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订阅

历史

古代最早的“城里人”是什么人
古代最早的“城里人”是什么人
  禹贡九州山川之图 清代北京人生活图卷 “城镇化”近年来似乎成了一个热词。所谓“城镇化”,亦即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说白了就是“农村人”转为“城里人”的一个历史进程。中国作为世界上传统的农业大国 ...
分类:    2014-1-17 10:39
七七,让警钟长鸣
七七,让警钟长鸣
  南京中山陵 北京钟楼的大钟  山东沂南北寨汉代画像石《撞钟图》  △警世钟胸章  中国消防博物馆陈列的报警钟 编者按 关于警钟,《辞海》上的解释共有两条。一,报告意外事故的钟。用敲钟的次数或快或慢作 ...
分类:    2014-1-17 10:37
中国古代形形色色的“间谍”
中国古代形形色色的“间谍”
  古代原始“窃听器”听瓮  岳飞画像  先秦时期的虎形阴符  秦桧画像 间谍,在中外历史上一直是相当活跃的一个特殊群体。被称为我国古代第一部兵书的《六韬》中已出现“间谍”一词,其中的第三卷《龙韬》里 ...
分类:    2014-1-17 10:26
七大藏书阁今何在?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皇帝下诏编纂《四库全书》,并陆续为抄录的七部《四库全书》兴建了专门的庋藏之所“四库七阁”,七阁又分为北四阁和南三阁。这七座藏书阁都在何处? 紫禁城文渊阁 所在地点:北京故宫东 ...
分类:    2014-1-17 10:20
中国古代贪官面面观
官场腐败是当今的一个世界性问题,也是由来已久的历史问题。所谓贪官,亦即利用手中的“公权力”攫取私利。史学界曾认为,在贵族制被官僚制逐步取代而有了“官场”概念后,贪官便开始粉墨登场了。从中国古代来看,贪 ...
分类:    2014-1-17 10:19
200年前的“南府”不在景山
中央电视台第一套综合频道播出的8集电视纪录片《京剧》介绍了京剧的历史,但也存在一些瑕疵。在第一集中,就有几处叙述似存在问题,特此提出求证于方家。 其中最重要的一处是关于“南府”的位置。《京剧》一片说,20 ...
分类:    2014-1-17 10:15
“燕京小八景”之“东郊时雨”在哪儿
在老北京城,除了众所周知的由金章宗赐名、清乾隆帝御制碑文的著名的“燕京八景”外,还有多个版本的“八景”,如郊县八景、西涯(什刹海)八景、西山八景……而俗呼“小八景”、“外八景”的民间八景,是谓银锭观山 ...
分类:    2014-1-17 10:14
史籍中永定河有多少名称
北京园博会的举办,使昔日荒芜的永定河畔名园荟萃,花团似锦,秀丽的“园博园”成为京西一处风景别致的景观。永定河素有“北京的母亲河”之称。自古以来她是一条名称多变的河流,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名称,所以也是 ...
分类:    2014-1-17 10:14
关于古人“吃西瓜”有哪些新的考古发现
关于古人“吃西瓜”有哪些新的考古发现
  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唐代“三彩西瓜”  △中国最早的“西瓜图”(内蒙古敖汉旗羊山一号辽墓壁画)  中国最早的“西瓜图”描摹(内蒙古敖汉旗羊山一号辽墓壁画) 眼下,随着夏季的来临,西瓜已开始大量上市 ...
分类:    2014-1-17 10:13
北海的“小火车桥”在哪儿
北海的“小火车桥”在哪儿
在北海五龙亭浮翠亭的西侧,有六个方形水洞,水洞上面铺石为路,人来车往,并不引人注意。其实这几个涵洞非常有纪念意义,因为这就是清代为慈禧太后乘坐小火车入园铺架的铁路桥,这也是这条铁路留下的惟一遗迹,后人 ...
