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订阅

历史

“最愚蠢的行为之一”,中国文化遗产重大损失的标志性事件
“最愚蠢的行为之一”,中国文化遗产重大损失的标志性事件
1900年翰林院大火是庚子事变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直接由义和团与清军纵火引发,导致大量珍贵典籍损毁。翰林院不仅是清朝建筑艺术的代表,更重要的是,它珍藏着大量古籍善本,其中包括著名的《永乐大典》。《永乐大典 ...
分类:    2025-10-31 15:26
漫谈民国北京的洋大夫们
漫谈民国北京的洋大夫们
这4位民国洋大夫,用一生写就了一段独特的北京医疗史民国的北京,有这么一批洋大夫,利用所学的最新医学知识,在北京身体力行,救死扶伤。他们有的创建北京的公共卫生体系,有的开创医院社会服务部,有的不光治病救 ...
分类:    2025-10-30 19:25
西单旧刑部街“王光超大夫诊所”的秘密
西单旧刑部街“王光超大夫诊所”的秘密
西单这间“平房诊所”藏大秘密!协和精英伉俪 用医术守家国20世纪40年代初西单旧刑部街的“王光超大夫诊所”,虽是几间临街的平房,却连着一处深宅大院。平日诊所里的大夫只有年轻的王光超或是他新婚妻子严仁英,有 ...
分类:    2025-10-27 19:45
香山“密藏”的石刻《韶乐史》
躲过了几百年风雨,却没躲过人为破坏:香山石刻韶乐,一部无法复原在北京西山有许多的摩崖刻石,而有一处记载韶乐历史的刻石,几百年来,因为隐藏在一座庙宇的门洞里,自然销蚀不严重,只是近年被人为破坏,目前庙宇 ...
分类:    2025-10-25 08:35
5年绘制240余件文物,「国宝打印机」为文物注入了新的灵魂
5年绘制240余件文物,「国宝打印机」为文物注入了新的灵魂
一支钢笔,一方素纸,勾勒出千年文物的肌理;黑白线条,拓片意韵,让流失海外的国宝在画纸上“归家”。西周中期青铜器“大克鼎”、商代晚期的青铜器商虎食人卣(yǒu)、北宋磁州窑白釉黑剔花龙纹梅瓶……5年时间创 ...
分类:    2025-10-22 15:17
清末,一个山西考生的北京印象
清末,一个山西考生的北京印象
清《京师生春诗意图》光绪二十年(1894年),来自山西省太原县赤桥村的村民刘大鹏乡试中举,获得了前往北京参加会试的资格。刘大鹏第一次走出了内地相对封闭的世界,两次赴京参加会试。虽然这两次考试均以刘大鹏名落 ...
分类:    2025-10-22 15:12
就算是唐朝皇帝,也得给小费
就算是唐朝皇帝,也得给小费
近来美国消费者被小费文化搞得苦不堪言:去饭馆吃饭要付小费,在家订外卖要付小费,连理发、搬家、修理电视、安装空调……也都要在商定的报酬之外另付一笔小费。今年3月14日,美国福克斯新闻公布了一份民意调查,超 ...
分类:    2025-10-22 15:07
百年前,北京这座地标还承载着「教育」的历史使命
百年前,北京这座地标还承载着「教育」的历史使命
众所周知,早年间的北京,钟鼓楼报时声闻全城,每天将京城百姓从睡梦中唤醒,作息时辰规范着老北京人的起居生活。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百年前,钟鼓楼这座古老的建筑还作为京兆通俗教育馆,悄然承载起新的使命,拥有 ...
分类:    2025-10-22 15:03
神马?这「西餐」唐宋八大家都在吃?
神马?这「西餐」唐宋八大家都在吃?
电影《长安的荔枝》、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都多次出现过胡饼的镜头。孟元老南渡到临安之后,回望东京城,也忘不了街头喷香的胡饼。他在《东京梦华录》中多次提到了胡饼,如卷二“饮食果子”中“所谓茶饭者,乃百 ...
分类:    2025-10-22 14:57
“一提起北京,就想起妇女”!30年前这场会议,从未被超越
“一提起北京,就想起妇女”!30年前这场会议,从未被超越
“说起对北京的第一印象,很多国际友人会提及1995年举办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及其非政府组织妇女论坛(简称95世妇会)。时至今日,这仍是联合国历史上规模空前、人数最多的一次盛会,也是中国政府承办的规模最 ...
