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订阅

民俗

看!那些失传的老手艺
看!那些失传的老手艺
织地毯、打银器、切串珠、搓麻绳……这些今人听起来十分遥远的手艺,曾是北京人生活中常见的工艺,在机器进入之前,北京匠人用他们的精工细作,成就了一个独特的北京手工业。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到来,这些需要细致打 ...
分类:    2021-11-26 09:26
"打死勿论!"每个名角背后都有一段心酸的科班岁月
"打死勿论!"每个名角背后都有一段心酸的科班岁月
中华戏校的学生们正在排戏。爱伦·凯特琳摄于20世纪30年代富连成社旧址,位于虎坊桥东路北,最早是纪晓岚故居。京剧《失印救火》剧照,图右白槐的扮演者是富连成科班的校长叶春善,图中金祥瑞的扮演者萧长华是富连成 ...
分类:    2021-11-24 15:28
阿东照相馆往事
阿东照相馆往事
北京阿东照相馆内景,老板娘背后的照片墙看上去非常现代。哈同夫妇在家里的合影。室内西式的装潢与中式的门窗相得益彰,可见他们在北京的生活相当讲究,阿东照相馆的生意想必也很兴隆。有关阿东照相馆老板哈同夫妇的 ...
分类:    2021-11-24 14:39
千古荣枯泡影里
千古荣枯泡影里
▲皮影的四肢和头部分别雕刻,用线联缀而成。表演时,一个皮影要用五根竹棍操纵,艺人手指灵活,常常玩得观众眼花缭乱。不仅手上功夫绝妙高超,嘴上还要说、念、打、唱,脚下还要制动锣鼓。图为一个皮影艺人在白色幕 ...
分类:    2021-11-24 09:25
老北京的招幌
老北京的招幌
民国时期的大栅栏店铺林立,招幌纷飞。图中有两个商店,左边为经营茶叶生意的源龙茶庄,右边为蜡烛店。一家名为东凌云芳的香店。门前竖的幌子上写道:“京都东凌云芳处造诸山各顶进贡名香。”永安堂药店。门前挂着两 ...
分类:    2021-11-23 13:52
六月六,洗象忙
六月六,洗象忙
内府彩绘本《卤簿图》中的宝象。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拍摄的宣武门城楼。每年“六月六”这天,大象便排着队从宣武门西侧城墙根儿一路走来,到护城河里洗澡。清代象房。清代宫廷画家丁观鹏创作的《弘历洗象图》。画中坐者 ...
分类:    2021-11-23 12:14
样板戏
不能不说“样板戏”是最深入人心的八部京剧,也是新中国成立来以来全民参与的第一批剧种。谁说不是呢,从脚本到配乐再到全国选拔演员,精细到了A角B角C角,连龙套演员都是如此。加上中央领袖同志直接亲自抓全国文艺 ...
分类:    2021-11-16 12:44
高茉儿与高末儿
高茉儿与高末儿
高茉儿老北京人的最爱,咱老北京人喝高茉儿己经喝了一二百年不止了,从清末民初到现在,当初慈禧太后老佛爷最喜欢喝茉莉花茶,把茉莉花订为国花了,过去茶馆儿,饭庄,澡堂儿的都是对跑堂儿的说给我泡壶高茉儿,什么 ...
分类:    2021-11-5 10:48
老北京吃食《打卤面》
老北京吃食《打卤面》
说到打卤面,所有的老北京人都记忆犹新,都爱吃这口只有家里的长辈过生日的时候才打这个卤来吃这碗长寿面。老北京吃食巜打卤面》 主料,手工抻面。或者手擀面。 五花肉一块。大虾仁。松蘑,黄花木耳。鹿角菜。鸡蛋。 ...