分类:    2014-1-17 10:09
古代的“学制”是怎样规定的
如今的大学大多学制四年,那么,古代的“学制”是怎样规定的?古代也有“积分制”吗?“旬考”、“岁考”、“毕业考”都有哪些要求? 所谓学制即学校的教育制度,涉及学校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等各 ...
分类:    2014-1-17 10:08
为啥称国子监为古代“大学”
为啥称国子监为古代“大学”
国子监位于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街,因为它是元、明、清三代的国家最高学府,故也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大学”,但这所“大学”应该算是“皇家学院”,在这里就读的学子不叫“大学生”,而是叫“监生”。 国子监始建于元 ...
分类:    2014-1-17 10:07
古代“高考”为何有百岁考生
古代“高考”为何有百岁考生
很多人将如今的高考比喻为古代的科举考试,其实,“高考”和“科考”可谓“差之一字,谬以千里”,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如今的高考,无非是考进“高等学府”继续深造,古代学子热衷于科举考试,尽管不乏胸怀大志之 ...
分类:    2014-1-17 10:05
古代有哪些皇帝食“不老药”中毒而亡
古代有哪些皇帝食“不老药”中毒而亡
  古代炼丹图  秦始皇嬴政画像 汉成帝刘骜画像  明世宗朱厚熜画像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曾留下过许多宫廷“投毒”谜案。其实,有不少中国封建帝王是属于“主动中毒”的——痴迷于服用灵丹妙药“不老药”。这些 ...
分类:    2014-1-16 14:31
地铁14号线(西段)站名的由来
地铁14号线(西段),主要服务于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会)。西起张郭庄,东至西局,长12.4公里,贯穿丰台区中北部,设有7座车站。这7座站名的由来,有哪些掌故? 西局站 因元代设有磨玉局而得名 西局站是1 ...
分类:    2014-1-16 14:27
古代宫廷“投毒案”的种种谜团
古代宫廷“投毒案”的种种谜团
  汉平帝刘衎画像  王莽画像  晋惠帝皇后贾南风画像  清德宗载湉画像  检测出砒霜的光绪皇帝遗物 投毒是古今最常见的谋杀手段,在古代宫廷谋杀案中最为典型。在中国历史上,许多皇帝被毒杀的真相,时至今 ...
分类:    2014-1-16 14:26
忽必烈的御汤池在哪儿
忽必烈的御汤池在哪儿
说到御汤池,人们自然会想到陕西临潼的华清池。由于骊山西绣峰下有温泉暴涌,长流不枯,自西周时,周幽王就曾借西绣峰姿和温泉之水,在山下构筑了宏伟的离宫。秦代的时候,秦始皇曾在这里修筑了“骊山汤”。唐代贞观 ...
分类:    2014-1-16 14:20
长安街到底有多长
长安街西延方案已确定,将从石景山的古城南路开始向西延伸6.4公里,最终抵达门头沟的三石路,由此使长安街成为名副其实的“百里长街”。 北京的长安街有“神州第一街”之美誉,已有600多年的悠久历史,也是世界上最 ...
分类:    2014-1-16 14:19
中国古人怎么做慈善
中国古人怎么做慈善
  清代兼有慈善功能的江宁会馆(位于安徽亳州)  等待救助的清末灾民(故宫博物院藏照片) 四川雅安芦山一场7.0级地震,使“慈善”的话题再度引发热议。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慈善”的传统,早在西周时期,周 ...
分类:    2014-1-16 14:18
历史上为什么会有“泥钱”
硬币一般是由金、银、铜、镍、锡、锌、锑、铝等金属材料制成的,但在一些特殊的历史时期,还出现过泥做的钱——这在货币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上海嘉定战国墓中出土过陶质冥币“郢爰” 春秋战国时期—— 上海嘉定战国 ...