分类:    2025-10-14 06:42
字里行间的真相:重新发现文献中的北京
字里行间的真相:重新发现文献中的北京
“北京文献”泛指研究北京时用到的历史资料。在解读这些文献时,无论专业研究者还是业余爱好者,都有可能因为学力不逮、粗心大意,或由于先入为主、随波逐流, 误解甚至歪曲了原作的本意。此类错漏不胜枚举,这里仅 ...
分类:    2025-10-13 18:30
宋朝的枪「炮」,究竟有多厉害?
宋朝的枪「炮」,究竟有多厉害?
枪炮,并不是欧洲人的专利。当欧洲的骑士还在冷兵器时代奔命沙场的时候,在宋朝,战争已经进入热武器的黎明时代。宋朝的一个地方军工厂,每年可以生产数以万计的火攻器具。宋朝的枪“炮”,究竟有多厉害?火砲,选自 ...
分类:    2025-10-11 15:33
胡世华与京城印书局
1914年,双合盛啤酒厂老板郝升堂购得了该地,并于1918年在此建立了上海风格的公寓楼,租给宁波人胡世华创办的京城印书局使用。胡世华母亲70大寿时,在此拍摄的珍贵合影,成为确认京城印书局旧址的重要历史证据。京城 ...
分类:    2025-9-25 07:29
被遗忘的老北京痰盂
被遗忘的老北京痰盂
老北京家庭过日子的“四小件”,指的是啥?1痰盂,现在的年轻人也许不知道为何物了。在老北京,痰盂和夜壶、鸡毛掸子、水汆,号称老北京家庭过日子的“四小件”。换句话说,那会儿的北京人持家过日子都离不开这四样 ...
分类:    2025-9-17 09:26
老北京养蚕有多绝?蚕丝当棉、蚕蛹当油,缺衣少粮的年代能靠它撑着
老北京养蚕有多绝?蚕丝当棉、蚕蛹当油,缺衣少粮的年代能靠它撑着
蚕桑业的发展蚕桑业也叫养蚕业,其中还包括桑树培育、种植、家蚕饲养、蚕丝加工等各种不同环节,是农耕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蚕桑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先民们就已经学会把 ...
分类:    2025-9-17 09:21
报国寺藏家书事
报国寺藏家书事
书香依旧:重回报国寺,在纸页间寻觅时光的味道晨光初破时,北京报国寺的琉璃瓦已泛起粼粼波光。朱红山门前,几位旧书爱好者如候鸟般驻足,他们手中的小推车正等待着一场跨越时空的邂逅。这座六百年的古刹,此刻正化 ...
分类:    2025-9-17 09:17
红蓝箍:跨越时空的抗日精神
红蓝箍:跨越时空的抗日精神
袖标就是旗帜!这支“红蓝箍”义勇军,首战就打下了日军飞机!要说这“红蓝箍”啊,那可是抗战年月里响当当的一个标志,背后藏着一段了不起的历史。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到处是战火纷飞,老百姓苦不堪言。就在这民 ...
分类:    2025-9-2 08:09
宋朝七夕放假一天,还能玩「拉布布」
宋朝七夕放假一天,还能玩「拉布布」
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为七夕节。今年的七夕节是8月29日。相传这一晚为牛郎织女相会的日期,好事者会藏于葡萄架下,想偷听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天上的机密,凡间怎能窃听得到?无非是好奇罢了。七夕,是一个 ...
分类:    2025-8-30 15:11
是哭是笑,傻傻分不清!古人的「个性签名」也太酷了
是哭是笑,傻傻分不清!古人的「个性签名」也太酷了
《辞源》中写:“花押:旧时文书、契约末尾的署名签字。”花押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在公文中做结语,二是在书画中做点缀或落款。在《水浒传》等小说中,正式的合同和口供都需要当事人画押。画押是一种工作流程,起到 ...
分类:    2025-8-29 09:38
一道圣旨的由来
一道圣旨的由来
他收到的是大清最后的荣光,心中萌发的却是民族未来的种子在徐州圣旨博物馆内,编号“396”,通长:365cm,通宽:31cm,取名“光绪三十一年陈懋鼎本身妻室三色绢本诰命”,静静地躺在展柜里,诉说着一个百多年前的故 ...
