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订阅

历史

北京广安门外宏化寺大机老人塔疑是“一僧三塔”的孤例
北京广安门外宏化寺大机老人塔疑是“一僧三塔”的孤例
最近在欣赏老照片时,注意到两张瑞士摄影记者费尔南德·吉贡(Fernand Gigon 1908年—1986年)1956年拍摄的北京照片(图1、图2),标注是:Am Sonntag arbeiten Freiwillige für fliessendes W ...
分类:    2025-11-12 19:00
满族人为什么崇拜“神杆”?
今年8月13日,我在个人号上发了一篇《清末堂子地址的变迁》,其中提到:“堂子,是清代皇帝立竿拜天祭神的场所。”昭梿在《啸亭杂录·堂子》里说:“(满洲)国家起自辽沈,有设竿祭天之礼。”所谓“立竿”、“设竿 ...
分类:    2025-11-12 09:14
施水堂——元大都城内的饮马井
施水堂是干什么用的?问百度,又问了DeepSeek,它们都不知道。元人熊梦祥著的《析津志》中有专门介绍:施水堂是专门供马牛饮水的井。现代运输载物多靠汽车,所以加油站是不可或缺的;古代运输和交通多靠马匹,所以设 ...
分类:    2025-11-12 09:06
关沟之内,仙枕石上访古迹
关沟之内,仙枕石上访古迹
关沟之内,居庸关北,三堡村南,两山之间的谷底,躺着一块硕大无比的巨石。它就是关沟七十二景之一的仙枕石,民间传说是穆桂英点将台。如今,这块巨石已经被铁栏杆围了起来,虽能近观,但不能攀登其上了。这块巨石不 ...
分类:    2025-11-12 08:59
小炉匠是干什么的?锢漏锅的
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里有个反派人物,名叫栾平,又叫小炉匠。小炉匠并不是他的外号,而是他作为土匪联络员的掩护职业。那么这个职业是做什么的呢?恐怕六十五岁上下的北京人都说不大清楚。有位专家在杂志上写文章 ...
分类:    2025-11-12 08:55
“突厥”一词是什么意思?
有一个横跨亚欧大陆的国家名叫土耳其。土耳其的国名是从“Turkey”——“突厥”一词演变而来的。“突厥”是什么意思?网上的解释是:在鞑靼语中,“突厥”是“勇敢”的意思,“土耳其”意即“勇敢人的国家”。鞑靼语 ...
分类:    2025-11-12 08:48
古人过重阳:饮酒赏菊吃花糕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又称重九节。古人以单数为阳、双数为阴;九是最大的阳数。九月和九日两个九重合,所以叫重阳。东汉至三国时期,过重阳的方式是邀请友人聚会欢宴。有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为证。其 ...
分类:    2025-11-12 08:43
元代,斑马、大象,缘运河而上大都城
若问:大象、斑马、狮子、长颈鹿、犀牛、鳄鱼……这些异地他国的动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在北京地区的?答案是:元代。自至元十九年(1282)起,几乎每年都有东南亚各国进贡的珍奇动物通过大运河来到元大都;京杭 ...
分类:    2025-11-12 08:39
说说北京养金鱼的历史
“天棚鱼缸石榴树”,这是老北京人四合院中的“标配”。鱼缸,是用来养金鱼的。金鱼起源于我国,现在世界各国的金鱼都是直接或间接由中国引种的。我国从南宋时代就开始了对金鱼家化的遗传研究。它起源于野生的“赤鳞 ...
分类:    2025-11-12 08:37
纪晓岚的爱犬——四儿
纪晓岚都知道吧,他因为泄露机密被乾隆皇帝贬谪到新疆乌鲁木齐充军。这段故事我在个人号《纪晓岚向被查官员通风报信遭贬谪》说过。据他自己说,他在乌鲁木齐时,身边有好几条狗。其中一条叫四儿,是一个姓崔的人送给 ...
分类:    2025-11-12 08:34
年纪轻轻盼退休?先给你们「安利」一种退休生活
年纪轻轻盼退休?先给你们「安利」一种退休生活
菊斋.我们来自古中国,讲述难以忘怀的中式古典之美。诗词,花草,器物,人物,故事,岁时。庸常日子因此欢喜。我们一直在此,期望久别的你,归来与我们重逢。就是,种花啊。以前总觉得种花是退休老年人的事情,如今 ...
