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订阅

曾经

“80后”的黄金时代
“80后”的黄金时代
我依稀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堂书法课上,那位满面刀刻皱纹的老教师感慨万千地对我们说:“你们80后这代人真幸福啊,你们赶上好时候了,你们赶上好年代啦!”直到成年之后,我才渐渐明白老教师话中的意味深长;直到 ...
2024-6-11 20:40
话说当年“电蛐蛐”和“大哥大”
话说当年“电蛐蛐”和“大哥大”
“电蛐蛐儿”的烦恼三四十岁往上的人,也许还记得当年北京人出门,裤腰带上别着的BB机的场面,跟当时满大街跑的黄色“面的”(出租车)一样,这都是1990年代初京城街头的一景儿。BB机的学名叫寻呼机,但什么新鲜玩意 ...
2024-6-5 18:36
“都之始”——金中都?辽南京?
“都之始”——金中都?辽南京?
在北京的“都之始”讨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金中都一说。其说认为:“贞元元年即1153年,金主完颜亮迁都燕京,并将其改称中都,由此拉开了北京作为都城的历史。”于是在2003年9月,举行了隆重纪念北京建都850周年的活 ...
2024-6-2 10:49
40年前的“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活动,邓小平、习仲勋同志欣然题词
40年前的“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活动,邓小平、习仲勋同志欣然题词
“不到长城非好汉。” 40年前,如果你登上著名的八达岭长城,看到的不只是它雄伟壮丽的一面。由于风侵雨蚀、年久失修,看似坚固的长城大部分墙体和墙基坍塌开裂、地面残破不堪。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曾分期拨巨款为长 ...
2024-5-29 13:36
民国北京的双面叙事
作为民国北京两处重要的城市空间与商品交易场所,王府井大街与天桥地区代表不同的商业形态,同时也是城市风貌与社会生活的典型展示。不同的空间内部,分布着类型不同、等级不同的商品经营者以及面目不同、阶层不同的 ...
2024-5-27 14:17
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托孤
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托孤
我在十多年前第一次看《回到明朝当王爷》,到了现在仍然对一个剧情印象特别深刻,那是弘治皇帝临终前对太子朱厚照说,杨凌是东宫旧臣,皇儿登基后有拥立之功,难道今日还要送他一个托孤之臣不成?皇家托孤,这是古代 ...
2024-5-15 12:29
无问西东:林徽因与伦敦艺展的海报设计
无问西东:林徽因与伦敦艺展的海报设计
1935年11月至1936年3月,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The Royal Academy of Arts)举办的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 (The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乃至世界现代艺术史上的重大事件。伯灵顿府 ...
2024-5-13 13:12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历史根脉及实践逻辑
文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过去探索和创造文化成果的过程,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生存和发展的深层指引。历经数千年积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且不断发展壮大的根基。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考 ...
2024-5-13 13:08
8代人修了半个北京城,“样式雷”给今天留下什么
8代人修了半个北京城,“样式雷”给今天留下什么
一家“样式雷”,半部古建史江西省永修县,古称艾地,地处江西北部、鄱阳湖西岸。在永修县梅棠镇,一处修旧如旧的古民居,走出过一个传奇家族。一家“样式雷”,半部古建史。“样式雷”是对清代雷氏建筑世家的誉称。 ...
2024-5-10 12:57
查档查到“首都剧场”批准函 忆起与“北京人艺”之缘
查档查到“首都剧场”批准函 忆起与“北京人艺”之缘
值此“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下简称“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之际,令我不禁想起了前些年在“北京档案馆”查档时发现的一件“关于‘首都剧场’建立”的“档案史料”——“档号011-002-00044/48-56页北京人民艺术剧 ...
