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订阅

曾经

北京历史上的三次大风灾
北京历史上的三次大风灾
北京的春天,似乎是跟风紧密相连的,正如老舍在《北京的风》中一文描述:“北京的春风似乎不是把春天送来,而是狂暴地要把春天吹跑。”就在不久前,北京市气象台发布近10年首个大风橙色预警,这场被称为“陆地罕见” ...
2025-4-30 10:23
“牛大姐”的离世,让我们再次想起《编辑部的故事》
“牛大姐”的离世,让我们再次想起《编辑部的故事》
上个周末,笔者在西交民巷自东向西行走之时,路南的一座似曾相识的近代建筑物,不经意间映入眼帘。这座建筑于笔者眼中,竟透着异乎寻常的亲切感:《人间指南》编辑部?没错,就是它!《编辑部的故事》剧照睹物思人, ...
2025-4-30 09:08
当年京城电话的喜怒哀乐
当年京城电话的喜怒哀乐
老北京打个电话有多难如果时光回到1970年代,您能想到家里有一部电话是一种什么感觉吗?也许只用“方便”俩字,是难以形容这种优越感的。我是在胡同长大的,记得1960年代,我所住的那条高华里胡同,只有胡同口的“小 ...
2025-4-9 17:33
从老舍笔下的胡同到摇滚圣地,每步都是回忆!
从老舍笔下的胡同到摇滚圣地,每步都是回忆!
从老舍的city到摇滚的walk对于很多北京人来说,曾经居住的那条胡同就是他的根,也可以说是永远的精神家园。无论随后怎样时光流逝、物是人非,但凡逮着机会,总要或牛气哄哄,或黯然神伤地跟别人念叨一句:“当年我们 ...
2025-4-8 19:16
游津门,带您领略京津一体化的百年往事(三)
游津门,带您领略京津一体化的百年往事(三)
这是发表在《北京青年报》上的“京津两地金融往事”系列第三篇。在天津的解放北路上,把中央银行旧址看罢,我偶然间回头,眼前又冒出来一座外资银行,名叫“俄华道胜银行”。这家银行的建筑,于今日北京并不存在,但 ...
2025-4-6 00:29
游津门,带您领略京津一体化的百年往事(二)
游津门,带您领略京津一体化的百年往事(二)
当我沿着解放北路自北往南,过了赤峰道,看见的便是天津的保商银行旧址。说来太巧了,这所银行于北京的“同胞兄弟”,就坐落在西交民巷的东段,目前可是中国钱币博物馆的场地。京津两地的保商银行,到底谁是老大?要 ...
2025-4-4 10:24
从元明杂曲漫说蒙古语
从元明杂曲漫说蒙古语
藏在戏文里的“蒙古语漂流记” 六百年前的民族交融明北京城前身的元大都是元杂曲的诞生地。而元大都又是多民族的聚集地,由于文化和语言的交融,元明杂曲里夹杂着一些蒙古语就不会令人感到意外了。对于元明杂曲中的 ...
2025-4-2 18:15
游津门,带您领略京津一体化的百年往事(一)
游津门,带您领略京津一体化的百年往事(一)
您对天津熟悉么?在您以往的旅行经历中,将天津放在怎样的一个位置呢?天津为您留下最深印象的又是什么呢?问题一出口,回答的人或许要思索一下。天津城区距离北京只有130多公里,乘坐京津之间的城际高速,半个多小 ...
2025-4-2 10:22
从《都门杂咏》话老北京的商业
从《都门杂咏》话老北京的商业
从大栅栏到天桥:100年前北京人的“逛街地图”曝光……《都门杂咏》是一部记录清代北京市井生活的诗词著作,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刊印,内辑百首竹枝词,分为民俗、时尚等十大门类。作者杨静亭,通州潞河人氏,曾 ...
2025-3-31 21:24
话说京城“煤事”
话说京城“煤事”
老北京胡同孩子的硬核童年:8岁开始生炉子| 咂摸京味01说起老北京人的“煤事”,不能不提到煤铺。相信40岁以上的北京人脑子里都会有印象,曾几何时,煤铺是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地方。老话说老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 ...
2025-3-26 19:54
北京曾有三座哪吒庙
北京曾有三座哪吒庙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全球影史榜再创新高,成为中国影史的一个奇迹。影片收获如此骄人的成绩,和主角哪吒在民间的广受欢迎是分不开的。明清时代,我国台湾、澳门、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建有多座哪吒庙、哪吒行 ...
2025-3-17 09:12
注水肉、食物中毒、欺客宰客……原来古代也有3•15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日,在古代,人们是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又是如何惩处那些侵害消费者权益、损害商业环境的行为呢?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负责管理市场的市师、市吏、市正等职位的设置,对维持市 ...
2025-3-14 14:22
国博的这款新晋「网红」,才是咱中国人的顶级「高奢」
国博的这款新晋「网红」,才是咱中国人的顶级「高奢」
如果你在逛国家博物馆时,发现人群突然排起了长队,那一定是在围观孝端皇后的九龙九凤冠!以此为设计灵感的冰箱贴设计精美绝伦,兼具观赏与收藏价值,因此迅速走红网络,成为国博的新晋“网红”。最近,文创爱好者等 ...
2025-3-14 14:19
各地中山公园钩沉
各地中山公园钩沉
  1914年,在时任内务总长朱启钤的推动下,北京发起了“公园开放运动”,社稷坛成为民国政府开放的第一个公园,这就是中山公园的前身。今年是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于10月23日亮相的“中山公园园史展”用大 ...
2025-3-12 08:49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前尘往事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前尘往事
康熙二十七年(1688),《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俄国派遣贸易事务官每三年来京一次,居住在俄罗斯馆从事商贸活动。当时凡与之交涉事宜,均由理藩院(管理属国事务的机构)掌管,使节谒见清帝时需行三跪九叩之礼。乾隆 ...
2025-3-6 23:33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前尘往事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前尘往事
