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订阅

历史

被遗忘的老北京痰盂
被遗忘的老北京痰盂
老北京家庭过日子的“四小件”,指的是啥?1痰盂,现在的年轻人也许不知道为何物了。在老北京,痰盂和夜壶、鸡毛掸子、水汆,号称老北京家庭过日子的“四小件”。换句话说,那会儿的北京人持家过日子都离不开这四样 ...
分类:    2025-9-17 09:26
老北京养蚕有多绝?蚕丝当棉、蚕蛹当油,缺衣少粮的年代能靠它撑着
老北京养蚕有多绝?蚕丝当棉、蚕蛹当油,缺衣少粮的年代能靠它撑着
蚕桑业的发展蚕桑业也叫养蚕业,其中还包括桑树培育、种植、家蚕饲养、蚕丝加工等各种不同环节,是农耕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蚕桑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先民们就已经学会把 ...
分类:    2025-9-17 09:21
报国寺藏家书事
报国寺藏家书事
书香依旧:重回报国寺,在纸页间寻觅时光的味道晨光初破时,北京报国寺的琉璃瓦已泛起粼粼波光。朱红山门前,几位旧书爱好者如候鸟般驻足,他们手中的小推车正等待着一场跨越时空的邂逅。这座六百年的古刹,此刻正化 ...
分类:    2025-9-17 09:17
红蓝箍:跨越时空的抗日精神
红蓝箍:跨越时空的抗日精神
袖标就是旗帜!这支“红蓝箍”义勇军,首战就打下了日军飞机!要说这“红蓝箍”啊,那可是抗战年月里响当当的一个标志,背后藏着一段了不起的历史。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到处是战火纷飞,老百姓苦不堪言。就在这民 ...
分类:    2025-9-2 08:09
宋朝七夕放假一天,还能玩「拉布布」
宋朝七夕放假一天,还能玩「拉布布」
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为七夕节。今年的七夕节是8月29日。相传这一晚为牛郎织女相会的日期,好事者会藏于葡萄架下,想偷听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天上的机密,凡间怎能窃听得到?无非是好奇罢了。七夕,是一个 ...
分类:    2025-8-30 15:11
是哭是笑,傻傻分不清!古人的「个性签名」也太酷了
是哭是笑,傻傻分不清!古人的「个性签名」也太酷了
《辞源》中写:“花押:旧时文书、契约末尾的署名签字。”花押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在公文中做结语,二是在书画中做点缀或落款。在《水浒传》等小说中,正式的合同和口供都需要当事人画押。画押是一种工作流程,起到 ...
分类:    2025-8-29 09:38
一道圣旨的由来
一道圣旨的由来
他收到的是大清最后的荣光,心中萌发的却是民族未来的种子在徐州圣旨博物馆内,编号“396”,通长:365cm,通宽:31cm,取名“光绪三十一年陈懋鼎本身妻室三色绢本诰命”,静静地躺在展柜里,诉说着一个百多年前的故 ...
分类:    2025-8-29 05:52
京津冀的山
京津冀的山
在京津冀2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太行山、军都山、燕山三大山脉逶迤连绵,雄伟壮观。太行山在南、在西,燕山在北、在东,居中的军都山如同一位“主人”欢迎“客人”一样,左右手分别拉着燕山和太行山“两位客人”的 ...
分类:    2025-8-19 17:59
一位抗战老人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位抗战老人鲜为人知的故事
豺作战队空降前在美国C-47运输机前的合影 , 最右边是吴炳琳在北京昌平区的天通苑社区曾有一位抗战老兵,当我得知他曾参与过炸毁日寇盘踞黄河铁桥的英雄事迹后准备要采访时,非常遗憾老人于2018年3月已经驾鹤西去,享 ...
分类:    2025-8-19 17:33
日军在长城千里无人区的暴行,不亚于南京大屠杀
日军在长城千里无人区的暴行,不亚于南京大屠杀
“圈”,做牲畜围栏讲,是关猪、关羊、关牛的地方。“圈”,竟然也可以用来关人!这是日本侵华期间的一个罪恶“发明”,侵华日军谓之曰“集团部落”,被关在其中的中国人,称其为“人圈”——一个更真实、更具象、浸 ...