分类:    2021-11-5 10:39
老北京的厨行
端着烫热的二两小酒,掰半拉花生仁,品尝着美酒和花生米的余香,谈论着老北京的三百六十行,其乐无穷,其中可资谈助的莫属厨行,按其分类及其服务惯例而言,则应属全国第一,其等级分类极为严格,老北京人一看就门儿 ...
分类:    2021-8-20 12:02
东四南大街清代风格五开间店铺遗存,疑似清末合芳楼饽饽铺
东四南大街清代风格五开间店铺遗存,疑似清末合芳楼饽饽铺
最近,东四南大街风貌治理过程中,发现东四南大街108号一个五开间门面现代装饰门头之下,还保留了非常多的清代商业建筑的历史遗存,经笔者个人和一些文史爱好者朋友判断探讨,一致认为这里是清末北京城最著名的饽饽 ...
分类:    2021-4-15 13:44
白嘴儿吆喝也过年
没机会闻识老北京走街串巷那些勾魂儿的吆喝声,一直都让我觉着遗憾。有精明者整理那些吆喝登台表演,自封啥京城叫卖大王叫卖小王的,我跟他们抬过杠,大王、小王是啥?扑克牌里的大、小混子,规则松,啥都可以替代, ...
分类:    2021-4-5 09:47
熏蚊子
熏蚊子
我的童年时期居住在杂院的平房里。那时北京四合院无论大小,每座院里都居住着很多户人家,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杂院儿”,院子就成了休闲的地方,特别是到了炎热的夏季,没有空调,天一擦黑儿,人们便拿着小板凳、马扎 ...
分类:    2020-4-16 09:33
东兴顺 爆肚张创办135周年纪念活动日前举行
东兴顺 爆肚张创办135周年纪念活动日前举行
东兴顺 爆肚张创办135周年纪念活动日前举行
分类:    2018-11-24 18:35
“二月二”剪头,打哪儿论?
“二月二”剪头,打哪儿论?
今天农历二月初二。“二月二”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在农业社会里,人们庆祝“龙抬头”是为了敬龙祈雨,求老天爷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相传“二月二”还 ...
分类:    2016-3-15 10:05
尚小云和”穆柯寨”
京剧《穆柯寨》是一出脍炙人口的戏,讲的是“三关元帅杨延昭即杨六郎欲破天门阵,邀请五哥即杨五郎出山协助,杨五郎提出只有得到穆柯寨所藏的降龙木做自己兵器的木柄,于是杨六郎命大将焦赞,孟良去穆柯寨获取降龙木 ...
分类:    2016-2-5 16:13
历慧良和“大地餐厅”
老北京的西单有一家西餐厅,名叫大地餐厅,它地处西单路口,紧邻著名的长安大戏院,是一家俄式西餐厅。著名戏剧家徐城北先生曾经在其所著的“京城杂吃”一书中,多次提及它。据我所知,一些京剧名伶的确和这家大地餐 ...
分类:    2016-2-5 16:12
食不厌精的梅兰芳
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在其所著的《舞台艺术四十年》一书中,曾经谈到自己当初在北京著名的鲁菜餐馆‘泰华楼’吃饭的故事,梅兰芳曾经问道那道最普通的‘小碗烩饼’怎么会那么好吃-因为每次到泰华楼吃饭,梅先生总是要 ...
分类:    2016-2-5 16:11
袁世海和烤肉宛
著名京剧大师大花脸袁世海先生也是一位美食家。上世纪五十年代,袁世海在中国京剧院工作,他是李少春先生合作的伙伴,袁世海和烤肉宛的老板是好朋友,此时烤肉宛的老东家已经过世,由少东家当掌柜的,少东家是个京剧 ...
分类:    2016-2-5 16:10
“南宛北季”烤肉文武吃
说道烤肉的根源则源于元初间,当初蒙古大军东征西讨,是一只铁军;蒙古人是游牧民族,忽必烈大帝率军征战时,叫军队厨师为大军预备军粮时,就发明了炊饼干粮就烤肉-不但节省时间,而且可随军携带,是一种非常好的吃 ...
