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订阅

胡同

南锣支巷——雨儿胡同的“值年旗衙门”
南锣支巷——雨儿胡同的“值年旗衙门”
雨儿胡同明称“雨笼胡同”,清称“雨儿胡同”,民国沿称,“文革”中改称“辉煌街三条”,后恢复原名雨儿胡同。胡同呈东西走向,东起南锣鼓巷,西止东不压桥胡同,南邻蓑衣胡同,北靠帽儿胡同。全长343米,宽5米,两 ...
2023-12-6 10:32
北京最老的斜街
北京最老的斜街
在地安门以北,鼓楼前脸儿,有一条北京城最老的斜街,名叫烟袋斜街。这条街东北西南走向,大概有三百米长。在明朝初年,这条街叫“打鱼厅斜街”,清朝乾隆年间刊刻的《日下旧闻考》一书称之为“鼓楼斜街”。那后来为 ...
2023-12-4 21:08
鹞儿胡同—咱南城的宝藏胡同
鹞儿胡同—咱南城的宝藏胡同
您知道吗?北京还有一条用鸟的名字命名的胡同,它就是位于北京前门大街南半段儿路西大约一条5米宽的小胡同,名字叫“鹞儿胡同”。什么叫鹞儿?鹞儿学名叫“雀鹰”,老北京人管它叫“老鹞子”,属于猛禽,体型比鹰小 ...
2023-12-2 20:14
人世间
人世间
世间的苦,我们无法阻止,无法回避,但我们却能控制自己看待人生成败得失的角度,这十年我拍摄的每一张照片的主人公就像是《人世间》中的周秉昆,刻画出了普通人平凡却又不平庸的一生,当我们伫立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
2023-12-2 20:08
黑白胡同的回忆
黑白胡同的回忆
太阳升起来,天亮了,太阳落下去,天黑了。光明和黑暗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的交替,产生了黑与白最纯粹的色彩,于是,世界赋予了黑与白具有超越现实的梦幻和无穷的精神。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同样存在着抽象的黑与白。实 ...
2023-12-2 20:04
爱拍胡同的贾大爷—贾勇
爱拍胡同的贾大爷—贾勇
北京有一位专门拍胡同的“爷们”叫贾勇,别看今年60多岁了,见天背着个相机满胡同转。和别人不同的是,贾大爷背着的是胶片机,兜里装着的胶卷是英国的伊尔福,换胶卷就像换子弹,见什么扫什么几十年过去了,他留下二 ...
2023-12-2 20:00
胡同趣照集锦(一)
胡同趣照集锦(一)
老北京胡同,是北京独有的一种文化地标,很多老北京人都是在这里出生、长大,他们永远对这些胡同深爱着。初看北京的胡同都是灰墙灰瓦,一个模样。其实不然,只要你肯下点功夫,跟着我一起串上、逛上几条胡同,再和住 ...
2023-12-2 19:54
胡同过客
胡同过客
《胡同过客》作者:张迪淼落叶又被秋风扫过散在记忆某个角落堆积儿时懵懂快乐淡去一代人的生活胡同的路纵横交错院里的墙日出日没旧街巷一步步丈量谁不是回忆的过客今天要介绍的是一位地道的老北京胡同儿串子—张迪淼 ...
2023-12-2 19:33
拔根儿
拔根儿
这几天被同学发的一则信息吸引了,龙潭湖公园举办首届“拔根儿”大赛,让我的思绪瞬间回到了30年前。那年秋天,在西花厅小学的校园里,爬山虎静悄悄的探出小手,摸到了二层楼的窗沿,然后被秋风冻得小脸通红,害羞地 ...
2023-12-2 19:30
人工智能(AI)与老北京胡同的碰撞
人工智能(AI)与老北京胡同的碰撞
北京,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不仅是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无数艺术和历史宝藏的所在地。在这座城市的核心,胡同和四合院构成了其独特的城市风貌,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随着城市现代化的进程,这些传统建 ...