分类:    2025-8-29 05:52
京津冀的山
京津冀的山
在京津冀2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太行山、军都山、燕山三大山脉逶迤连绵,雄伟壮观。太行山在南、在西,燕山在北、在东,居中的军都山如同一位“主人”欢迎“客人”一样,左右手分别拉着燕山和太行山“两位客人”的 ...
分类:    2025-8-19 17:59
一位抗战老人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位抗战老人鲜为人知的故事
豺作战队空降前在美国C-47运输机前的合影 , 最右边是吴炳琳在北京昌平区的天通苑社区曾有一位抗战老兵,当我得知他曾参与过炸毁日寇盘踞黄河铁桥的英雄事迹后准备要采访时,非常遗憾老人于2018年3月已经驾鹤西去,享 ...
分类:    2025-8-19 17:33
日军在长城千里无人区的暴行,不亚于南京大屠杀
日军在长城千里无人区的暴行,不亚于南京大屠杀
“圈”,做牲畜围栏讲,是关猪、关羊、关牛的地方。“圈”,竟然也可以用来关人!这是日本侵华期间的一个罪恶“发明”,侵华日军谓之曰“集团部落”,被关在其中的中国人,称其为“人圈”——一个更真实、更具象、浸 ...
分类:    2025-8-19 17:02
北大抗战时期的文脉与担当
北大抗战时期的文脉与担当
八十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战败投降。今天北大用这么一个专题展,纪念那个伟大的历史时刻,我很乐意参与。在任何一所大学里,校史馆均处边缘位置,人员及经费都很有限。但我经常提及,对于访客来说,燕园里最适合 ...
分类:    2025-8-19 13:40
十七爷的自得园,藏着地下党与日伪巧妙斗争的成果
十七爷的自得园,藏着地下党与日伪巧妙斗争的成果
在北京西北郊颐和园与圆明园之间,有一处不为人知的原皇家园林——自得园。自得园现位于中央党校南院内,园内隐藏着一座造型奇特的“飞机楼”,其两翼舒展的轮廓在绿树掩映中若隐若现,宛如一架蓄势待发的银色战机。 ...
分类:    2025-8-19 11:36
老北京人“消夏图”
老北京人“消夏图”
老北京人公园纳凉消夏北京的夏天,向来是难熬的。太阳烤得青砖灰瓦发烫,连胡同里的老槐树都蔫头耷脑。这般时节,老北京人自有其消夏的法子,虽不及江南水榭清凉,倒也别有一番趣味。清晨,天刚蒙蒙亮,胡同里便有了 ...
分类:    2025-8-19 10:20
老北京当年游泳场里趣事多
老北京当年游泳场里趣事多
露天游泳场 生于六七十年代的北京孩子,都有过到各大露天游泳场游泳的经历,如今回忆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北京的夏天,热得连树上的知了也懒得叫了。我们这些半大孩子,便日日往露天游泳场跑。露天游泳场 ...
分类:    2025-8-19 10:16
老北京回忆当年“粘蜻蜓”
老北京回忆当年“粘蜻蜓”
陈子建和我曾是多年的舍友。2007年夏天,他来电话说,逮了一只蜻蜓,想送给一个刚放学的小学生,不料那孩子被吓得倒退好几步,死活不敢接。  子建也弄不懂了,他问:“现在的孩子是怎么回事?”其实也不能怪孩子, ...
分类:    2025-8-19 09:57
老北京公共浴池忆旧
老北京公共浴池忆旧
图片为电影《洗澡》剧照 上世纪90年代以前,北京孩子洗澡都是到公共浴室。到了一定年龄,先是随父母去公共浴室,到了小学高年级以后,就可以单独或和同伴去洗澡了。当年不兴这个水那个液的,浴池免费提供毛巾、拖鞋 ...
分类:    2025-8-19 09:54
老北京年间的“小学教育”
老北京年间的“小学教育”
北京民国时期小学的数量与中学差不多,在1949年以前,北京城内的小学有四五十所。当时北京郊区的小学和城内的小学有一个不同,出了北京城,小学分初小和高小两个部分,初小是四年,一至四年级;高小是两年,多个五、 ...
分类:    2025-8-19 09:52

相关分类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1 07:39 , Processed in 0.088821 second(s), 8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