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订阅

民俗

灯节儿京城红火一景 戏台上判官指引光明——城隍庙里烧“火判儿”
灯节儿京城红火一景 戏台上判官指引光明——城隍庙里烧“火判儿”
“ 火判儿”是北京一种古老的民俗,是北京人每逢灯节儿必看的玩意儿。我出生在1948年腊月,住在后门桥前海南沿。听父亲说,我2岁时曾抱着我看过一回“火判儿”。我那时还不记事哪!最近翻看《清国京城市景风俗图》, ...
分类:    2024-5-14 12:51
庙会繁华三百余年 匠作手艺享誉国际 —— 南城“年味儿”说花儿市 (春节特辑之三)
庙会繁华三百余年 匠作手艺享誉国际 —— 南城“年味儿”说花儿市 (春节特辑之三)
明朝的嘉靖皇帝,原本的意思是要围着北京城再修一圈儿外罗城,没承想财力不支,只修了前三门外一边,就没了银子。老北京人管永定门、右安门、左安门和广宁门(清道光年为避皇上“旻宁”名讳,改为广安门)、广渠门围 ...
分类:    2024-5-14 12:45
菜市口书春大战 翰林不敌草根儿——春联圣手“大字杨”
菜市口书春大战 翰林不敌草根儿——春联圣手“大字杨”
《春联门神图》选自《北京风俗图谱》祭灶王、贴门神、写春联是老北京春节前的家庭大事。尤其是贴春联,年三十吃不上饺子,也要换上一幅带着墨香的春联,贴上春联仿佛门户焕然一新了。郊外农家赶集花钱也要请春联。北 ...
分类:    2024-5-14 12:23
古都土著留余音 民族融合话方言 ——回回话儿
古都土著留余音 民族融合话方言 ——回回话儿
图注:北京牛街礼拜寺前(1918年)“回回话儿”是回族聚居区的一种语言现象,是伊斯兰教传播过程中,阿拉伯、波斯语与汉语结合的产物。回族特殊词汇有两类:一是阿拉伯、波斯语音译词汇,如“赛俩目”、“哈拉目”、 ...
分类:    2024-5-14 12:20
棚铺
棚铺
棚铺,俗称搭棚的,在北京曾经遍地都是。棚铺历史悠久,据现有的资料记载,清朝嘉庆年间北京的棚铺就已经作为一个行业,发展的很成熟了。这一行技艺高超,高超的地方在于无论搭多高的席棚,全部平地而起,立杉嵩架子 ...
分类:    2024-5-13 13:31
现代的江湖~气功大师到底是不是假的
现代的江湖~气功大师到底是不是假的
到现在,如何看待气功师,我也是迷茫的。但是,在江湖人刘老先生眼里,所谓的气功,都是假的,所谓腥的。大家应该知道,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气功是很流行的。那时候的我,正是半大小子,混不吝的年纪。亲眼看到过 ...
分类:    2024-5-13 13:26
老北京的会馆建设
会馆的雏形最早始于汉唐,当时出现在都城内的“郡国公邸”,是供进京朝觐的各地官员用的。明清时会馆的出现,与当时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有密切的关系。早在宋元时民间已有“状元店”,是专门接待举子的客 ...
分类:    2024-5-9 08:10
梨园大师的美食情怀——马连良
梨园大师的美食情怀——马连良
马连良是京剧四大须生之一,也是民国时期颇具盛名的美食家。马先生爱吃是出了名的,他本人是回族,对北京的清真菜更是情有独钟,西派清真菜里有一道“马连良鸭子”,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可见他的美食影响力之大, ...
分类:    2024-5-8 20:11
寻访钱庄票背后的“便宜坊”
寻访钱庄票背后的“便宜坊”
清朝中叶,随着社会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民间贸易货币流通量也与日俱增。繁忙的交易往来让奔波于各省的商人随身携带银两既不安全又不方便,过去那种起标运银的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此时以山西“日升昌”为代 ...
分类:    2024-5-7 13:03
现在的江湖~那时候,我离江湖最近
现在的江湖~那时候,我离江湖最近
想想这几十年,我离江湖最近的,就是一个姓刘的老先生,看麻衣相的,差点收我为徒。我那时候已经上初中了。父母由于工作的原因,双双出国在外,我一个人生活。家里就一个人,尤其是十二三的孩子,难免有郁闷的时候。 ...
