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订阅

秘闻

1940年日伪的标语,为什么只骂共产党,不骂国民党?
1940年日伪的标语,为什么只骂共产党,不骂国民党?
搪炉子海达﹒莫理循在1933年至1946年之间在朝阳门箭楼的北侧,近距离拍摄的朝阳门箭楼。1936年,从南向北拍摄的朝阳门箭楼,箭楼下是环城铁路的储货场。货场的围墙上写着红煤,是燃烧状态下的煤,证明这种煤的热量高 ...
2022-7-25 14:43
古籍数字化:让文明被更多人看到
古籍数字化:让文明被更多人看到
图片国家图书馆古籍阅览室古籍《周易》里有这样一段话:“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文明说到底是对不断变化世界的一种记录和反思,时间不停地重塑着世界的样貌,大江东去,无数先贤逝去,无数辉煌 ...
2022-6-16 10:41
北京古籍保护掠影
北京古籍保护掠影
在北京,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甘于寂寞,不慕繁华,成年累月在古籍中爬梳耕耘,在故纸堆中与时间无声地较量,“为人做嫁衣”。通过他们的妙手补书,让水浸、火烧、虫蛀、鼠咬和霉烂的沧桑中华古籍焕发了青春和前所未 ...
2022-6-16 10:37
湘妃是鲛人吗?
湘妃是鲛人吗?
(明)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图》  今年古偶戏,偶像是鲛人。从《镜·双城》《斛珠夫人》到《与君初相识》,后面还有《玉骨遥》,银幕上人鱼情没完没了。  古今中外都有人鱼传说。古时都是鱼女诱惑人,现在是美人勾 ...
2022-6-4 12:29
害死刘伯温的,是谁?
害死刘伯温的,是谁?
(清)费丹旭摹《授经图》,中为刘伯温 北风吹雁过萧萧,旅馆青灯共寂寥。  蓬鬓一时成白雪,老来禁得几秋宵。  这是明代开国元勋刘伯温(即刘基)写下的《秋日即事》中的一首。在民间传说中,刘伯温与诸葛亮齐 ...
2022-6-4 12:27
孩子与成人共同的艺术花园 绘本之道
孩子与成人共同的艺术花园  绘本之道
  儿童节将至,给孩子的礼物是否有准备好?它是一个精美的玩具,一次期待已久的旅行,还是一套他们心心念念的绘本呢?据媒体报道,2020年,京东图书销售绘本的交易额已首次超过了儿童文学,成为该电商平台最大的童 ...
2022-6-1 14:16
租界是什么
租界是什么
大家肯定在历史课上学到过“租界”:它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步入近代社会时,外国势力在中国领土上建立的“国中之国”,是列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是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和生活方式进入中国的通道......这个说法是没错的, ...
2022-5-29 10:18
海昏侯墓与汉代厚葬之风
海昏侯墓与汉代厚葬之风
  近日,“天价殡葬费”事件引起人们关注,不法商家竟趁家属悲痛之时,以丧礼之名,胡乱收取殡葬费用,实在令人气愤。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自古以来,尤其在儒家观念影响下 ...
2022-5-25 14:48
我的高考
我的高考
  1977年、1978年的高考,是新中国教育史上极其重要的事件,它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2022年是1977级、1978级大学生毕业四十周年,谨以我自己的经历,记录那个时代的点滴。  一  在我十九岁之前,“ ...
2022-5-25 13:12
古木葳蕤寓传奇
古木葳蕤寓传奇
 近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国家植物园的前身是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北京植物园,荟萃了数十万计的花卉林木。据《北京植物园志》记载:园内“有古树名木1197株,3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名木121株,二级古树名木 ...
2022-5-23 20:22
120多年前德国记者写下这样的场景——说到“卖国贼”李鸿章大笑不止
120多年前德国记者写下这样的场景——说到“卖国贼”李鸿章大笑不止
《1898年的夏日——一个德国记者的中国观察》保罗·戈德曼 著 吴伟栗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898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年份。一场戊戌变法震动全国,至今仍是史学热门话题。1898年3月6日,清政府与德国签订了 ...
