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订阅

民俗

瓷器为啥要玩清三代?因为它是只升不跌的最强「抗跌股」
瓷器为啥要玩清三代?因为它是只升不跌的最强「抗跌股」
在收藏界有一句行话,叫作“瓷器要玩清三代”。什么是清三代瓷器?为什么清三代是古玩市场的宠儿?又为什么清三代成为了中国瓷器衰落的起点?所谓的清三代,指的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瓷器。从2011-2020年的拍卖 ...
分类:    2025-10-31 15:15
谭世英:京剧谭门第四代优秀架子花脸和教师
他是京剧谭门第四代优秀架子花脸,为培养京剧人才,把后半生奉献给了大西北原创 北京纪事 2025年10月24日 17:00 北京原标题《》在中国京剧的历史舞台上,有这样一位不寻常的人物,他出身于京剧 ...
分类:    2025-10-25 08:24
石景山太平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石景山太平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序听闻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丛书"即将出版,真是盛世之举。北京"京西太平鼓"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是北京市民间舞蹈最有代表性的形式之一,现已是重点扶持保护项目。石景山太平鼓是京西太平鼓的一 ...
分类:    2025-10-22 09:54
妙峰山庙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妙峰山庙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序包氏世轩,乃京城文物界一"凿坑者"。何谓"凿坑"?典故可溯于20世纪70年代。其时,世轩尚年轻,问师就教于清史专家商鸿逵先生。商先生语重心长:"考证学术问题,要像铁锤敲桌面一样,一凿一个坑,印痕深 ...
分类:    2025-10-18 15:38
“做寿”面:胡同里的“温情”佳馔
“做寿”面:胡同里的“温情”佳馔
胡同深处的“隐藏菜单” 吃的是一口滚烫的人情味儿这或许是一段记忆,也或许此时您的家中正在上演着这样一出充满温馨与美味的“交响曲”,一切都源于一张餐桌与一家子浓浓的温情……每逢老北京人家里长辈过生日“做 ...
分类:    2025-10-15 17:10
历经风雨的【元长厚】
历经风雨的【元长厚】
元长厚茶庄创始于1912年察哈尔省宣化镇(今属河北省),原名叫永生元茶庄,1930年迁址北平,茶庄当时坐落在宣武门内大街13号,实行前店后厂。迁来北平后,茶庄扩大了经营规模,经营方式仍以自拼自卖为主。为求得买卖 ...
分类:    2025-9-25 07:33
门头沟三家店龙王庙
门头沟三家店龙王庙
摘要北京道观众多,分析1928年北平市警察局登记的1631座寺庙档案,全市各类寺庙主祀的神灵众多。总数居前16位的寺庙为,关帝庙、观音寺、七圣祠、五圣祠、龙王庙、娘娘庙等。其中龙王庙居第五位,在民众中的影响广泛 ...
分类:    2025-8-21 09:49
北京民间花会传统的当代重述
北京民间花会传统的当代重述
摘要:北京民间花会脱胎于旧京的秀会,先后经历了“易名”“失语”“返场”“申遗”等四个发展阶段,当前,已转型成为民间艺术表演团体。新时期以来,花会传统被重述,这与北京庙会传统习俗的复兴相互促进,唇齿相依, ...
分类:    2025-8-21 09:42
老北京土语续篇(2)
老北京土语续篇(2)
题图摄影:贾勇拼命对车pinming-duìjū双方争斗激烈。“对车”是借用下象棋的以“车”对“车”为比喻。“对车”,就是豁出命去,牺牲也在所不计。“车”一定念jū。如:“你们这么拼命对车的,干什么呀!有多大仇恨 ...
分类:    2025-8-19 11:45
这道源自通州的京城清真名菜“烧鲶鱼”,香了百年
这道源自通州的京城清真名菜“烧鲶鱼”,香了百年
小楼烧鲶鱼制作技艺小楼原字号为“义和轩”,是个清真饭店,目前最流行的说法是创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不过也不一定。据小楼饭店创始人后代介绍,创始人的父辈就曾在此经营饺子兼卖茶水;李润昌曾担任小楼 ...