分类:    2025-8-19 17:02
北大抗战时期的文脉与担当
北大抗战时期的文脉与担当
八十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战败投降。今天北大用这么一个专题展,纪念那个伟大的历史时刻,我很乐意参与。在任何一所大学里,校史馆均处边缘位置,人员及经费都很有限。但我经常提及,对于访客来说,燕园里最适合 ...
分类:    2025-8-19 13:40
十七爷的自得园,藏着地下党与日伪巧妙斗争的成果
十七爷的自得园,藏着地下党与日伪巧妙斗争的成果
在北京西北郊颐和园与圆明园之间,有一处不为人知的原皇家园林——自得园。自得园现位于中央党校南院内,园内隐藏着一座造型奇特的“飞机楼”,其两翼舒展的轮廓在绿树掩映中若隐若现,宛如一架蓄势待发的银色战机。 ...
分类:    2025-8-19 11:36
老北京人“消夏图”
老北京人“消夏图”
老北京人公园纳凉消夏北京的夏天,向来是难熬的。太阳烤得青砖灰瓦发烫,连胡同里的老槐树都蔫头耷脑。这般时节,老北京人自有其消夏的法子,虽不及江南水榭清凉,倒也别有一番趣味。清晨,天刚蒙蒙亮,胡同里便有了 ...
分类:    2025-8-19 10:20
老北京当年游泳场里趣事多
老北京当年游泳场里趣事多
露天游泳场 生于六七十年代的北京孩子,都有过到各大露天游泳场游泳的经历,如今回忆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北京的夏天,热得连树上的知了也懒得叫了。我们这些半大孩子,便日日往露天游泳场跑。露天游泳场 ...
分类:    2025-8-19 10:16
老北京回忆当年“粘蜻蜓”
老北京回忆当年“粘蜻蜓”
陈子建和我曾是多年的舍友。2007年夏天,他来电话说,逮了一只蜻蜓,想送给一个刚放学的小学生,不料那孩子被吓得倒退好几步,死活不敢接。  子建也弄不懂了,他问:“现在的孩子是怎么回事?”其实也不能怪孩子, ...
分类:    2025-8-19 09:57
老北京公共浴池忆旧
老北京公共浴池忆旧
图片为电影《洗澡》剧照 上世纪90年代以前,北京孩子洗澡都是到公共浴室。到了一定年龄,先是随父母去公共浴室,到了小学高年级以后,就可以单独或和同伴去洗澡了。当年不兴这个水那个液的,浴池免费提供毛巾、拖鞋 ...
分类:    2025-8-19 09:54
老北京年间的“小学教育”
老北京年间的“小学教育”
北京民国时期小学的数量与中学差不多,在1949年以前,北京城内的小学有四五十所。当时北京郊区的小学和城内的小学有一个不同,出了北京城,小学分初小和高小两个部分,初小是四年,一至四年级;高小是两年,多个五、 ...
分类:    2025-8-19 09:52
北京的初秋
北京的初秋
北京初秋 北京的初秋,大约在八月末九月初的光景,天气便显出几分凉意来。白昼里,太阳依旧毒辣,照例将柏油路烤得发烫;但一到傍晚,那热气便悄然退去,代之以一丝微凉的风,从胡同口掠过,将白日的燥热吹散。 ...
分类:    2025-8-19 09:50
老北京夏秋之交讲究“收”
老北京夏秋之交讲究“收”
立秋后,意味着暑去凉来、秋天将至。老北京人一般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据史料记载,宋朝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 ...
分类:    2025-8-19 09:48
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北京城的影响
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北京城的影响
人都说,我们小时候从没有像今天这么热过,我们小时候在胡同里就能听见“蝉鸣”,见到蜻蜓,今天这景儿没了!是什么原因造成我们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北京城的影响有多大?告诉您影响是多维度的 ...