2022-5-18 21:12
《伪满洲国》:绝版多年,一部重述东北苦难的扛鼎之作
《伪满洲国》:绝版多年,一部重述东北苦难的扛鼎之作
“九一八”事变后,不过三个多月,东北沦陷;又不过三个多月,日本扶植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建立伪满洲国。由此,长春被定为伪满洲国首都,更名为“新京”,自此开始,东北三省变成了伪满洲国。1932年--1945年的伪 ...
2022-5-18 20:27
你瞧:我今天抓了多少麻雀,1956年掀起除四害“剿灭麻雀运动”
你瞧:我今天抓了多少麻雀,1956年掀起除四害“剿灭麻雀运动”
你瞧:我今天抓了多少麻雀,1956年掀起除四害“剿灭麻雀运动”“你瞧:我今天抓了多少麻雀”这张照片刊登在1956年第五期《新观察》杂志。摄影:叶大开这张照片引出上世纪五十年代掀起除四害“剿灭麻雀运动”1956年1 ...
2022-5-18 20:10
重温“五四”当天爱国学生所经之路 从东交民巷到赵家楼
重温“五四”当天爱国学生所经之路 从东交民巷到赵家楼
 美国摄影师詹布鲁恩拍摄的五四运动  1918年11月正在拆除的克林德牌楼  1919年初,法国巴黎召开了由一战战胜国出席的所谓“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参加了会议,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取消“二 ...
2022-5-16 10:38
为了不让北京人用自来水,他们竟编了这么多谣言……
为了不让北京人用自来水,他们竟编了这么多谣言……
“东直门再往北,那里生产自来水。自来水真不赖,又洗衣裳又洗菜。撅尾巴管一打开,春夏秋冬水自来。”提起这首民谣,很多老北京人都很熟悉。说的是东直门北边,北京第一家自来水厂。1908年,清政府成立了京师自来水 ...
2022-5-8 10:32
我所熟知的黑帮楼
走!到我家玩去,这天放学后我的小学同班同学拉着我走进了有着11个单元的和平里1区5号楼他的家中,记得当时正值九大召开前后,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才从他的口中得知此楼也被称作黑帮楼。他告诉我,这个楼上住着好多高干 ...
2022-1-14 11:31
1947:军调失败,美军回国
1947:军调失败,美军回国
1947年1月底,杜鲁门总统急召当时在北平的马歇尔将军回国担任国务卿,驻华的美国《时报》周刊摄影师马克·考夫曼嗅到这条消息背后的深意,急忙去协和医院内的一间办公室采访马歇尔将军的助理奥温·吉勒姆中将,在谈 ...
2022-1-13 12:51
方便市民出行的环城铁路,后来因何被拆?
方便市民出行的环城铁路,后来因何被拆?
主讲人:赵振华,网名“一把驳克枪”。退休前从事企业管理工作40年,是地道的老北京人(在北京居住了十余代、四百年)。受家庭熏陶,他从小喜欢北京文化,近30年来收集老北京照片一万余张、老北京歇后语近千句、老北 ...
2021-12-20 19:19
城墙下面跑火车,这条铁路的修建独一无二
城墙下面跑火车,这条铁路的修建独一无二
主讲人:赵振华,网名“一把驳克枪”。退休前从事企业管理工作40年,是地道的老北京人(在北京居住了十余代、四百年)。受家庭熏陶,他从小喜欢北京文化,近30年来收集老北京照片一万余张、老北京歇后语近千句、老北 ...
2021-12-20 19:13
谁最先扒开了北京城墙?
谁最先扒开了北京城墙?
主讲人:赵振华,网名“一把驳克枪”。退休前从事企业管理工作40年,是地道的老北京人(在北京居住了十余代、四百年)。受家庭熏陶,他从小喜欢北京文化,近30年来收集老北京照片一万余张、老北京歇后语近千句、老北 ...
