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订阅

建筑

曹雪芹故居前的歪脖槐
树种:国槐 生长地点:北京植物园内 传奇档案:在香山脚下卧佛寺东南正白旗村39号曹雪芹故居门前,生长着三棵巨大的古槐,门西侧第一棵古槐高20米,树干周长达5米,第二棵树干周长达到3.7米。名气最大的一棵是门东侧 ...
分类:    2014-1-16 14:05
曾经隶属于东郊区的东外三道中街
东直门外的三道中街,是指东二环路(原护城河)东侧,北起东直门外东河坊南、南至东四十条豁口外南、长不足两华里的三道平行小街,名分别为西中街、中中街、东中街。55年前,东郊区更名为朝阳区。原属东郊区的东外三 ...
分类:    2014-1-16 13:25
“两面三刀”源自砌墙?
“两面三刀”这个词语,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现在已引申成为绝大多数人痛恨的一个贬义词。《中国成语大辞典》解释为:比喻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玩两面手法。其实,这是古代建筑中的一个建筑术语,是瓦工技术水平高 ...
分类:    2014-1-16 13:23
“五脊六兽”是古建词语?
人们常用俗语五脊六兽形容某人闲得不知道该做什么好,百无聊赖,难受之极。可是,“五脊”和“六兽”这两个原本为中国传统古建房顶上物件的词语,究竟是怎么变成了一个含有贬义的俗语了呢? 在中国宫殿、庙宇、园林 ...
分类:    2014-1-16 13:22
贡院西街忆青衿
我在近三十岁那年,到一家报社上班,其址临建国门。旁边有两条街,惹我留心的道理,全在名字的意思上。其一叫方巾巷,其二呼为贡院西街,都同旧时代的科举相关。我朝暮出入其间,虽不得见昔日赶考儒生在长巷内来去, ...
分类:    2013-12-27 12:57
沧桑恭王府
沧桑恭王府
  ▲民国时期,恭王府棣华轩及长廊。   ▲ 民国时期的恭王府后罩楼。   ▲ 恭王府乐道堂月洞门多宝槅。   ▲ 1935年瑞典学者喜仁龙来华并结识了恭王府的最后一位主人——溥儒。溥儒,字心畲,别号羲皇上人 ...
分类:    2013-12-27 12:56
宽街
北京有条宽街,宽街是我来北京时最早知道的街道之一。1998年夏天,我带着南方的潮热来到京城,落脚的第一站是东四七条63号院的一间小平房。善良、热情的房主是上海人,来京30余年,言语间依旧带有上海腔,道:“这儿 ...
分类:    2013-12-27 12:53
孚王府:藏身大杂院的王府
孚王府:藏身大杂院的王府
  东四清真寺邦克楼 一路向东的6号线自南锣鼓巷之后便向南偏,一站直抵东四。 东四牌楼和隆福寺 东四,原本知名度最高的一是东四牌楼,一是隆福寺。 作为70后,我无缘得见上世纪五十年代便被拆除的东四牌楼,只 ...
分类:    2013-12-27 12:33
京西古刹戒台寺
京西古刹戒台寺
  1871年,恭亲王奕䜣在恭王府花园蝠厅前邀月台假山边。此时的奕䜣显得志得意满,正处于政治生涯的鼎盛时期。  英国摄影师约翰·汤姆逊摄  ▲戒台寺千佛阁始建于辽代咸雍年间,为三层檐楼阁式木结构建筑,庑殿 ...
分类:    2013-12-27 12:30
东岳庙里看“三多”
出了地铁朝阳门站的东北口,沿着朝阳门外大街向东走上十来分钟,你会感觉脸颊一阵暖意,被高楼挡住的阳光彻底地打在了脸上。车来车往的闹市里,还有着一座保存相当完整的道观——东岳庙。 全国有数十处东岳庙,当然 ...
分类:    2013-12-27 12:24
国立蒙藏学校的红色足迹
国立蒙藏学校的红色足迹
  古老的小石虎胡同 京城众多媒体发布一则消息:西城区小石虎胡同33号的民族大世界商场,定于2013年5月19日24点前腾退完毕,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立蒙藏学校”的保护修缮工作正式启动。 此则消息一出,又一 ...
分类:    2013-12-27 12:22
一段城墙几段情?
古人云:“倾城即倾国,国破即家亡。”一语道破城墙的防御功能。话说明朝皇帝爱修墙,北京城墙有四重,最内紫禁城,往外皇城墙;再外便是内城城墙与外城城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北京城墙。如今我们能叫得出所谓的 ...
分类:    2013-12-27 12:06
太监修建智化寺
在东城区禄米仓胡同内,有一座智化寺。寺院很小,也没有僧人,却很有特色。1961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0处,智化寺便名列其中。 智化寺兴建于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是北京保存最完整的明 ...
分类:    2013-12-27 12:00
京城还有个“北钓鱼台”胡同
2013年6月25日《北京日报》“古都”版载文《北京有四处钓鱼台》,叙述北京除玉渊潭钓鱼台之外,还有西钓鱼台、东钓鱼台、南钓鱼台三处钓鱼台,钩沉爬梳,饶有兴味。今除玉渊潭钓鱼台成为国宾馆外,其余三处钓鱼台随 ...
分类:    2013-12-27 11:45
复兴门:无门有路
复兴门:无门有路
王鹏/绘  醇亲王府南府 复兴门,白天,车水马龙,人流熙攘;夜晚,则灯火通明,流光溢彩。从这里向东,不过一两公里就是天安门广场;向西,不过几站就是中华世纪坛;向北,便是闻名全国的金融街;向南,则进入宣南 ...
分类:    2013-12-27 11:03
阜成门——送温暖的门
阜成门——送温暖的门
绘图/王鹏 老话讲,“阜成梅花报暖春”;事实上,说煤车送暖春更确切。 说到阜成门,老北京人第一个想到的是——这是个运煤的城门,是送温暖的门。老北京人说话讲究个趣味,明明是煤,却不直说,偏偏说梅。当年 ...
分类:    2013-12-27 10:55
何处著红楼——曹雪芹故居争议始末
何处著红楼——曹雪芹故居争议始末
