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订阅

人物

真仗义!老舍怒辞教授聘书
真仗义!老舍怒辞教授聘书
1934年,老舍辞去齐鲁大学的教职后,前往国立山东大学担任讲师。当时,该校的校长是赵太侔,他于1932年接替杨振声担任校长一职,并将国立青岛大学改名为国立山东大学。赵太侔担任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时,坚持前任杨振声 ...
2025-5-16 11:08
给评书「上户口」,为说书人「立传」,他是被命运逼着说书的田连元
给评书「上户口」,为说书人「立传」,他是被命运逼着说书的田连元
推开房门,看到田连元站在阳光里,扶着助步车。他说:“前两年啊,中风了,腿脚不利索了。”这一开口,多么熟悉的声音,穿过岁月,一下让人回到守在电视旁听评书的时光。作为听众,你或许听熟了《水浒传》《杨家将》 ...
2025-5-14 13:35
密送学子出孤岛,狱中构思成腹稿,“北京通”侯仁之竟有这样一段抗战传奇
密送学子出孤岛,狱中构思成腹稿,“北京通”侯仁之竟有这样一段抗战传奇
北京大学燕南园61号,一座掩映在苍翠中的古朴小楼,这里曾是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生活60余年的居所。15年前,在这座小楼的阳台上,一份名为《北京都市地理(狱中腹稿)》的纸稿本被意外发现。这份略微泛潮的手稿,是侯 ...
2025-5-13 12:50
作家爱读哪些名篇名作
作家爱读哪些名篇名作
  今年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名作家都爱读什么书?其实,了解作家们创作上的师承对于文学研究者及读者来说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冯骥才曾经说过,对他的写作产生最为深刻影响的是两位俄罗斯作家:屠格涅 ...
2025-4-25 14:45
老北京人物系列—用脚步丈量京城,用热爱传递文化—对话《迷尚北京》节目主持人贾维琳
老北京人物系列—用脚步丈量京城,用热爱传递文化—对话《迷尚北京》节目主持人贾维琳
在北京城的胡同巷陌间,常活跃着一个年轻的身影——贾维琳,一位土生土长的北京姑娘。毕业于人大附中、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专业,如今是北京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迷尚北京》节目的主持人。镜头前的她总是元气满满 ...
2025-4-20 18:19
她像医生一样,为「古籍」治病疗伤
她像医生一样,为「古籍」治病疗伤
王岚自画像80后王岚是一名古籍修复师,在首都图书馆古籍部任职已经十余年。她说作为一名古籍修复师,自己的使命就是让历经虫蛀、水浸、火蚀的古书焕发新生。近日,她出版新著《微相入——妙手修古书》,以散文笔法, ...
2025-4-14 14:15
梁思成先生对北京规划的基本思想符合城市发展规律
梁思成先生对北京规划的基本思想符合城市发展规律
“梁思成先生主张北京在全盘的处理上,不但应真实呈现中国建筑的营造智慧,而且还应完整呈现城市规划的辉煌成就,增强人们对于中华祖先的景仰,对于民族文化的自豪,对于伟大祖国的热爱。”编者按跟随单霁翔,走进中 ...
2025-4-8 19:30
摸爬滚打18年,拓展网络文学的「疆域」就是他的使命
摸爬滚打18年,拓展网络文学的「疆域」就是他的使命
原创 2025年04月08日 11:45 北京3月24日,27位网络作家带着他们的心血之作,将签名本郑重赠予中国现代文学馆,这些作品不仅是当下中国网络文学的缩影,更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记录,其中就包括骁骑校的《长乐里: ...
2025-4-8 19:25
那年三月三,是王勃最怀念的日子
那年三月三,是王勃最怀念的日子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滕王阁序》“唉!名胜难以长存,盛宴也难得再相逢。想当年兰亭宴饮的盛况已成了过往,西晋时繁华的金谷园也早已成了废墟。”坐在滕王阁上的王勃,一定怀念着那 ...
2025-3-31 16:02
1934,爱国名将吉鸿昌离世之年的京津往事
1934,爱国名将吉鸿昌离世之年的京津往事
吉鸿昌,这是一个在中学历史课本中出现过的名字。“1933年春,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同共产党员吉鸿昌创组织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与日军血战五昼夜,收复多伦,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这个胜利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 ...