分类:    2024-5-7 12:42
伶界趣事~前清没有夜戏
伶界趣事~前清没有夜戏
据说,在前清的时候,想夜戏的话,只能去堂会上看,至于戏园子,是禁止演出夜戏的。不要说夜戏了,就是白天演戏,戏园子要是光线昏暗一点,都不允许点灯。为这事,戏剧家齐如山先生曾经找巡城御史衙门问过,到底是什 ...
分类:    2024-5-7 12:40
骆驼
骆驼
骆驼,曾经是老北京的重要交通工具。北京城里的石灰,木材,煤炭等等,都是靠骆驼往城里头驮。一般用骆驼运东西,是从秋天开始的,到了冬天,就更忙了。一入秋,天刚蒙蒙亮,随着阵阵的驼铃声,一队队的骆驼就奔北京 ...
分类:    2024-5-7 12:38
砂锅居探真
砂锅居探真
砂锅居位于西四缸瓦市路东,原名和顺居,开业于乾隆六年(1741年)。究砂锅居之名,系因用一口直径约三四尺的大砂锅煮白肉。一些好事之人为了一睹为快,假以就餐为名,前来看个究竟。久之,“和顺居”被“砂锅居”所 ...
分类:    2024-5-6 20:09
民国轶闻 一
翠绿雪里红冬霁乍阴,云光凄白,二十年老梅,已绽新蕊,疏影横斜,蜗斋时来清气,而促织悲吟,哀转久绝,尤多逸响。世弟画家段履青来舍,共检故宫名画集,沦朱兰茶,焚天竺绿香,如入荆仝画室,黄筌院里,与古为邻, ...
分类:    2024-5-4 13:51
吃火锅
吃火锅
吃火锅不算什么,可是在老北京,吃火锅却有特殊的含义。一个是破产的代名词,叫吃火锅。另一个是付不起房租,寻房另住,也叫吃火锅。为什么破产叫吃火锅呢?过去的买卖家很多的法律法规不是很完备,经常的做法是赊账 ...
分类:    2024-5-4 09:41
老北京育儿习俗
老北京育儿习俗
清代满族学者西林觉罗氏西清在其所著《黑龙江外纪》一书中谈到满族人育儿的习俗,孩子发烧昏迷不醒,大人即认为孩子被“吓着了”,不知什么东西把孩子的“魂儿”吓走了。为了使孩子的魂儿返回体内,母亲在夜里敲物作 ...
分类:    2024-5-4 09:37
老北京串胡同叫卖的吃食
老北京串胡同叫卖的吃食
卖甑糕的(盛锡珊图) 早年北京内城旗人家日常街门紧闭,来人在门外叩门环,北京话称此为“叫门”。听见叫门声,问清后才开街门。这是老北京的生活习惯。有些卖食品的小贩一年四季串胡同儿,所售食品深受老北京欢 ...
分类:    2024-5-4 09:36
老北京育儿习俗
老北京育儿习俗
清代满族学者西林觉罗氏西清在其所著《黑龙江外纪》一书中谈到满族人育儿的习俗,孩子发烧昏迷不醒,大人即认为孩子被“吓着了”,不知什么东西把孩子的“魂儿”吓走了。为了使孩子的魂儿返回体内,母亲在夜里敲物作 ...
分类:    2024-5-3 11:39
一首传遍全国的老北京情歌
一首传遍全国的老北京情歌
中国的民间小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明、清两代达到高峰。作为帝王之都,人文荟萃之地,清代的北京已经成为全国小曲流传的中心。天南海北,全国各地的小曲不断传入京城,如《湖广调》《边关调》《山西五更》《洛阳 ...
分类:    2024-5-2 12:13
北京的水
北京的水
北京人喝的水全是井水。据清朝资料显示,当时北京城内有七百零一眼井,城外有五百五十七眼井,共计一千二百五十八口,供全城人饮用。但是这些井都不深,因此大多数是苦水井,苦而有碱性,不能入口。比苦水稍微好一点 ...