康熙二十七年(1688),《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俄国派遣贸易事务官每三年来京一次,居住在俄罗斯馆从事商贸活动。当时凡与之交涉事宜,均由理藩院(管理属国事务的机构)掌管,使节谒见清帝时需行三跪九叩之礼。乾隆 ...
2025-3-6 23:17
中法交换学者,北平鲜活入镜
中法交换学者,北平鲜活入镜
杜乃扬在国立北平图书馆讲座大厅杜乃扬(中间白衣)在旅行的路上“我真心希望她在北平感到宾至如归。至于她的年薪4000美元,将得到中法委员会的拨款。”1934年8月,国立北平图书馆馆长(现中国国家图书馆)袁同礼致 ...
2025-3-4 13:46
老舍笔下“北平的巡警”
老舍笔下“北平的巡警”
《我这一辈子》里的“臭脚巡” 巡警和洋车是大城里头给苦人们安好的两条火车道。大字不识而什么手艺也没有的,只好去拉车。拉车不用什么本钱,肯出汗就能吃窝窝头。识几个字而好体面的,有手艺而挣不上饭的,只好 ...
2025-2-14 15:08
老北京人得病找谁看?
老北京人得病找谁看?
早年间的老北京人得了病怎么办?有钱没钱的都是看中医、吃中药。像北京城里的中药店也多,大栅栏里的同仁堂,菜市口的鹤年堂,崇文门外的千芝堂都比较有名。 同仁堂前店后作坊,自制自卖。由于同仁堂一向注重药材 ...
2025-2-14 15:06
老北京泉界趣事
老北京泉界趣事
揭秘老北京古钱币收藏界鲜为人知的趣事我爱古钱,如入骨髓,应了张岱《陶庵梦忆》的那句话:“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当您手中把玩着千年前的古币,似乎与千年前的古人交流 ...
2025-2-13 18:03
文革期间曾经改名的街巷、医院、字号
1. 东交民巷改为反帝路。2. 东扬威街改为反修路,1979年后又改为东直门北中街。3. 东四北大街改为红日路。4. 东四南大街改为瑞金路。5. 西四北大街改为红旗路。6. 宽街改为首创路。7. 协和医院改为反帝医院。8. 友谊 ...
2025-2-12 13:10
煤铺、煤球、煤炉:老北京冬日生活图鉴
煤铺、煤球、煤炉:老北京冬日生活图鉴
旧时煤铺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老百姓多年来居家过日子的口头禅。七件大事中,柴排在第一位,没有柴,其他的事就都不用提了。但从我记事时起,家家户户烧火做饭用的就都是煤而不是柴了。通州从何时 ...
2025-2-12 11:46
回眸昔日的武侠经典”射雕英雄传“
回眸昔日的武侠经典”射雕英雄传“
世人眼中的金庸作品,或许首推《射雕英雄传》2025年春节档,徐克导演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上映。这部电影所引发的对“金庸作品”怀旧,或许也是导演拍摄的初衷之一吧。笔者自誉为“半吊子武侠迷”,只因为被改 ...
2025-2-4 12:44
从消闲题咏到面对现实——清代宣南诗社的沉浮
北京西城的宣南地域,自清初至清末,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翰苑名臣和学识渊博的巨儒,他们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史、诗词、戏剧、书画等方面的著述,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构成了宣南文化的主体。清嘉庆、道光年间活 ...
2025-1-6 21:02
首都工业记忆:北京有线电厂
首都工业记忆:北京有线电厂
五十年代初,我国的电子工业开始发展,1951年10月29日,中央计划在北京建立电子工业基地。成员包括北京电子管厂(774)、北京有线电厂(738)、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718)等。1953年中苏两国正式签署第102225号援 ...
2025-1-3 09:47
河北赤城:北京第一农具厂(960)
河北赤城:北京第一农具厂(960)
1964年,毛主席根据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发出了“三线建设要抓紧”、“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号召,三线建设于1964年下半年正式开始。1964年12月,北京市三线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北京的小三线建设主要集中在昌平、房山 ...
2025-1-3 09:31
北京电子管厂
北京电子管厂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经济、国防建设是重中之重。一五期间,苏联对新中国工业领域有156个援建项目,涵盖煤炭、钢铁、化学、装备制造、航空、电子、船舶等重工业,使中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完 ...
2025-1-3 09:18
记忆深处的煤火炉子
老北京的冬天,没暖气咋 “扛” 过来的?30多年前,京城里大多数人都住在平房里,烧水、做饭、取暖都用的是煤火炉子,一年四季离不了。当年平时烧水、做饭用的是铁皮炉子,圆柱型,四根铁棍为支撑,火口不大,没有炉 ...
2024-12-24 17:15
记忆深处的煤火炉子
记忆深处的煤火炉子
老北京的冬天,没暖气咋 “扛” 过来的?30多年前,京城里大多数人都住在平房里,烧水、做饭、取暖都用的是煤火炉子,一年四季离不了。当年平时烧水、做饭用的是铁皮炉子,圆柱型,四根铁棍为支撑,火口不大,没有炉 ...
2024-12-24 17:15
老北京市郊最大的跑马场
老北京市郊最大的跑马场
曾经的老宅坐落在西城区莲花池东路东侧白云观影壁后面。后来因白云观升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其周围的数百户搬迁,我们就迁到莲花池东路南侧、广安门外大街北侧的小马厂路居住。伴随北京城市建设,我家的这两处居所虽 ...
2024-12-23 17:43

相关分类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17 03:04 , Processed in 1.073367 second(s), 2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