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北京城的影响

2025-8-19 09:45|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吕西川|来自: 燕舍谭

摘要: 人都说,我们小时候从没有像今天这么热过,我们小时候在胡同里就能听见“蝉鸣”,见到蜻蜓,今天这景儿没了!是什么原因造成我们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北京城的影响有多大?告诉您影响是多维度的 ...

     人都说,我们小时候从没有像今天这么热过,我们小时候在胡同里就能听见“蝉鸣”,见到蜻蜓,今天这景儿没了!是什么原因造成我们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北京城的影响有多大?告诉您影响是多维度的:

       一、城市热岛效应加剧

     随着北京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自然地表被水泥、沥青等不透水材料取代,绿地和水体减少,城市吸热能力增强,导致城区温度显著高于周边地区,形成“热岛效应”。这不仅增加了居民夏季的空调能耗和不适,也加剧了极端高温事件的发生频率。

       二、极端天气频发

      城市热岛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共同作用,使北京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例如,2025年北京遭遇12-13级大风,城市热岛与冷空气之间形成强烈气压差,引发“狭管效应”,进一步加剧风速。此外,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频率也呈上升趋势。

      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

     城市扩张导致大量耕地、绿地被建设用地取代,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下降。2002-2013年间,北京城市扩张区域净初级生产力(NPP)下降近一半,碳汇能力大幅减弱。人均可享有的生态空间从2000年的1072平方米降至2010年的705.2平方米,城市绿色空间碎片化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

       四、水环境与空气质量恶化

     城市不透水表面覆盖率上升,导致地表径流增加,河流污染加剧。例如,北运河流域不透水表面比例已超过生态退化阈值,水体质量持续下降。尽管近年来北京通过“河长制”等治理手段改善了部分河段水质(如凉水河治理成效显著),但整体水生态系统仍面临压力。

     五、政策推动下的生态修复与改善

      面对生态环境压力,北京近年来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修复与治理措施,并取得初步成效:

     百万亩造林工程:2012年起启动,显著增加城市绿地面积,缓解热岛效应。

      污水治理与水体修复:凉水河流域通过截污、生态修复等手段,水质从黑臭提升至可支持白鹭等敏感物种栖息。

     “十四五”生态规划:设定碳排放达峰、PM2.5浓度降至35微克/立方米、消除劣V类水体等目标,推动城市向低碳、宜居转型。

       六、历史视角下的长期生态压力

      从明清时期开始,北京及其周边地区因人口激增、战争频繁、气候变化(“小冰期”)等因素,生态环境已显著退化。这种长期累积的压力为当代城市发展遗留了生态脆弱性,也促使现代北京在生态治理中更加注重历史经验与系统性修复。

      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北京的影响呈现出“压力—响应—转型”的路径:早期快速城市化,带来生态退化,近年来通过政策干预与公众参与,逐步走向生态修复与绿色转型。未来北京的发展将更多依赖于生态韧性建设、碳中和战略与区域协同治理,以实现可持续的宜居城市建设目标。

       北京人盼望的青山绿水,随着城市街心花园的建设与改造,随着河道水系的清理与维护,正在回归。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26 02:10 , Processed in 1.091291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