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名家荟萃的新街口四条

2025-8-19 11:50| 发布者: weiwei |来自: 燕舍谭

摘要: 此图为1916年北京地图局部,大四条胡同即今天的“新街口四条” 新街口四条为东西走向,东起新街口北大街,西至西教场胡同,中部与时刻亮胡同、珠八宝胡同、红园胡同、东教场胡同、中教场胡同等相交,全长530米,均 ...

此图为1916年北京地图局部,大四条胡同即今天的“新街口四条”
      新街口四条为东西走向,东起新街口北大街,西至西教场胡同,中部与时刻亮胡同、珠八宝胡同、红园胡同、东教场胡同、中教场胡同等相交,全长530米,均宽4米。1990年门牌为1—63号;2—66号。

  胡同形成于明代,始称“四条胡同”,因是新街口北大街自南向北数第四条胡同,故名。清代时析出两条胡同,东段仍称“四条胡同”,西段称为“双栅栏”。1911年后两条胡同合并,改称“大四条胡同”,亦称“大四条”。1965年定名“新街口四条”。

  据这里的居民介绍,早年为保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西教场胡同南口和东教场胡同南口之间分别设有栅栏,故名“双栅栏”。

  新街口四条由于胡同较长,又与时刻亮、红园、中教场、东教场、后章、西教场、东光等多条胡同相连,多少带有交通中心枢纽的性质,为新街口北大街通向西侧胡同的主要通道之一。

  据孙福瑞先生介绍,近代,新街口四条及周边胡同住过说评书的品正三先生、剧作家吴幻荪先生、清末制诰局副局长隆裕以及学者宁裕之先生、摔跤高手宝三和出演过《我爱我家》等剧的演员文兴宇先生等。

  北京城曾出现过几位著名的评书大家,如有“评书大王”之称的双厚坪先生。双先生说的评书诙谐、细致、风趣,引人入胜,尤以讽刺统治者的昏庸荒谬和抨击时弊最为精彩。由于知识渊博、技艺精湛,他与“戏剧大王”谭鑫培先生、“鼓书大王”刘宝全先生并称为北京城里的“艺坛三绝”。除了双厚坪先生,在评书界还有王杰魁先生、品正三先生。

  品正三(1896—1953),满族,北京人,出身于评书世家。父亲文殿成先生是北京城里著名的评书演员。品先生亦以说《隋唐》享名一时。因《隋唐》中包括“瓦岗寨”“跨海征东”“罗通扫北”“秦英征西”“薛刚反唐”“粉妆楼”“龙潭鲍驼”等八部,人称“品八套”。

  品先生说书清晰干净、语言幽默,善于描摹人物形态,神态宛然,备受听众欢迎。

  新街口四条中部路北的一座两进院子,住过剧作家、戏曲评论家和画家吴幻荪先生。

  吴幻荪(1905—1975),号朱萸,北京人,父亲吴紫岩先生为京城名票,以表演单弦连珠快板《蜈蚣岭》享誉京城。

  吴先生性格平和,善于交往,尤其与京剧表演名家郝寿臣、马连良等先生交往甚密,是这两家的常客。吴先生根据郝寿臣先生唱腔特点改编的《荆轲传》为郝先生代表剧目之一。吴先生还将马连良先生的《封十王》《淮河营》《监酒令》等单本折子戏改成整本的《十老安刘》,至今此剧久演不衰。1929年吴先生受聘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国画老师一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被徐悲鸿先生聘为国家画院教授。

  吴先生除了在编写戏曲剧本和绘画事业上颇有成就外,令人最敬佩的是在“文革”期间,冒着极大风险与板桥二条的许林邨先生在老舍先生殉难周年之际,在太平湖畔为其立碑。

  胡同西端路南的五进四合院是隆裕的宅子。清末宣统三年(1911)五月二十七日清廷批准的内阁属官名单中,隆裕为制诰局副局长。这所院子里的房子在胡同里属于规制较高的,前廊后厦,内有廊子相连。隆裕去世后丧事办得也极为隆重。

  新街口四条路南的34号住着学者宁裕之先生。

  宁裕之(1884—1961),原名穆六田,别号半亩老人,满族,北京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毕业。曾任北京《国华报》文艺编辑、沈阳法政专门学校讲师、北京市政府秘书、沈阳《盛京时报》文艺编辑等。著有多种小说、随笔、戏曲评论和岔曲作品。1953年被聘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代表作有《福昭创业记》《北京》等。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朝阳庵、庆平轩茶馆等票房活动中,宁先生不但是积极参与者,还是单弦牌子曲的创作者。目前这些单弦牌子曲都成为藏家们的珍品。从这些作品来看,宁先生熟读经史典籍,善于编写故事传说,且结构讲究,流畅明快。

      1号院为关帝庙,曾住过享誉京城的近代摔跤高手宝三。

  宝森(1900—1965),字善林,民间又称“宝三”或“宝三爷”,北京人,北京摔跤和中幡表演名家。曾在南城天桥开设跤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聘请为国家中国式摔跤一级裁判、名誉总裁判长。