2025-3-31 12:21
冯国璋,寓所遍及京津两地
冯国璋,寓所遍及京津两地
这是发表在《北京青年报》上的一组系列文章,叫“在天津寻找北京印记”。在临时住所歇了乏,我便开始了新的津门之旅。今天要带您参观的,是位于河北区旧奥租界的名人故居。昔日的津门奥租界,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
2025-3-27 17:02
他用半生叩问楚都,却在暮年时「半路出家」解码北京
他用半生叩问楚都,却在暮年时「半路出家」解码北京
作为曾经的楚文化专家,王光镐在退休之后却“半路出家”,将目光投向了一座更为宏大的城池——北京。从先秦楚墓到元明清都城,从武汉大学讲台到“北京学”的研究,他的人生轨迹恰似一部流动的“文明史”,串起了长江 ...
2025-3-25 11:43
两块北京城砖的“分量”丨侯仁之与北京
两块北京城砖的“分量”丨侯仁之与北京
“北京光彩耀目的璎珞”北京城城墙拥有很悠久的历史。从商周时期的蓟城,历经隋唐的幽州城、辽代的陪都南京城(亦称“燕京”)、金代的首都中都城、元代的首都大都城,到明清的首都北京城,先后绵亘3000多年。但是, ...
2025-3-20 20:57
朱启钤“疏通”北京城
朱启钤“疏通”北京城
京剧《游龙戏凤》里,明正德帝对李凤姐说:“在那北京城内,大圈圈里头有个小圈圈,小圈圈里头有个黄圈圈。我就住在那黄圈圈里面。”“大圈圈”是内城,“小圈圈”是皇城,“黄圈圈”则是紫禁城。明、清两朝,这种“ ...
2025-2-18 11:22
听郎永讲述北京胡同的故事
听郎永讲述北京胡同的故事
北京的胡同是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符号,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人文的底蕴。狭窄的巷道、古老的四合院,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与人们的生活。这里不仅是游览的胜地,更是体验京味儿文化的最佳场所。作为青年作家,《北京纪事》 ...
2025-2-16 14:06
牛街文化名人杨明德
牛街文化名人杨明德
牛街上点儿岁数的人,尤其在清真中学、西北公学、新月、实践女中、回民学院,乃至二附小读过书的人,都记得一个人,他就是牛街的文化名人杨明德。图注:杨明德先生青年时代(左)与中年留影。杨新民(1900—1988), ...
2025-2-14 10:16
春季特别礼物:王嵬时隔7年再创新作《追火车·西北青藏卷》
春季特别礼物:王嵬时隔7年再创新作《追火车·西北青藏卷》
《追火车·西北青藏卷》封面有朋友常问我,《追火车》系列何时会有下一卷?我的回答总是:“酝酿之中。”每次回答时,心里总带着几分惭愧。由于拍摄、考察以及铁路文化保护等事务缠身,我一直未能继续撰写。然而,我 ...
2025-2-10 18:51
City Walk了20多年,他成了北京文旅圈的网红导师
City Walk了20多年,他成了北京文旅圈的网红导师
“City Walk”是近两年才流行起来的新词儿,但对高申来说,这种生活方式,他已经践行了二十多年。起初,他只是一个热衷于旅行打卡的大学生,毕业后担任高中历史老师的十五年间,为了给学生讲述更多可观可感的内容, ...
2025-2-10 18:42
我在北京送快递:一个“底层”打工人的二十年
我在北京送快递:一个“底层”打工人的二十年
首图源于网络20岁初涉职场,一度很迷茫胡安焉1979年出生在广州细岗,读中专时学的是家电维修,在学校时没有刻意想过将来会从事什么工作。1999年毕业后,他被学校安排去一家四星级酒店做实习服务生,日常工作是搬桌椅 ...
2025-2-8 06:38
我是怎样进行三山五园研究的? ——张宝章先生访谈录
我是怎样进行三山五园研究的? ——张宝章先生访谈录
人物简介 张宝章,男,1932年生,河北人,195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58年起在北京市海淀区从事宣传、文教和政协工作40余年。期间潜心研究海淀区自然、人文、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编辑了《宝地明珠》《可爱的海淀 ...