分类:    2024-5-2 12:09
润身女浴所
润身女浴所
润身女浴所是什么?其实就是女浴室。为什么写这个呢?因为这是北京的第一家女浴室。润身女浴所,1907年开在李铁拐斜街。是不是看着地址比较熟悉?对了,李铁拐斜街就是著名的八大胡同之一。它不止开在八大胡同里,而 ...
分类:    2024-5-2 12:05
现代的江湖~跑江湖的卖什么都能挣钱
现代的江湖~跑江湖的卖什么都能挣钱
大家都知道,自从解放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物资供应一直比较匮乏。这就又给了江湖人的可乘之机。他们又有了新的目标,卖糖精。那时候白糖供应紧张,而且卖的贵。有些人家,爱吃甜的,或者家里有孩子或者老人需要多吃一 ...
分类:    2024-5-2 11:59
“敢情”老北京吃喝也有“谱儿”
“敢情”老北京吃喝也有“谱儿”
 “敢情”老北京吃喝也有“谱儿”老北京吃喝的“谱儿”,现在很多北京人都不知道了!北京人睁眼头件事就是沏茶,喝完茶方吃早点。早点以豆浆油条烧饼包子为常品。也有出门至街头铺子摊儿,吃馄饨、豆腐脑儿、面茶、 ...
分类:    2024-5-2 11:56
北京的水
北京的水
北京人喝的水全是井水。据清朝资料显示,当时北京城内有七百零一眼井,城外有五百五十七眼井,共计一千二百五十八口,供全城人饮用。但是这些井都不深,因此大多数是苦水井,苦而有碱性,不能入口。比苦水稍微好一点 ...
分类:    2024-5-2 11:18
现代的江湖~跑江湖的卖什么都能挣钱
现代的江湖~跑江湖的卖什么都能挣钱
大家都知道,自从解放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物资供应一直比较匮乏。这就又给了江湖人的可乘之机。他们又有了新的目标,卖糖精。那时候白糖供应紧张,而且卖的贵。有些人家,爱吃甜的,或者家里有孩子或者老人需要多吃一 ...
分类:    2024-5-1 13:50
酱羊头发明人师徒的故事令人深思
酱羊头发明人师徒的故事令人深思
又到了深秋季节吃羊肉可谓是老北京人家家户户的首选了涮、烤、烧、酱……各家有各家的偏好说起酱羊肉,不得不提酱羊头这种吃法,这种吃法,是由一个叫董四巴的人发明的。而在董四巴发明出酱羊头之后,还有一个收徒的 ...
分类:    2024-4-29 12:34
您还记得当年东单这片儿的餐馆吗?
您还记得当年东单这片儿的餐馆吗?
小编语:我曾住在东单路口东南的“西裱褙胡同”,记忆最深的是胡同西口的担担面馆,面馆的字号我不知道,现在也不知道啊图片。但,那儿的生意火爆是众所周知的,屋里地方不大,客人都端着碗到门外来吃。我住那儿好几 ...
分类:    2024-4-23 13:38
古幡炫动的京西古村
古幡炫动的京西古村
千军台村位于门头沟大台街道西部,曾是京西商旅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古代这里设有千军把守,因而得名。村中有一项延续了四百多年的古老仪式——京西古幡会,从明万历二年(1574年)开始,至今依然保留着古老的程式和习 ...
分类:    2024-4-23 13:31
人间四月天,百年丁香诗韵
人间四月天,百年丁香诗韵
又到人间四月天,花红叶绿自成诗。在现实生活里、朋友圈中、全国各地、满满都是鸟语花香,花气袭人,大家都充满热情地走出熟悉的生活环境,奔赴向往期待了一年的春天。北京的古刹法源寺里,也迎来了满怀期望和愿景的 ...
分类:    2024-4-22 18:39
老北京的菊花锅子
老北京的菊花锅子
菊花锅子​菊花锅子,现在没人做了,至少目前在北京是吃不到了。在过去的老北京,菊花锅子应该也是一个小众食品。它虽然应时应节,但是它也只是为一些口味清淡的人准备的。当时的秋冬。吃烤肉,或者涮锅子、 ...
分类:    2024-4-19 06:38

相关分类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 21:48 , Processed in 1.087543 second(s), 2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