分类:    2025-11-11 17:48
中国铁道博物馆馆藏《抗美援朝照片集》
中国铁道博物馆馆藏《抗美援朝照片集》
2023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这场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近3年的时间里,铁道战线指战员和援朝 ...
分类:    2025-11-11 12:12
无名英雄纪念广场的无名英雄
无名英雄纪念广场的无名英雄
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内东侧,有一座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广场坐西朝东,分上下两层。一层是巨幅景观墙,镌刻着毛泽东的题诗。景观墙两边的花岗岩壁上刻着846个烈士英名。二层正中屹立着一块长14米、高4米的纪念碑,正 ...
分类:    2025-11-6 17:25
古人行叉手礼,拇指要不要上跷?
古人行叉手礼,拇指要不要上跷?
这几年兴起的“叉手礼”是唐宋背景古装剧的最爱。“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从唐柳宗元的诗中知道,叉手礼是当时社交的打招呼常用礼仪。叉手礼多在站立时使用,尤其是回话时,可加上这种礼节动作。叉手礼并非源自 ...
分类:    2025-11-6 13:56
那年大沽口的炮声,见证了近代中国海防意识的觉醒
那年大沽口的炮声,见证了近代中国海防意识的觉醒
从1840年英军兵舰首次直逼大沽口,到北洋水师在渤海湾的兴衰沉浮,北京与天津这两座唇齿相依的城市,始终站在近代中国海洋意识觉醒的最前沿。这里的每一所学堂遗址、每一处炮台遗迹、每一座船坞旧址,都镌刻着从“有 ...
分类:    2025-11-6 13:54
1900年8月14日庚子事件后的北京东交民巷外国使馆区
1900年8月14日庚子事件后的北京东交民巷外国使馆区
这是一组Victor Collin de Plancy (1853年-1922年) 标注为1902年相册中的部分照片。从相册大多数照片看,与比利时人修建的“京汉铁路”有关。而该相册中有关北京的照片中,有多张照片拍摄的时间早于1902年,是在八国 ...
分类:    2025-11-4 07:49
“最愚蠢的行为之一”,中国文化遗产重大损失的标志性事件
“最愚蠢的行为之一”,中国文化遗产重大损失的标志性事件
1900年翰林院大火是庚子事变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直接由义和团与清军纵火引发,导致大量珍贵典籍损毁。翰林院不仅是清朝建筑艺术的代表,更重要的是,它珍藏着大量古籍善本,其中包括著名的《永乐大典》。《永乐大典 ...
分类:    2025-10-31 15:26
漫谈民国北京的洋大夫们
漫谈民国北京的洋大夫们
这4位民国洋大夫,用一生写就了一段独特的北京医疗史民国的北京,有这么一批洋大夫,利用所学的最新医学知识,在北京身体力行,救死扶伤。他们有的创建北京的公共卫生体系,有的开创医院社会服务部,有的不光治病救 ...
分类:    2025-10-30 19:25
西单旧刑部街“王光超大夫诊所”的秘密
西单旧刑部街“王光超大夫诊所”的秘密
西单这间“平房诊所”藏大秘密!协和精英伉俪 用医术守家国20世纪40年代初西单旧刑部街的“王光超大夫诊所”,虽是几间临街的平房,却连着一处深宅大院。平日诊所里的大夫只有年轻的王光超或是他新婚妻子严仁英,有 ...
分类:    2025-10-27 19:45
香山“密藏”的石刻《韶乐史》
躲过了几百年风雨,却没躲过人为破坏:香山石刻韶乐,一部无法复原在北京西山有许多的摩崖刻石,而有一处记载韶乐历史的刻石,几百年来,因为隐藏在一座庙宇的门洞里,自然销蚀不严重,只是近年被人为破坏,目前庙宇 ...
分类:    2025-10-25 08:35
5年绘制240余件文物,「国宝打印机」为文物注入了新的灵魂
5年绘制240余件文物,「国宝打印机」为文物注入了新的灵魂
一支钢笔,一方素纸,勾勒出千年文物的肌理;黑白线条,拓片意韵,让流失海外的国宝在画纸上“归家”。西周中期青铜器“大克鼎”、商代晚期的青铜器商虎食人卣(yǒu)、北宋磁州窑白釉黑剔花龙纹梅瓶……5年时间创 ...