2023-12-2 19:26
秋季胡同里的调色盘
秋季胡同里的调色盘
秋季的老北京胡同,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景色,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走在这些胡同里,不仅有古老的建筑,还有各种各样的树木,它们犹如一幅幅的调色盘,点缀在北京的街巷之中,给这座古老的城市带来生机和活力。当走在 ...
2023-12-2 19:21
为什么北京的胡同让我如此着迷
为什么北京的胡同让我如此着迷
老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是这座古老都市的文化灵魂,也是我心中永恒的情怀。每当我一人漫步在狭窄悠长的胡同里,望着那些历经沧桑仍然屹立不倒的建筑,我就能深深感受到北京这座城市独有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我为什么 ...
2023-12-2 19:18
南锣支巷——方砖厂胡同11号通明寺(大明寺下院)
南锣支巷——方砖厂胡同11号通明寺(大明寺下院)
通明寺位于方砖厂胡同11号(原4号),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乾隆《京城全图》中绘有此庙。据上世纪50年代调查,该寺颇宏敞,前后七层殿宇,左右七座跨院,山门前有照壁,院内有垂花门。中路殿宇三层,前殿三间,带前廊 ...
2023-11-30 08:55
南锣支巷——帽儿胡同21号的梓潼文昌庙
南锣支巷——帽儿胡同21号的梓潼文昌庙
梓潼文昌庙又名文昌帝君庙、梓潼庙。庙址位于帽儿胡同21号,东跨院在景阳胡同4号。明成化十三年(1477)始建,供奉文昌帝君。传说文昌帝君原为北天的星宿,元延祐三年(1316)与名为张亚子的梓潼帝君合祀为一神。据 ...
2023-11-30 08:43
“三一八惨案”发生在消失的铁狮子胡同
“三一八惨案”发生在消失的铁狮子胡同
铁狮子胡同现名张自忠路,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胡同之一。1946年6月,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冯玉祥建议,在北京选三条路来纪念在抗战中牺牲的佟麟阁、赵登禹和张自忠三位将领,自此铁狮子胡同更名为张自忠 ...
2023-11-14 16:27
天棚鱼缸石榴树——老北京家居生活的讲究
天棚鱼缸石榴树——老北京家居生活的讲究
老北京有句顺口溜儿:“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什么意思呢?它说的是老北京人家居生活的六种讲究,前三个说的是物,后三个说的是人。可以说前后两句话是相对应的。“天棚鱼缸石榴树”天棚,就是在院里搭 ...
2023-11-7 18:17
东城吉安所“秘闻”
东城吉安所“秘闻”
景山公园儿东北角儿有个地名儿叫“吉安所”,这是统称,共有三条胡同以此命名,分别是吉安所左巷、吉安所右巷和吉安所北巷;左巷、右巷都是南北的,北巷是东西的,三条胡同组成一个半包围结构,中间是吉安所小区。这 ...
2023-11-7 18:06
北京这些有“里”的地名,各有典故和轶事
北京这些有“里”的地名,各有典故和轶事
里是基础地理信息,是人们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也是人类文明发展传承的重要载体。继承和发扬地名文化,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作用。近年来,北京市的地名保护与建设取得了 ...
2023-11-2 19:12
我与胡同里的校园记忆
我与胡同里的校园记忆
百年名校!北京胡同里的王府小学,老舍曾担任校长在京城北二环里面,紧邻成贤街的南侧,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方家胡同。方家胡同算是小有名气的,一是胡同里有一座清代的郡王府,二是胡同里有一所老舍先生曾担任 ...
2023-9-18 20:35
崇真观轶事
崇真观在前门外鲜鱼口内,原属外一区后划归崇文区近来又归属于东城(一)溯源在老北京的众多胡同中“崇真观”是一条既存在又消失的胡同。“崇真观”这条从明代起存在了几百年的胡同早在1965年北京市重新规划街道和胡 ...
2023-9-18 01:11
北京的胡同是如何形成的?
