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订阅

民俗

密云三烧
  “密云三烧”是密云地区曾红极一时的传统美食,据《密云县志》记载,清代及民国期间,密云县城吴家烧饼铺的烧饼,“四海居”的烧肉与“聚源号”、“天聚号”、“汇聚号”三家酒烧锅生产的红高粱烧酒,合称“密云三烧 ...
分类:    2015-11-6 09:49
“都一处”匾额与众不同
“都一处”匾额与众不同
  位于前门大街的京城老字号“都一处”烧麦馆的来历颇具传奇色彩,故事不少,今儿个单说这匾额的事儿。  “都一处”有两块匾额,一块置于店堂之内,坐北朝南,呈椭圆形,黑底儿金字,正楷,上下左右各有一个点金 ...
分类:    2015-11-6 09:44
景泰蓝:宫内开花宫外香
景泰蓝:宫内开花宫外香
《荷梦》《南湖胜境》《九桃纹天球瓶》《兵马战车》中国景泰蓝艺术博物馆展出的清朝宫廷珐琅作生产场景模型  “宝瓶如花放光彩,全凭巧手把花栽。不受水浸石磨苦,哪能留得春常在。”此诗赞美的是“燕京四绝”之一 ...
分类:    2015-11-5 16:03
中国珠算发明于何时
中国珠算发明于何时
  山东沂南汉墓出土的壁画(局部),中间跪者手中捧着算盘。  元代的《乾坤一担图》中货郎担上有一把算盘  《清明上河图》里的宋代算盘 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 ...
分类:    2014-1-20 15:04
慈禧的御用汽车并非奔驰牌
慈禧的御用汽车并非奔驰牌
  中国最早进口的美国“奥斯莫比尔”牌汽车  轿车脚踏板上的英文“DURYEA” 袁世凯送给慈禧太后的美国“图利亚”牌汽车  本文作者正在考察慈禧的御用轿车 北京颐和园德和园现存一辆当年袁世凯献给慈禧太后的 ...
分类:    2014-1-20 14:53
千叟宴为何被称为“敬老宴”
千叟宴为何被称为“敬老宴”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封建王朝中,为后世或津津乐道或口诛笔伐的“千叟宴”当属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敬老活动。清康熙和乾隆皇帝曾先后各两次邀请全国各地的数千位老寿星来京师共赴御宴。而且,根据 ...
分类:    2014-1-20 14:17
重阳节为何被定为敬老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的习俗有登高远眺、赏菊花、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因此,重阳节也叫“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1989年,我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 ...
分类:    2014-1-20 14:16
中国古代怎么过中秋节
中秋节,是现代最隆重的法定节日之一。中国人到底是从何时开始过中秋节的?比较可信的说法是,此节俗与上古时期八月祈祀活动有直接关系,远古时的八月已有以酬农神、祭地母和祛灾驱疫为主题的庆典。 唐代女性中秋“ ...
分类:    2014-1-20 14:03
“六月六”象来啦
农历六月初六,在元明清时期的北京城,这个日子是“洗象节”。每年的这一天,看大象洗浴曾是北京人的一大乐事。“象来啦!”“象来啦!”还是北京象来街这一地名的由来。自古以来,大象就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古人 ...
分类:    2014-1-17 10:45
端午节有哪几出“应节戏”
早年逢节日,戏班多上演应节戏。上世纪四十年代富连成社首先推出《斩五毒》,亦名《五判官》。剧由武行扮演蛇、蝎、蜈蚣、疥蛤、蜘蛛舞毕,上五名钟馗均持宝剑“跳判”,然后将五毒斩除赐福。 记得当年富连成社演出 ...
分类:    2014-1-17 10:10
摸石猴 摸铜特 摸门钉……
摸石猴 摸铜特 摸门钉……
老北京过年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除了走亲访友、贺岁拜年、逛庙会,还有到白云观摸石猴、去东岳庙摸铜特、到正阳门摸门钉等等。 白云观到底有几只石猴? 过年到白云观摸石猴的习俗,据说是从明代流传下来的。 ...
分类:    2014-1-16 13:00
中国古代的过年食俗
中国古代的过年食俗
  魏晋人烫鸡剥毛图  (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临摹)  清代年画  《合家欢》 今天是农历癸巳蛇年的第一天,也就是俗话说的“大年初一”。在中国古代,无论生活富庶还是物质匮乏的时候,对于过年时的“吃”都 ...
分类:    2014-1-16 12:58
京城的湘菜馆
老舍小说中也有描写饭馆的场景,其中惟妙惟肖地体现了老北京人的饮食风俗。譬如,《老张的哲学》里写几个主人公吃涮羊肉,另外一些小说则是写吃鲁菜。唯有《四世同堂》一书,写反面角色冠晓荷拉瑞丰去吃四川饭馆,而 ...
分类:    2013-12-27 12:59
胡同老礼儿
从一降生,就在老北京城的胡同里生活——“在护城河边,玩耍”。 听人们常说:这北京的四九城是一座古典建筑的博物馆,仔细琢磨,这话不假。您瞧,那古老的紫禁城依旧彪炳着天潢贵胄般的尊贵,连那北海的白塔金顶也 ...
分类:    2013-12-27 12:50
东兴楼与同和居
老北京菜肴的正宗是鲁菜。民国前的旧京,遍布四九城的大小饭庄饭馆的主厨向来由山东人掌灶,开饭馆经营的老板也大都是山东人。譬如,著名的八大居、八大楼都是鲁菜馆,它们几乎将京城的繁华地段占尽。而京城中,除了 ...
分类:    2013-12-27 12:13
旧京消暑老物件