  坊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民国年间,河北吴桥民间艺人王小辫来京,在天扬撂地表演中幡,他的中幡有三丈长,旗子上写着“以武会友”几个大字。王小辫技艺高超,将中幡耍的令人眼花缭乱,无不叫好称赞。后来、王小辫将中幡技艺传给了徒弟宝善林(即宝三。宝三年轻的时候就开始“走会”。当时“走会”讲究的是,练狮子的见高就上,练“中幡”的“见桥不倒”。北海与中海之间的金鳌玉蝀桥,东西各有一座牌坊。宝三将中幡高高抛起,然后走过牌楼再稳稳接住,从此名震天下。

  胡同西南侧的西井胡同老门牌2号是总政文工团宿舍,著名作曲家时乐蒙先生在此居住。

  时乐蒙(1915—2008),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三、第四届副主席,解放军艺术学院原副院长,中国音乐“金钟奖”和“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著名作曲家、指挥家。

  代表作有组歌《千里跃进大别山》,大合唱《祖国万岁》《长征》《雷锋》《缚住苍龙》,合唱曲《红军想念毛泽东》《不朽的战士黄继光》《怀念周总理》,歌剧《两个女红军》《南湖颂》,歌曲《三套黄牛一套马》《歌唱二郎山》《社会主义放光芒》等。

  西井胡同老门牌5号住过一位单弦八角鼓著名演员荣剑尘先生。

  荣剑尘(1881—1958),荣派单弦创始人,北京人,满族,祖姓瓜尔佳氏。原名荣源,后改名荣勋,字健臣。艺名和顺,后改为剑尘,斋名“三乐庐”。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荣先生拜明永顺先生为师。1926年前后在天津南市的燕乐升平剧场演出,誉满津门,被称为“单弦大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的单弦牌子曲演唱到达鼎盛期。除京津外,还曾在宁、汉、沈等地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荣先生在中央广播说唱团担任艺术顾问一职。还先后在中央实验歌剧团、总政文工团、南京前线文工团、中国京剧院、艺术师范学院讲学授业。

      荣先生所创造的荣派唱腔,悠扬圆润,韵味醇厚。他对于单弦曲牌有自己的理解,尤其是每句的尾音和拖腔上与其他派别有明显的区别。他的演唱不论是满宫满调,还是半说半唱,都是韵味十足,让人有绕梁三日的感觉。

      有着“鬃人白”之称的白大成先生曾在新街口四条7号和9号居住。前院有倒座房3间,二进院东西两侧各有3间厢房,三进院有11间房子。三进院的正房后檐墙紧挨着“菊花刘”的院子,即刘文嘉先生的契园。

     “鬃人”是自清末以来老北京民间所独有的一种民间工艺品。鬃人高9-16厘米,用秫秸秆做身架,外绷彩纸(或色绸)外衣,并絮少许棉花,头和底座采用胶泥脱胎,底座粘一圈二三厘米长的猪鬃,所以叫“鬃人”。老北京人把鬃人叫作“铜盘人”或“盘中戏”。只要轻轻敲打铜盘的边,靠猪鬃的弹力,盘中的人物便会舞动起来。鬃人适合表演武打戏,像《八大錘》《三岔口》《大天宫》等。

     白先生从小喜欢绘画和戏曲,尤其爱玩民间的老玩意儿。1961年,白先生拜北京“王氏鬃人”传人王汉卿先生为师。在继承“王氏鬃人”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创造。白先生的鬃人,在人物造型、脸谱设计上都更接近京剧舞台的人物形象,做工和画工也更为精致。

      除了鬃人,白先生还喜欢老北京的“兔儿爷”。所谓的“兔儿爷”即“市中以黄土抟成曰兔儿爷,着花袍,高二三尺”。后来,“兔儿爷”变成了戏中的人物,人形兔脸,三瓣嘴,长耳朵,顶盔束甲,足蹬厚底靴,戴着靠旗,骑着猛虎青狮,后背插着一把宝盖式的伞,就像一个八面威风的大将军。

     2000年之后,白先生和河北蔚县任玉德先生合作,用3个月时间,完成了一米多高的“兔儿爷”,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2004年之后,白先生搬到了位于什刹海畔的东官房,从此鬃人和兔儿爷在什刹海扎了根。

     11号(旧门牌7号)因建筑规模较大,房屋质量又好,被附近居民称作“小王府”。此院为四进四合院,房主姓赵,旗人,在京做买卖,和爱新觉罗氏有些关系。这个院子里外有上马石,院内有垂花门,房屋之间有廊子相连,在胡同里算得上最好的院子之一。

      据有关史料记载,11号院为大学士额勒和布后人的宅第,又称“额宅”。

      额勒和布,字筱山,觉尔察氏,满洲镶蓝旗人。曾在咸丰年间担任户部主事、理藩院侍郎等职。同治三年(1864)查办热河土默特贝勒旗事件后,由蒙古副都统调补满洲,授盛京户部侍郎兼奉天府府尹、察哈尔都统等职。光绪年间历任镶白旗汉军都统、热河都统、理藩院尚书、户部尚书、内务府大臣、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等职。光绪二十二年(1896)告老还乡。四年之后病故于家,谥文恭。后人于1932年从锦什坊街武衣库3号迁至新街口大四条7号院(旧门牌)。额宅故宅(即大乘胡同)售予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将军。

       孙先生说,新街口四条及附近的胡同,需要挖掘的历史人物还有很多。如大四条26号住有围棋高手,姓金。可惜的是,这些胡同大都已经拆除,老街坊们分散于四九城的各处,寻访起来无形之中增加了许多难度。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26 02:10 , Processed in 1.089674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