分类:    2025-8-19 09:45
老北京孩子的“童子功”——做饭
老北京孩子的“童子功”——做饭
年轻时自己做饭,岁数大了自己换煤气罐(贾勇 摄影)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有相当数量的北京孩子,自小学三四年级起就开始做饭。这也是逼出来的,家长是双职工,住处没食堂,学校再不能入伙,那时不兴也不可能顿顿 ...
分类:    2025-8-19 09:43
话说老北京年间的租房
话说老北京年间的租房
从民国初年一直到解放初期,房价基本上不是太高。一般来说好房子几千块钱,两三千块钱、三四千块钱一所。一个较大的院落要五六千、七八千,那就是很好的房子了。我家1956年买的那个跨院大概是三千多块钱,再早的时候 ...
分类:    2025-8-19 09:41
中国抗战八年,消灭了多少日军?
中国抗战八年,消灭了多少日军?
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发布《终战诏书》,公开接受《波茨坦公告》,日本无条件投降。从1937年“七七事变”至此,中国抗战八年,总共消灭了多少日军呢?一直以来,说法不一。中国统计:“毙伤敌人二百余万”具体到 ...
分类:    2025-8-15 19:37
抗战胜利 北平大受降
抗战胜利 北平大受降
北京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古都文化的深厚底蕴,京味文化的独特风情,红色文化的热血基因,创新文化的蓬勃锐气,在此交融激荡,共同铸就了这座世界名城 ...
分类:    2025-8-15 19:12
为了挤进唐朝瓷器的前三名,长沙窑拼了
为了挤进唐朝瓷器的前三名,长沙窑拼了
唐代的时候,中国的制瓷业出现了“南青北白”双峰对峙的局面,青瓷和白瓷都奏出了最强音。但唐朝毕竟是唐朝,百花齐放才是它的时代底色,于是,我们看到了陶器的巅峰唐三彩。同时在青瓷和白瓷之外,还出现了另一个划 ...
分类:    2025-8-15 13:24
国共联手创办的《救亡日报》,短暂掀起「郭沫若热」
国共联手创办的《救亡日报》,短暂掀起「郭沫若热」
1937年7月27日,流亡日本十年的郭沫若秘密回国,投身抗日洪流。第二天,上海文化界500多人共聚一堂,成立了上海第一个救亡团体——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下称“文救会”),宋庆龄、何香凝、蔡元培、潘汉年等当选为理 ...
分类:    2025-8-15 13:22
清末地方官用标准斛
清末地方官用标准斛
“标准化”的古人智慧:看清朝如何用一把斛掌握经济命脉某日,我受到好友王馆长的邀请,参加他的大运河民俗博物馆开馆庆典仪式。隆重的仪式结束后,大家开始很有兴趣地参观馆藏的各种民俗老物件。根据王馆长介绍:这 ...
分类:    2025-8-14 20:30
从刑部题名碑解码元大都“风云”
从刑部题名碑解码元大都“风云”
2004年秋,北京天安门城楼东观礼台后方的一处施工工地中,考古人员意外发掘出一件极具历史价值的元代汉白玉石碑——通高2.25米、宽0.82米的《刑部题名第三之记》碑,出土地点西距紫禁城中轴线仅约百米,正位于元大都 ...
分类:    2025-8-13 19:02
京城东北角寻“人圈”
京城东北角寻“人圈”
80年前的京城秘闻:东北角“人圈”寻踪,一段被遗忘的屈辱往事听说过猪圈、羊圈,殊不知历史上还有过人圈。顾名思义,“人圈”就是把人像猪羊一样圈起来。它最初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东北,后来蔓延至华北,以防 ...
分类:    2025-8-12 17:17
1937•清河抗战记忆
1937•清河抗战记忆
杜泽宁,北京市海淀区文史研究员,长期致力于海淀清河地方史研究,著有《京北畿甸清河镇》《畿甸清河图录》《京畿清河纪略》《北京市海淀区清河村村史•清河水长流》,此号旨在弘扬清河历史文化,讲述过去的 ...
分类:    2025-8-12 15:49

相关分类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19 05:19 , Processed in 1.073244 second(s), 3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