分类:    2025-8-18 19:20
左观来楚生,右看王世襄|观展不光是看物件,更是看背后的人
左观来楚生,右看王世襄|观展不光是看物件,更是看背后的人
夏日炎炎,最宜观展。上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宝甓斋藏来楚生先生作品展王世襄先生主题纪念展”双展合办,虽然展期只有12天,展厅也不大,观众却不少,且好评如潮,以至于7日展览结束后,仍能在很多网络平台看到各 ...
分类:    2025-8-15 13:32
非职业收藏几十年,他把散在岁月里的「零碎」捡回来
非职业收藏几十年,他把散在岁月里的「零碎」捡回来
非职业收藏家冯竿木,作为驻外记者,曾经在数十年间游走世界多地,搜罗了各种稀奇古怪的老物件。翻开他的新书《搜罗东西》,就像跟着他逛自家的“小博物馆”。这里,有他在潘家园旧书堆里扒拉出来的旧书旧纸,也有他 ...
分类:    2025-8-12 11:54
京城里的“老四大商场”
京城里的“老四大商场”
四大商场如何养活半座城?老北京的商业江湖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前门一带的青云阁、劝业场、“首善第一楼”,以及王府井的东安市场,曾并称为民国年间京城里的“老四大商场”。青云阁青云阁位于前门外观音寺街(今大 ...
分类:    2025-8-7 17:15
戏台上两次「假摔」犯病,他终于断了日军的念想
戏台上两次「假摔」犯病,他终于断了日军的念想
抗战时期,许多京剧艺人以多种形式积极投入到抗日救亡之中,表现出不屈的民族气节。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金少山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位。金少山1890年生于北京。幼年从父学艺,工铜锤花脸。16岁正式搭班演戏。1912年首次到 ...
分类:    2025-8-4 13:27
扇子不扇风,那它有啥用?
扇子不扇风,那它有啥用?
扇子是盛夏解暑标配之一,人们通常认为扇子是手持、轻便、易收纳的,这是来自手持扇的印象。其实,扇子最初并非用于纳凉,而主要用于仪式。扇子的雏形可追溯至远古虞舜时代,舜帝为彰显“广开视听,求贤自辅”的治国 ...
分类:    2025-8-1 13:18
趣说“老北京话”
趣说“老北京话”
15个地道北京土话,看懂的都是老北京!原创 2025年07月29日 17:01 北京原标题:曾几何时,那些熨帖而亲切的、充满着老北京地方风情的只言片语,都曾是老北京市井生活里出现过的声音,值得玩味和 ...
分类:    2025-7-29 19:00
电影《戏台》的“京剧魂”是谁给的?
电影《戏台》的“京剧魂”是谁给的?
导语近日,由陈佩斯编剧并执导的电影《戏台》口碑爆棚,观众盛赞其中的京剧魅力。而这背后,是一位让陈佩斯都心服口服的幕后高人,用专业托起了整台戏的“京剧魂”。今天,《北京纪事》带您重访电影《戏台》的戏曲指 ...
分类:    2025-7-28 17:16
老北京俏皮话(六)
老北京俏皮话(六)
【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风箱,压缩空气使气流产生的一种装置;老鼠如钻进风箱里,就受到风箱一拉一送的两种气。比喻得罪了双方,双方都给气受。  【耗子钻鸡笼——瞧你那脑袋也不是黄鼠狼】鸡笼,养鸡的笼子。 ...
分类:    2025-7-25 15:12
聊聊老北京动物园
聊聊老北京动物园
北京动物园的前身是清末建立的农事试验场(也称万牲园),其历史可追溯至1906年。1906年,清政府在端方、载泽等大臣提议下,于西直门外乐善园、继园旧址筹建农事试验场,旨在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乐善园原为清代皇家御 ...
分类:    2025-7-25 15:06
老北京的“东安市场”
老北京的“东安市场”
老北京的东安市场坐落在北京王府井大街,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二月(公元1903年3月),迄今已有122年的历史。历史上,它一直是北京城中的一处繁华场所,宣统年间就有这样一首描写北京风光情物的竹枝词赞她:  “新 ...
分类:    2025-7-25 15:05
老北京爱吃的“天福号”
老北京爱吃的“天福号”
天福号酱肘酱肉店是一个北京著名的老字号店铺,它以酱肘酱肉闻名于全国,其制作技艺已传六代,历经两百余年,近人崇彝(注:崇彝,姓巴鲁特,蒙族,字泉孙,号巽庵,别署选学斋主人。清末官户部文选司郎中)在他的笔记 ...