分类:    2025-10-22 15:17
清末,一个山西考生的北京印象
清末,一个山西考生的北京印象
清《京师生春诗意图》光绪二十年(1894年),来自山西省太原县赤桥村的村民刘大鹏乡试中举,获得了前往北京参加会试的资格。刘大鹏第一次走出了内地相对封闭的世界,两次赴京参加会试。虽然这两次考试均以刘大鹏名落 ...
分类:    2025-10-22 15:12
就算是唐朝皇帝,也得给小费
就算是唐朝皇帝,也得给小费
近来美国消费者被小费文化搞得苦不堪言:去饭馆吃饭要付小费,在家订外卖要付小费,连理发、搬家、修理电视、安装空调……也都要在商定的报酬之外另付一笔小费。今年3月14日,美国福克斯新闻公布了一份民意调查,超 ...
分类:    2025-10-22 15:07
百年前,北京这座地标还承载着「教育」的历史使命
百年前,北京这座地标还承载着「教育」的历史使命
众所周知,早年间的北京,钟鼓楼报时声闻全城,每天将京城百姓从睡梦中唤醒,作息时辰规范着老北京人的起居生活。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百年前,钟鼓楼这座古老的建筑还作为京兆通俗教育馆,悄然承载起新的使命,拥有 ...
分类:    2025-10-22 15:03
神马?这「西餐」唐宋八大家都在吃?
神马?这「西餐」唐宋八大家都在吃?
电影《长安的荔枝》、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都多次出现过胡饼的镜头。孟元老南渡到临安之后,回望东京城,也忘不了街头喷香的胡饼。他在《东京梦华录》中多次提到了胡饼,如卷二“饮食果子”中“所谓茶饭者,乃百 ...
分类:    2025-10-22 14:57
“一提起北京,就想起妇女”!30年前这场会议,从未被超越
“一提起北京,就想起妇女”!30年前这场会议,从未被超越
“说起对北京的第一印象,很多国际友人会提及1995年举办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及其非政府组织妇女论坛(简称95世妇会)。时至今日,这仍是联合国历史上规模空前、人数最多的一次盛会,也是中国政府承办的规模最 ...
分类:    2025-10-14 06:42
字里行间的真相:重新发现文献中的北京
字里行间的真相:重新发现文献中的北京
“北京文献”泛指研究北京时用到的历史资料。在解读这些文献时,无论专业研究者还是业余爱好者,都有可能因为学力不逮、粗心大意,或由于先入为主、随波逐流, 误解甚至歪曲了原作的本意。此类错漏不胜枚举,这里仅 ...
分类:    2025-10-13 18:30
宋朝的枪「炮」,究竟有多厉害?
宋朝的枪「炮」,究竟有多厉害?
枪炮,并不是欧洲人的专利。当欧洲的骑士还在冷兵器时代奔命沙场的时候,在宋朝,战争已经进入热武器的黎明时代。宋朝的一个地方军工厂,每年可以生产数以万计的火攻器具。宋朝的枪“炮”,究竟有多厉害?火砲,选自 ...
分类:    2025-10-11 15:33
胡世华与京城印书局
1914年,双合盛啤酒厂老板郝升堂购得了该地,并于1918年在此建立了上海风格的公寓楼,租给宁波人胡世华创办的京城印书局使用。胡世华母亲70大寿时,在此拍摄的珍贵合影,成为确认京城印书局旧址的重要历史证据。京城 ...
分类:    2025-9-25 07:29
被遗忘的老北京痰盂
被遗忘的老北京痰盂
老北京家庭过日子的“四小件”,指的是啥?1痰盂,现在的年轻人也许不知道为何物了。在老北京,痰盂和夜壶、鸡毛掸子、水汆,号称老北京家庭过日子的“四小件”。换句话说,那会儿的北京人持家过日子都离不开这四样 ...
分类:    2025-9-17 09:26

相关分类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18 09:36 , Processed in 0.094193 second(s), 9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