2021-12-20 12:31
庚子之乱中,北京的这些建筑被毁了
庚子之乱中,北京的这些建筑被毁了
主讲人:赵振华,网名“一把驳克枪”。退休前从事企业管理工作40年,是地道的老北京人(在北京居住了十余代、四百年)。受家庭熏陶,他从小喜欢北京文化,近30年来收集老北京照片一万余张、老北京歇后语近千句、老北 ...
2021-12-20 12:21
庚子国变,古仪蒙尘
庚子国变,古仪蒙尘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破北京城。北京这座“充满神话色彩的城市”毫无遮拦地展现在入侵者面前。巍峨的宫殿,精致的宝塔,古朴的庙宇,还有价值连城的古玩字画、金银珠宝都成为他们囊中之物。当强盗们把能搬得走 ...
2021-12-20 10:40
中轴线上藏着“龙尾之要”
中轴线上藏着“龙尾之要”
钟鼓楼俯瞰图,钟楼后面200米院落为宏恩观上世纪40年代,摄影家莫里逊,在钟楼上边,拍过一张宏恩观的俯瞰。远处建筑为宏恩观,可以看到,大庙周边是瓦屋连绵,院落比邻。宏恩观的大殿显然要高出周围的建筑,庄严宏 ...
2021-12-20 10:36
女土匪
女土匪
2008年,电视剧《闯关东》热播,剧中角色“鲜儿”一生坎坷,与亲人失散被迫当了童养媳,进戏班以为命运有转机但又被恶霸侮辱,后来上山当了土匪险些被枪毙,最后和传武的爱情线也以阴阳相隔收场。扮演者小宋佳用演技 ...
2021-12-9 10:23
女刺花党
女刺花党
前阵子在朋友那里看到一套上海战事写真馆于1924年印行的《江浙直奉血战画宝大全》,里面有三页是介绍上海的一位“女刺花党”,也就是有纹身的女性被游街的事情,我很好奇,就去查了下背景。1924年9月江浙战争爆发, ...
2021-12-9 10:20
金身
金身
前阵子在一本私人相册里看到张塑像的照片:一位身穿袈裟的僧人盘腿而坐,右手抬起,眼睛半睁,双唇微微张开,似乎在说着什么。从反光的情况看,塑像似有贴金,前额缺失了一块,胸前还有一个被人为戳过的洞。塑像前有 ...
2021-12-9 10:05
画册China of To-Day
画册China of To-Day
前几天在朋友处看到一本画册,开本28×36cm,书名《今日之中国/黄祸》 (China of To-Day or The Yellow Peril),副标题很长,“图说有关中国危机的主要地点、事件和人物”(Illustrating the Principal Places, In ...
2021-12-7 09:51
华北交通写真想到的之二
华北交通写真想到的之二
从来就没有什么岁月静好。这几天出门见朋友,交流中都谈到日本京都大学上线不久的“华北交通写真”,几乎每位朋友都对这批档案赞叹不已,盛赞当时的摄影师以及主持这个项目的华北交通株式会社,可见这批照片最近在我 ...
2021-12-5 10:34
戊戌时代的“竹林七贤”———谭嗣同与友人合影考订
戊戌时代的“竹林七贤”———谭嗣同与友人合影考订
2月15日早上九点零一分,收到马忠文老师布置的“作业”:考证一张谭嗣同等人合影照片里每个人的名字。谭嗣同的介绍自不必说,这张合影照片也是比较常见的。关于背景,在孙宝瑄的日记《日益斋日记》里有记载:“(光 ...
2021-12-5 10:30
华北交通写真想到的
华北交通写真想到的
昨晚浏览日本京都大学刚放出的“华北交通写真”八千多张到了后半夜,今早起来看到媒体还在发酵。1939年日方和北平的伪政府成立了“华北交通株式会社”,管理中国北部和西北部(山东、内蒙、河北、山西、河南)的铁路 ...
2021-12-5 10:26

相关分类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3-6-6 04:38 , Processed in 1.063883 second(s), 2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