2024-5-9 08:35
南线阁街 辽南京遗址
南线阁街 辽南京遗址
南线阁街北起广安门内大街,南至枣林前街,是一条与牛街平行的南北向街道。南线阁北口的东南角有一堂两柱一间的大理石牌楼,镶在基座两侧的石碑提示,这里是“辽燕角楼故址”,南线阁名字的由来就与“燕角楼”有关。 ...
2024-5-4 14:45
邓友梅“漫说北京”
邓友梅“漫说北京”
前些天,有位好友想重建天桥,要借我保存的几张旧北京照片作参考。照片放的年头太多,泛黄了,但还清楚。一张是前门箭楼旁边一个戴毡帽穿大棉袄的壮年人,拉着一串骆驼,漫天风沙,几堆残雪;另一张是故宫东华门外停 ...
2024-5-2 11:53
京城文化馆寻迹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多地的文化馆因开办“夜校”而受到年轻人追捧,令这种传统公共文化设施重回人们的视野。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北京的各级文化馆一直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场所,有过蓬勃发展的辉煌,也有过在市场经济 ...
2024-4-10 12:54
父母的影子
父母的影子
图片辛安里胡同西口图片​1992年12月父母于鼓楼前辛安里20号家中说到父母,不管你喜不喜欢他们,他们都是你的父母,你的身体流淌着他们的血液,每一个人的出生都可以说是父母的天作之合,还可以说是一个家族 ...
2024-4-4 12:49
解放北平的那些日子
解放北平的那些日子
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宣传队的军乐队与戏剧队进入北平,宣传北平和平解放的方针政策。资料图片北平和平解放75个年头儿了,然而那些日子记忆犹新。难忘当年时世的动荡、百姓的困苦,难忘解放军入城 ...
2024-3-23 21:48
老北京时期的大学生活和毕业出路
老北京时期的大学生活和毕业出路
民国时期的女大学生 老北京年间,不像我们今天有统一高考,科举制废除之后建立的各大学是分开招生的,各个学校命题、招生侧重点也不一样,没有教育部统一考试这一说。报考哪个学校,首先要交报名费,然后是领表, ...
2024-3-19 19:57
古书钩沉,追忆北京旧书店往事
古书钩沉,追忆北京旧书店往事
北京隆福寺蟾宫电影院南边有一个中国书店。在它旁边有一溜旧书店。1957年我发现了这块宝地,每次我来到这里就像游泳者扑进了海洋。一直读到眼睛花了、脑子迷糊了,望窗外路灯都亮了,竟不知今夕何夕!在那片书海中有 ...
2024-3-11 13:54
万恶的旧社会?15张1944年照片,这就是真实的“旧社会”
万恶的旧社会?15张1944年照片,这就是真实的“旧社会”
“旧社会”治安很乱,到处都是黑恶势力,上面这张老照片中写着“除暴安良”什么是“旧社会”?毫无疑问,就是指“新社会”之前的历史阶段,新旧的交界线为49年。提起“旧社会”,便会脱口而出“万恶的旧社会”!从18 ...
2024-2-17 08:29
最早的水塔
最早的水塔
北京首创自来水之议,始于清光绪三十四年三月十八日,(1909年4月9日)。当时的农工商部大臣杨士琦等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上奏折,内称:“京师自来水一事,于卫生,消防关系最重要,迭经商民在臣部禀请承办,为京师地 ...
2024-1-30 11:58
“战犯楼”、资本楼...当年住北京这片儿的都不一般!
“战犯楼”、资本楼...当年住北京这片儿的都不一般!
“战犯楼”、资本楼...当年住北京这片儿的都不一般!地坛聊起和平里,它在咱北京的“资格”可太老了,能追溯到建国之初。和平里京城最早的居民区和平里社区,是为纪念1952年在北京召开的“亚太和平会议”而命名,区 ...
2024-1-23 15:05
1931-1937年国府对日作战准备情况究竟如何
1931-1937年国府对日作战准备情况究竟如何
由于国府抗战后不停的洗地,直到今天,也有不少人把1931-1937年划定为“国府抗战准备时期”,那么这6年里国府的对日作战准备究竟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们是怎么摸鱼的。1937年2月,时任国府军政部次长的陈诚 ...