分类:    2016-2-5 16:09
鸣春社和烤馒头
同和居的烤馒头也是一绝,到同和居吃饭的食客都要点这个烤馒头,其实这烤馒头的做法并不神秘,关键是用料和火候。同和居是山东馆,因此这做馒头的面粉必须是出自山东的精小麦磨出的面粉,而和面时,要用纯净水,而发 ...
分类:    2016-2-5 16:08
同和居的三不沾
同和居也是老北京著名的大饭庄之一,同和居始建于1822年,据说原先是请室的一位贵族,闲着没事,想在宫外为自己找一个能够吃喝玩乐的所在,于是邀请几个朋友,决定在西四大街附近开设一家小饭馆,就这样开始了同和居 ...
分类:    2016-2-5 16:07
致美斋的一鱼四做
老北京的致美斋饭馆是北京最早的大饭馆之一,始建于明末清初的嘉庆年间,是一家姑苏风味的大饭馆,特别是在请乾隆年间,御赐宫内御厨景启加盟,致美斋成了御厨名饭庄,致美斋地处前门煤市街,于是京城的王公贵胄,富 ...
分类:    2016-2-5 16:06
见证历史的东兴楼
除了大饭庄之外,老北京还有一些名饭馆,饭馆是比大饭庄第一档的吃饭所在,北京的饭馆又可细分为大中小型三类。大饭馆的房屋设施,餐桌餐椅摆设也比较讲究,菜肴也比较丰富,山珍海味也比较多,一般食客以中高等人士 ...
分类:    2016-2-5 16:05
气派大的大饭庄子
老北京的大饭庄子的名称都毫无例外叫做某某堂,大多位于东四,东单,西单,鼓楼,前门外等繁华的商业区,其服务对象主要是王公贵胄,达官贵人,富商豪绅等人,这些人家要办红白喜事时,就要由大饭庄子来承办满汉全席 ...
分类:    2016-2-5 16:04
吃在老北京-序
老北京是一个拥有几十万人口的大城市,又是历代王朝的首都,王公贵胄,官僚政客云集,商贾富人集聚的地方,这些人钱财很多,又都有口腹之欲,于是好吃好喝也就成了老北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老北京人爱吃,会吃 ...
分类:    2016-2-5 16:01
老北京的茶馆文化:海丰轩棋茶馆
茶馆文化是老北京的京味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老舍先生所著的名剧《茶馆》脍炙人口,久演不衰,是北京茶馆文化的缩影。根据历史资料,早在元朝初期,老北京城内就有了一些茶馆出现。而文学史学家,更提出早在唐宋朝代 ...
分类:    2016-2-5 15:52
老北京的艺术考试趣谈
论文摘要:近年来,北京的艺术院校的招生考试,已经成为了北京文化的一个景致。本文从文化历史研究的角度对于老北京最早的艺术考试进行回顾;以及这种艺术考试对于老北京文化发展的贡献作个简介。关键字:艺术院校招 ...
分类:    2016-2-5 15:51
老北京人吃早点
说起老北京人吃早点,可谓“老奶奶的烟袋锅“-有年头了。老北京的一般普通家庭,早餐很少自己做,大多是从外面买回来吃或者到外面的饽饽铺或街头巷角的小吃摊去吃。北京的饽饽铺是满人进京的产物。老北京的饽饽铺, ...
分类:    2016-2-5 15:46
老北京的烤白薯
番薯的引进和人人爱吃烤白薯。 番薯为一种植物的学名(lpomoea batatas lam),别称甘薯,金署,红薯,白薯等,是一年生草木植物。其埋在地下部分呈圆形,或椭圆形和纺锤形的块根,生熟皆可食。是一种高产粮食作物。 ...
分类:    2016-2-5 15:44

相关分类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18 18:43 , Processed in 1.086582 second(s), 2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