分类:    2025-7-25 15:04
老北京前门“一条龙羊肉馆”
老北京前门“一条龙羊肉馆”
驰名中外的前门全聚德烤鸭店斜对面,有一家门面很小的餐馆——“一条龙羊肉馆”。在繁华热闹,整日里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前门商业区,在鳞次栉比的众多规模大、规格高、门面装潢漂亮的商店之中,它却有点“其貌不扬 ...
分类:    2025-7-25 15:02
老北京爱吃的“月盛斋酱肉”
老北京爱吃的“月盛斋酱肉”
月盛斋创业于清朝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创始人叫马庆瑞,因此人称“马家老铺”。该店以制做五香酱牛、羊肉最为著名,其夏令烧羊肉亦为人所称道。马庆瑞是回民,祖居北京广安门内牛街,他曾在清朝礼部衙门当过临 ...
分类:    2025-7-25 15:01
老北京人如何过“伏天”?
老北京人如何过“伏天”?
题图摄影:贾勇 今天数伏,老北京人如何渡过难耐的伏天儿(即三伏天)呢? 老北京年间,没有电扇空调,要安心渡过伏天儿,讲究的是​​顺应自然、消暑纳凉、饮食调养、动静结合​​ ...
分类:    2025-7-25 14:46
老北京回忆当年什刹海的夏日盛景
老北京回忆当年什刹海的夏日盛景
卖八宝莲子粥的(盛锡珊绘) 三十年代,我在北京市立第一女子中学读书,学校功课比较紧,活动又多。平时没有什么闲游的时间,只有暑假期间,才能轻松一下。届时,我城内最喜欢的去处,就是什刹海。  什刹海,老 ...
分类:    2025-7-25 14:44
老北京伏天“胡同夜蒸”
老北京伏天“胡同夜蒸”
题图摄影:贾勇 入伏第三日,老槐树先投降了。 树皮缝里渗出的树脂,像熬化的冰糖,黏得化不开。风是湿的,挂在晾衣绳上,把蓝布褂子蒸得半熟。 东四六条的石阶刚泼过水,“呲啦”一声化成白烟,惊醒了门槛下 ...
分类:    2025-7-25 14:42
老北京“贴伏贴”的讲究,是什么道理?
老北京“贴伏贴”的讲究,是什么道理?
看到这么多人涌向广安门医院贴“伏贴”,好多人露出不解的神情,生怕自己落后于“时尚”!殊不知,“贴伏贴”是中医传统疗法,它践行的是“冬病夏治”的理论。“伏贴”(三伏贴)的实践,​​在特定条 ...
分类:    2025-7-25 14:40
老北京胡同里的夏日“食谱”
老北京胡同里的夏日“食谱”
题图摄影:贾勇老北京的夏天,琢磨“吃”是件伤脑筋的事。暑气蒸腾,谁都懒得下厨房做饭,但是胡同里的人家却自有一套清凉的“食疗”方案——从叫卖声到舌尖味,一箸一勺都是皇城根儿下的消暑智慧。大清早:奔着冰镇 ...
分类:    2025-7-25 14:39
北京历史上的攒筲业
北京历史上的攒筲业
北京攒筲业:被时代冲走的木桶记忆在清末光绪年间,繁华的通州南门内有一家名声很大的田家筲铺。这是一家前店后厂式的木匠作坊,专门制作修理各种水筲、醋筲。这一行业,旧时被称作攒筲业。当年在通州南门附近,只要 ...
分类:    2025-7-23 19:57
浅谈老北京小吃“萨其玛”
浅谈老北京小吃“萨其玛”
从民间饽饽到宫廷甜点,它如何“驯服”老北京的胃?有些人总是调侃,“北京是美食的荒漠”,我有些不置可否。但即使在“荒漠”中,我想也是能捕捉到一线生机的吧。“老北京小吃”就是“荒漠”中的那一抹绚烂的颜色, ...
分类:    2025-7-17 19:31

相关分类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6 04:15 , Processed in 0.093129 second(s), 8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