北京的胡同是如何形成的?
  胡同,是我国北方地区对城市里小巷的俗称。作为北京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胡同伴随着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不断发展壮大,演绎了老北京人生活方式独有的“京味”特色。就全国而言,胡同一词并非北京 ...
2023-9-5 15:01
养金鱼
北平形容有钱的人家,有必须囗备的几件物事,便是“天棚鱼缸石榴树!肥狗先生胖丫头”,这里所说鱼缸,当然是广窑瓷缸,鱼却是红色鲫鱼,北平所谓小金鱼儿的便是,衬上些水藻,以作点缀,决不是本文所说的金鱼——龙 ...
2023-9-1 19:14
三条胡同
、小北平的写作反为,应以北平风土各方面的描写记述为主,但笔者却只用力在“风”的一方面,“土”就放在一边了,这不仅北平为燃,十几年来,写了几百万字的北平掌故文字,全是注意社会组织,风俗描写的材料,乡土沿 ...
2023-9-1 19:09
从石老娘到张宗昌,流传多少胡同逸事
从石老娘到张宗昌,流传多少胡同逸事
西四北五条是西四路北从南向北数第五条胡同,全长498米。明朝时有一位姓石的接生婆住在这里,当时人们把接生婆称作老娘或姥姥,所以这条胡同就叫作石老娘胡同。很多名人曾经在这条胡同中住过,既有王公大臣、名流雅 ...
2023-8-30 23:13
中轴线古建里的那些镇物
中轴线古建里的那些镇物
北京中轴线上,恢弘的建筑如同撑起了北京古城的脊梁,成为我们认知古代建筑文化的标本,特别是在古都文化、皇家文化的表现上尤为突出,它的一砖一石都包含着独特的寓意,其中,建筑物里的那些镇物,更能带给人无限遐 ...
2023-7-28 11:55
西打磨厂街的那个“肖公庙”
西打磨厂街的那个“肖公庙”
七八年前去西打磨厂街的时候,就注意过这个写着“霞光冷冻修理部”的小门楼,看起来不起眼的红砖墙,却有一对箱型门墩,墙面悬挂的文保牌告知过往行人这里曾经的历史痕迹——肖公庙。最近看友人蓝先生的寻访记录,发 ...
2023-7-28 11:50
京城里还多少处“拐弯抹角”?这两处属精品!
京城里还多少处“拐弯抹角”?这两处属精品!
如今在老百姓的话语中,“拐弯抹角”早已成了一个词语。一个人说话不直截了当,常打擦边球或环顾左右而言他,就会被认为说话是“拐弯抹角”。还别说,现实生活中还真有这样的人。不然的话,拐弯抹角就不会成为一个词 ...
2023-7-5 10:34
南横街,究竟是一条什么样的街
南横街,究竟是一条什么样的街
南横街是南城最长的老街,历史十分悠久,早在辽南京和金中都时代就是重要通衢。元明清时代,城池中心北移,南横街就成了南城的核心区域之一,并成为“宣南士乡”的中心,宣南文化围绕南横街两侧不断繁衍发展。可谓是 ...
2023-6-4 13:54
形似蜈蚣的南锣鼓巷
形似蜈蚣的南锣鼓巷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在北京的几千条胡同中,有一条临近皇城的南北向胡同——南锣鼓巷,因与东、西两侧的胡同相连而形似蜈蚣,又被人们称作蜈蚣街。至今,这片街区还保持着元大都城坊巷的规制, ...
2023-6-3 12:38
溯源寻踪义达里
溯源寻踪义达里
如果你由北向南,经过西四南大街(这段路原名叫缸瓦市大街),你会看到建于元代的万松老人塔以及因塔而名的京城第一胡同——砖塔胡同,还能看到创建于清乾隆年间、以砂锅白肉等菜肴誉享京城的老字号——砂锅居,但你 ...
2023-2-16 09:22

相关分类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2-20 05:30 , Processed in 1.072867 second(s), 2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