  正白旗三十九号院西墙题壁诗全景(1984年复制)。  “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横批:“真不错。” 甲戌本《红楼梦》第一回中,脂砚斋的眉批有云:“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 ...
分类:    2013-12-27 10:08
承恩寺为何不受香火?
石景山模式口大街东段路北,有座神秘的庙宇:承恩寺。 承恩寺动工兴建于正德五年春,建成于正德八年秋天。寺庙的山门额上“敕赐承恩寺”五个大字,是正德皇帝朱厚照的手笔。传说这座庙是太监刘瑾在唐代古刹的基础上 ...
分类:    2013-12-27 09:59
卢沟桥附近重要侵华证据被忽视 日军三座碉堡待办“身份证”
卢沟桥附近重要侵华证据被忽视 日军三座碉堡待办“身份证”
2013年5月28日,北京,北侧碉堡。 法制晚报/CFP 2013年7月7日是“七七抗战”76周年纪念日,作为抗战爆发地的宛平城,再次迎来世人的瞩目。 然而,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古城附近遗存有三座日军碉堡,历经70多年仍基本 ...
分类:    2013-7-7 21:58
一段城墙几段情?
古人云:“倾城即倾国,国破即家亡。”一语道破城墙的防御功能。话说明朝皇帝爱修墙,北京城墙有四重,最内紫禁城,往外皇城墙;再外便是内城城墙与外城城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北京城墙。如今我们能叫得出所谓的 ...
分类:    2013-5-27 12:27
奥运村里为啥有两座庙
随着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成功举办,奥运会的主会场国家体育场“鸟巢”、游泳馆“水立方”已成为北京中轴线北端的著名地标。其实,漫步奥运村,还可以看到两座古庙,这就是具有特殊历史人文价值的北顶娘娘庙和龙王庙 ...
分类:    2013-2-6 17:36
五塔寺的塔是如何排列的
老北京有很多处著名的塔,如北海公园的白塔、白塔寺的塔、天宁寺的塔等,但惟有真觉寺的金刚宝座上有五座塔,故俗称五塔寺。那么,五塔是怎样排列的呢? 出西直门向西,穿过北京动物园,然后从动物园西北门出来,正 ...
分类:    2013-2-6 16:33
京东也有“公主坟”?
位于海淀区的公主坟可谓大名鼎鼎,京东的朝阳区有“公主坟”吗? 京东曾有15处“公主坟” 据考,在北京14个郊区县中,古代墓葬之多,朝阳区居于前列。旧时的京东大地,虽是满目荒凉,哀魂遍野,但日出于东,“金台 ...
分类:    2013-2-6 16:21
乾隆皇帝重惩乱刻乱画损毁古建者
自古至今,总有一些人在游览名胜古迹时,随意在古建筑上刻画一些“××到此一游”之类的文字,使古朴壮观的古建筑留下很不雅观的刻痕。由此想到230多年前,乾隆皇帝对故意污损紫禁城古建筑行为的一次严厉惩处。 清乾 ...
分类:    2013-2-6 16:14
日本人盗掘中国帝王陵墓的史实
日本人盗掘中国帝王陵墓的史实
  位于赤峰的辽墓壁画(局部)辽庆陵出土《仁懿皇后哀册》盖拓片。 中国和日本比邻而居,然而从古至今,我们的这个邻国却是长期觊觎中国优秀文化资源的国家之一。历史上,日本军国主义者不仅侵占中国领土,还一直觊 ...
分类:    2012-10-31 11:43
北京胡同溯源
我是二十世纪50年代初随家人来到北京的,不知不觉已近一个甲子。到北京时我还不满10岁,但已在西安、郑州、南阳、漯河、徐州、南京、南昌、长沙等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居住过,所以对一个城市的生活环境、城市面貌、城 ...
分类:    2012-9-17 08:52
老北京四合院的“坎宅巽门”
四合院是老北京建筑的一大特色,老北京四合院遍布全城,雕梁画柱的门廊,曲折幽静的庭院,为这座城市平添一份幽雅。如果注意观察,会发现四合院的典型布局是:正房坐北朝南,大门开在东南角。如果问一问四合院居住的老 ...
分类:    2012-9-17 08:40
寻访诗人龚自珍故居
寻访诗人龚自珍故居
  上斜街 明天,就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先贤、呼唤变革的诗人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诞辰220周年纪念日。今天的中小学生从语文课本中认识这位清代思想家、诗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分类:    2012-8-24 19:40
学者谈名人故居频被拆:保护比重建更紧迫
  ■ 本刊视点 ■  抢救不可移动文物永不言晚  作家王小波曾说,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有一半写在故纸上,还有一半埋在地下,只是缺少了一部立在地上的历史,可供后人其中漫步。一座城市的历史不可能是别的, ...
分类:    2012-8-4 21:44
一次主动西化的新城规划
一次主动西化的新城规划
  华康里保存完整,里面的一二层排房,原为安置妓院设计,但未成规模即萧条,改为平民住宅。 “旅游有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这六个旅游的要素在当年的新市区中完全有体现。”61岁的宣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许立仁告诉 ...
分类:    2012-7-25 14:31

相关分类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16 07:44 , Processed in 1.103966 second(s), 2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