2025-2-6 14:18
张宝章:无价的人生
张宝章:无价的人生
知道张宝章的名字,是在1983年年底。那个时候,我刚刚调到曹雪芹纪念馆(当时正在筹建中)工作,一晃36年过去了。跟先生熟络起来,是2003年春天我做曹雪芹纪念馆馆长以后的事。他是这座乡村纪念馆的开创者之一。在曹 ...
2025-2-6 14:11
杨绛在北京的童年
杨绛在北京的童年
杨绛的童年时期,中国面临着波澜壮阔的巨变。她出生时正值辛亥革命前期,杨绛的父亲杨荫杭也积极投身于一系列革命运动。杨绛出生不久,辛亥革命爆发,结束了封建王朝在中国的反动专制统治,也永远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 ...
2025-1-14 11:19
从朱家溍先生的小雅文中,见杨良志先生的大手笔
从朱家溍先生的小雅文中,见杨良志先生的大手笔
由于某个机缘,让笔者走进北京文史馆馆员、北京出版集团资深编审杨良志先生的书房。自进门的那一刻,笔者便怀疑走错了空间:这里哪是书房,明明是灯市口或新街口的中国书店换了地方。杨先生的藏书量,绝对是惊人的。 ...
2025-1-13 09:15
55岁北漂,62岁买房,看木匠如何逆袭成大师
55岁北漂,62岁买房,看木匠如何逆袭成大师
齐白石说梅兰芳家“碗般大的”牵牛花“见所未见”,从此开始画此花。图为齐白石与梅兰芳。适逢齐白石诞辰160周年,“齐白石在北京”特展正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办。走进展厅,透过200余件艺术珍品,人们与这位“最成 ...
2025-1-7 13:38
23年旅行历程,365处目的地,他把「世界」装进背包
23年旅行历程,365处目的地,他把「世界」装进背包
2024年12月27日,冬日的阳光照得人暖洋洋的,在一间咖啡店落座,拿到小鹏带来的新书《我把世界装进背包》。厚厚一个大部头,翻开简洁的封面,世界扑面而来,作者穿插其间的旅途随感、旅行技能,与那些新知、故事交织 ...
2025-1-6 12:41
报国寺里的“旧书新知”,纪念单田芳先生90岁诞辰活动
报国寺里的“旧书新知”,纪念单田芳先生90岁诞辰活动
2024年11月,是非遗传承人、评书表演艺术大家单田芳先生的90岁诞辰。就在他诞辰日到来以前,京内外多个媒体,相继制作了纪念单田芳先生的专题节目。笔者作为北京广播电视台的常驻嘉宾,也有幸参与其中,以荒腔走板地 ...
2024-12-14 10:34
章家:藏书万卷之家
章家:藏书万卷之家
如今社会这个“家”那个“家”不少,但已鲜有藏书大家,其原因大概是现在出版业空前繁荣,公共图书馆遍地开花,任何个人都无需也无能力、无空间去将有价值或自己喜欢的图书“一网打尽”。可在100多年前的清末和民国 ...
2024-12-11 10:08
叶嘉莹的北京足迹
叶嘉莹的北京足迹
  国际著名教育家、诗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叶嘉莹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11月24日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  在这一百年的生命旅程中,叶嘉莹把最初的二十四年留给了北京。等到她步入人生暮年的时候, ...
2024-12-5 12:56
桐城三祖在京城
桐城三祖在京城
芳在清代诞生了桐城派的安徽桐城,素有“天下高文归一县”的美誉。桐城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将桐城派发展成为清代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文派。百世流芳,余烈赫赫。但他们并未偏安一隅,而是心系道义与家国之大者 ...
2024-11-26 19:36
张学良口述纪录片背后:一位台湾资深媒体人的“中国心”
张学良口述纪录片背后:一位台湾资深媒体人的“中国心”
张学良无疑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之一。2000年,凤凰卫视推出纪录片《世纪行过:张学良传》。缄默半个世纪,百岁老人的口述影像突然出现在荧幕上,迅速轰动华人世界。为了完成这部纪录片,台湾资深 ...
2024-11-26 14:45

相关分类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18 00:33 , Processed in 1.075730 second(s), 2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