老北京人过伏天,从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得要适应气候现象。在没有电风扇、冰箱、空调等现代化优越条件的年代,每逢夏季,人们不但要忍耐高温,还得预防毒虫叮咬带来的危害。这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只能选择一些既省钱 ...
分类:    2013-12-27 11:32
京城小吃冰碗与冰盘
切片的鲜藕,去皮的核桃仁及杏仁,去芯的鲜莲蓬子,鲜菱角、鲜老鸡头(芡实),加清水蒸五分钟蒸熟。荷叶洗净撕成小片,用开水稍烫后再用凉水浸凉,垫在碗底,将各色鲜果置之荷叶上,在碗底垫上天然冰的小碎块,浇上 ...
分类:    2013-12-27 11:31
老北京鸟虫俗名趣谈
老北京话带儿音,在清代称为“京片儿”或“官话”,在清代以前的明代官话应是安徽语音,又如宋代官话是河南语音,皆与皇帝的籍贯有关系。但北京又是五朝古都,语言融合了契丹、女真、蒙、满等民族的语言(如蒙语“胡 ...
分类:    2013-12-27 11:22
京郊名枣知多少
俗话说:“七月十五枣儿红圈儿,八月十五枣儿落竿儿”。时近金秋,又是大红枣儿缀满枝头的时节。 说起这京郊的枣儿,一是种植历史悠久,有些品种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如白枣、酸枣、无核枣及葫芦枣等,元代的《打枣 ...
分类:    2013-12-27 10:36
京剧里的贺岁“四大天龙”
1997年年初,导演冯小刚用一部《甲方乙方》成功打造了国内电影“贺岁档”的概念。京剧也有自己的贺岁片,历史悠久得多,上百年沉淀下来,几乎已成定例,辞旧迎新之际,总要演那么几出过年大戏。前辈总结过四个字:“ ...
分类:    2013-12-27 09:28
过年为什么要守岁
春节俗称过大年,据说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即一年农事完毕答谢神恩的仪式,同时含有祝贺丰收的意思。《谷梁传·桓公三年》记载:“五谷皆熟,为有年也。”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年”字,都含有果实成熟、谷穗丰收的形态 ...
分类:    2013-2-6 17:48
门神所画的人像都有哪些人物
` 过年贴窗花、贴福字、贴门神等,是古已有之的春节习俗。关于门神,甚至还有一首童谣流传至今:“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忙逃跑。”春节时,人们贴春联迎“福”的同时,为何还要 ...
分类:    2013-2-6 17:47
除夕之夜撞钟祈福始于何时
如今,撞钟祈福已成为人们过年习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可是,古籍中似乎并无除夕之夜撞钟祈福的记载。那么,除夕之夜撞钟祈福始于何时? 辞旧迎新撞钟祈福,是人们现在过年时不可或缺的一种民俗。它源于上个世纪五六 ...
分类:    2013-2-6 17:45
打败仗为什么叫“败北”?
“败北”在古代常常被人们作为打败仗的代称,也引申为做事不成功,竞争或竞选失败。那么,“败北”一词究竟何义?是战败后往北逃跑吗?为什么不能称为“败东”、“败西”或“败南”呢? 古代称战败为“败北”,是因 ...
分类:    2013-2-6 17:41
“台阶下”怎么成了皇帝的尊称
“陛下”的本意是“台阶之下”,可是——
分类:    2013-2-6 17:39
中国古代冬日的食肉之风
农历腊月初九,节气“大寒”,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在古代,腊月一到,人们便着手准备过年的肉食品了。民间至今仍喜食的“腊肉”,便是在这个月里开始制作的。在古代,冬天最受欢迎的食物是肉食,但不同的朝代吃 ...
分类:    2013-2-6 17:34
北京话有哪些禁忌
北京人老礼儿多,北京话也有许多禁忌。正所谓不能“哪壶不开提哪壶,” “当着矬人不说短话”。 北京是礼仪之地,北京人最忌脏字,常用的骂人话大多为“混蛋”、“笨蛋”等。《清稗类钞》云:“京城人忌言龟、兔二字 ...
分类:    2013-2-6 17:22
北京话有哪些道道儿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京在历史上,由于长期处于中原与北方民族的交汇处,所以融合了众多民族的文化、习俗和语言,进而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北京话。然而,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发展,北京人口更新的加快,正儿八经 ...
分类:    2013-2-6 16:35
清代大雪不上朝
古代的路况较差,道路大多崎岖不平,有雪时路滑,雪化后泥泞,相当难走。为此,清代朝廷制定了一些“交通规则”,尽可能减少雪灾期间的交通事故。《大清律例》规定:因为天气关系骑马撞伤人的,赔偿医药费,还得把坐 ...
分类:    2013-2-6 16:31
做买卖为何称为做“生意”?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生意”二字的解释有两条,一是“富有生命力的气象”;二是“指商业经营”或“指职业”。 其实,“生意”一词本是指生物有生命,即具有生机之意。而把做买卖称为“做生意”,最早见于南朝刘宋 ...
分类:    2013-2-6 16:26

相关分类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5 03:01 , Processed in 1.113189 second(s), 3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