,解腻清口,大受欢迎。

  当然,两百年来,从“南恒顺”到“一条龙”,该店也经历了其它不少次兴衰的考验,可喜的是毕竟走了过来。解放后,1956年公私合营,职工也从原来的20人增加到了60人;“文革”中,该店也被迫改名为“利群饭馆”,直到1980年才又挂出了“一条龙羊肉馆”的招牌,但不久,1983年却又毁于一场大火。在政府有关方面和该店的努力下,1988年又整建、修饰一新,重新营业。

  到上世纪90年代,一条龙羊肉馆现在拥有三层楼的营业厅堂,一楼经营快餐,秋、冬之季主要经营特有的清真美味“涮羊肉”;二楼供应米饭、炒菜;三楼则专门设置为“雅座”,包办宴席。该店供应各种清真菜肴,配有海味中高档炒菜,品种主要有:“油焖大虾”、“鸡茸鱼肚”、“扒肉条”、“盐爆肚条”、“翡翠蹄筋”、“烧牛尾”、“香酥鸭”、“扒海羊”、“黄焖鸭块”、“扒鸭条”等等。不论是高、中、低档菜肴,该店均精心烹制,一丝不苟,一直继承着老字号的优良经营和服务传统,在“寸土寸金”的前门大街,忠实地为顾客服务着。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31 22:17 , Processed in 1.098365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