分类:    2014-1-16 14:11
中国古代如何抗震救灾
中国古代如何抗震救灾
四川雅安发生7.0级大地震,使地震二字成为近来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眼。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古人早期称地震为“地动”,认为是一种“地不宁”即大地不安定的现象。遭遇“地不宁”后,古人是如何抗 ...
分类:    2014-1-16 14:10
中国古代“断错案”如何“追责”
在中国古代,如何防范“断错案”的出现?历代刑律中有哪些惩治“断错案”的追责措施? 古代如何防范审判出错? 先秦时期判罚不公 “其罪惟均” 罪过与犯人相同 案子都是由人来查、人来审的,客观上很难保证一点不错 ...
分类:    2014-1-16 14:04
古人应对公共疫情有哪些招数
瘟疫侵袭人们的健康,既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种挑战,也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种考验。连日来H7N9禽流感病毒的出现,使如何应对并控制公共疫情成为眼下人们最关注的热点。其实,瘟疫古已有之,早在殷商时期,中国已暴发过 ...
分类:    2014-1-16 14:00
民国第一任海军总司令萨镇冰的传奇人生
民国第一任海军总司令萨镇冰的传奇人生
  萨镇冰九十岁立马照  1909年,载洵、萨镇冰一行在欧美考察各国海军。  北洋水师中的萨镇冰 在清政府最早的海军学校福州船政学堂里,曾诞生过甲午时期一批大名鼎鼎的将领,如刘步蟾、林泰曾、邓世昌、林永生 ...
分类:    2014-1-16 13:59
中国古人如何踏青郊游
阳春三月,春风送暖,正是踏青郊游的好时节。自古至今,人们对于春日郊游可谓格外青睐。先秦时期,青年男女喜欢借郊游寻找浪漫爱情;魏晋时期,人们郊游注重“陶冶情操”;隋唐时期,人们郊游讲究“野餐”;宋代以后 ...
分类:    2014-1-16 13:56
中国古代解决“看病难”有哪些招数
生老病死是客观规律,患病就医自然必不可少。对于如何让老百姓看得起病,历朝历代都曾出台过很多“医改”办法,比如西汉时期汉平帝刘衎的“赐药”于民;北魏时期孝文帝元宏设立“别坊”提供免费就医;唐玄宗李隆基“ ...
分类:    2014-1-16 13:43
中国古代反腐的“非常”之举
反腐,是古今中外都备受关注的话题。在中国古代,各个朝代都强调反腐,“老虎、苍蝇一起打”,大贪小贪均不放过。古籍上记载的三大特例,堪称古代反腐的“非常”之举—— 反腐从官员选拔开始—— 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皇 ...
分类:    2014-1-16 13:35
涵虚堂为何用云龙望柱头
涵虚堂为何用云龙望柱头
  △可用来报警的柱头  凌玲 摄 太和殿层层叠叠的望柱  涵虚堂与被盗云龙望柱头相邻的柱头 颐和园南湖岛涵虚堂前栏杆上的一处云龙纹柱头不久前被盗,引来了很多游人前去观看。 被盗的柱头在涵虚堂南侧的二层 ...
分类:    2014-1-16 13:20
中国古代的“大部制”改革
从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到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从宋代“中书门下”“枢密院”到明清时期的“四辅官”“内阁”制,在中国古代的不同朝代,“大部制”曾几经变迁—— 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三府九寺”制 在古 ...
分类:    2014-1-16 13:18
曹雪芹纪念馆“题壁诗”又有新披露
曹雪芹纪念馆“题壁诗”又有新披露
  “题壁诗”是站立而写“自序双钩”乃坐着写就 今年是曹雪芹先生去世250周年。在曹雪芹短短48年的人生历程中,由于一部《红楼梦》,不仅使后人有了“红学”这一独特学科,而且为史学界留下了诸多难解之谜—— 关 ...
分类:    2014-1-16 13:09

相关分类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19 14:06 , Processed in 1.096978 second(s), 2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