2024-1-21 13:38
1933年冬天北京老照片
1933年冬天北京老照片
1933年冬天北京老照片,本组照片由伊莲娜·贺伯诺摄。伊莲娜·贺伯诺(Helene Hoppenot,1894-1990),法国人,喜歌唱,原姓德古拉赫(Delacour),1917年与法国外交官亨利·贺伯诺(Henri Hoppenot,1891-1977)结婚,改 ...
2023-12-31 12:44
秘境清幽·八大水院
秘境清幽·八大水院
探访北京的大金遗迹摄影:老马记得有一日,飞驰“三峰”的若水说“马哥,咱们把八大水院走一遍吧。”当时有点懵,“八大水院?都有哪儿?”赶紧回家翻书。“世间所传金章宗在西山修建的八处行宫,亦称“八大水院”或 ...
2023-12-21 14:12
北平艺专,中国第一所美院的校园和课堂
北平艺专,中国第一所美院的校园和课堂
“学校大门是木架结构,上覆青藤,校园内绿茵满地,花香扑鼻,喷泉、花圃、奇石、异葩点缀校舍楼房之间,整个校园显得格外素雅、清静,像一座艺术宫殿。”这是著名水彩画家李剑晨对母校——国立北平艺专京畿道校址— ...
2023-12-12 19:35
由古人计时方法聊到老北京“午炮台”
由古人计时方法聊到老北京“午炮台”
日晷只能计时不能“报时” 明朝的万历二十八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中国传教时,将钟表带进中国。那么,在没有钟表的岁月中,我们的祖先通过什么计时呢?古人是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吃饭呢? 古人把一天分为12 ...
2023-12-4 20:42
回忆儿时老北京的雨雪和风沙
回忆儿时老北京的雨雪和风沙
回望自己的经历,一晃间,九十多年过去了,人的一生最多也就百八十年吧! 眼见得北京从北平变到北京,又从北京变到北平,再从北平变到北京,这以后北京的变化可就很大了。北京从一座皇宫、王府和到处低矮陈旧民居 ...
2023-11-24 10:26
北京两所消失的大学的前身
北京两所消失的大学的前身
昨天的文章《中国消失的9所名校》中,提到了北京有两所大学在1952年的时候寿终正寝了,今天来说说它们的所在地。燕京大学就是今天的北大,它的前身是《北京条约》之后美国和英国在北京建立的教会大学,原址就在今天 ...
2023-11-16 13:11
“制度如汴”金中都
“制度如汴”金中都
贞元元年(1153),金朝第四位皇帝完颜亮正式迁都燕京,并改燕京为中都,拉开了北京八百余年古都历史的序幕。金中都的建筑格局和宫室制度都仿效北宋都城汴京,布局方正、宫阙壮丽,一派皇家气象。完颜亮迁都燕京女真 ...
2023-11-15 14:12
铛铛车:北京街头现代公交“第一车”
铛铛车:北京街头现代公交“第一车”
漫步于北京前门步行街的游人们,总会被一阵阵清脆悦耳的“铛铛”声吸引,发出这个声音的物体便是老北京人口中的“铛铛车”。铛铛车学名为“有轨电车”,因其行驶于轨道之上,且动力来源于电而得其名。一百年前当有轨 ...
2023-11-14 16:41
开往童年的无轨电车
开往童年的无轨电车
北京历史最悠久的公共交通工具一聊起咱北京的公交“大无轨”,相信可以唤起不少小伙伴儿的儿时记忆。电车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公共交通工具,从1921年电车公司成立至今,已历经了百年风雨,电车搭载着各个时代北京市民 ...
2023-11-14 16:35

相关分类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6-23 23:48 , Processed in 1.091759 second(s), 2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