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订阅

民俗

茉莉香片越沏越酽,谁来供给京味口粮茶?
茉莉香片越沏越酽,谁来供给京味口粮茶?
东四南大街路东的吴瑞春号茶叶店东单牌楼东南的瑞丰号茶叶店“柴米油盐酱醋茶”,从元朝起,茶就是京都百姓的开门七件事之一。茶馆成为京味文化的代表,则要从满清入关说起,为了让八旗人心稳定,在京城内开设了官办 ...
分类:    2024-10-30 10:41
七十年代北京名场面:拎着暖瓶排队打扎啤
七十年代北京名场面:拎着暖瓶排队打扎啤
啤酒,在喜欢喝酒的北京人眼里,似乎是一种饮料。也许是因为啤酒是浅棕色的,爱喝酒的人常常戏称它是“猫尿”。老北京人喜欢喝的是烈性白酒,也就是通常说的烧酒,旧时,老北京人称其为“烧刀子”,即一口酒下肚,像 ...
分类:    2024-10-29 22:38
老北京话“擎现成儿的”
老北京话“擎现成儿的”
有人不劳而获,俗谓“擎现成儿的”,如《儿女英雄传》:“我本来的意思,原是得了那骡夫口里一个信息,要擎这注现成的银子。”即白拿这注银子的意思。“擎”也可以单独使用,有时还写作“情”;其实,都是直音书写的 ...
分类:    2024-10-19 16:23
烧羊肉
烧羊肉
大家都知道北平月盛斋的酱羊肉酱牛肉,制作精良,闻名遐迩。其实夏季各处羊肉床子所卖的烧羊肉,才是一般市民所常享受的美味。月盛斋的出品虽然好,谁愿老远地跑到前门户部街去买他一斤两斤的肉?烧羊肉和酱羊肉不同 ...
分类:    2024-10-19 16:20
无鱼不成席 :京城百姓的带鱼情愫
无鱼不成席 :京城百姓的带鱼情愫
“无鱼不成席”这句话,清晰地诠释了鱼在国人餐桌上的地位。由于“鱼”和“余”同音,这使得这道菜品远远超出了美食的范畴,国人赋予了它更加幸福吉祥的含义。特别是每年春节的年夜饭上,餐桌上的鱼盘更是一道必上的 ...
分类:    2024-10-15 18:49
北京老城商业街区的演变
北京老城商业街区的演变
北京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老城商业街区,作为城市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兴衰变迁,更承载了丰富的商业文化和市井生活气息。这些商业街区不仅满足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还吸引了大量外地商贾 ...
分类:    2024-10-11 20:04
胡同文化出空竹
胡同文化出空竹
第一次到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小星胡同9号北京空竹博物馆的时候,已是初冬时节,但挂满红灯笼的柿子树、石榴树,让这个古色古香的小四合院显得红红火火。在这里,我看到了北京空竹的发展历史,见识了各式各样的空竹。1 ...
分类:    2024-10-10 17:43
大官说打 小官管罚 当兵猛追 做贼心虚 ——儿戏“官军捉贼”
大官说打 小官管罚 当兵猛追 做贼心虚 ——儿戏“官军捉贼”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一篇“往日童趣,记忆南北”书画作品,介绍两位画家,张儒刚、谢友苏。前者是北京人,生于1949年;后者是苏州人,生于1948年。二位一北一南,一位画北京胡同,另一位画江南市井。张儒刚的画儿注重儿 ...
分类:    2024-10-7 16:15
雪中送炭 斗室阳和 苍生所赖——胡同里的煤铺
雪中送炭 斗室阳和 苍生所赖——胡同里的煤铺
每到天凉,我就想起胡同煤铺传来做蜂窝煤的“咚,咚”声。如今北京残存的胡同里不用说煤铺,就是煤气站都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各家各户的电表。图注:上世纪30年代北京一家较有规模的煤铺。不过这家叫“庆源 ...
分类:    2024-10-7 16:10
影舞万象 :北京皮影戏的前世今生
影舞万象 :北京皮影戏的前世今生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人们如此总结皮影戏的艺术特点。皮影戏是一种结合绘画、雕刻、音乐、舞蹈等进行表演的民间表演艺术。皮影艺人将兽皮(牛皮、驴皮、马皮、羊皮等)雕刻成人物,利用灯光投射在幕 ...
分类:    2024-9-25 17:35
北海仿膳饭庄筹建始末和它背后的故事
北海仿膳饭庄筹建始末和它背后的故事
【编者按:齐鲁老叟的父亲是原北京东四隆福寺街“福全馆”掌柜,解放后先后去了中山公园“来今雨轩”开办中餐部,北海公园开办大众餐厅、仿膳饭庄,本文为齐鲁老叟的回忆录。】图片1、1948年的北京东四牌坊。(图片 ...
分类:    2024-9-24 17:15
钟鼓楼下话童趣——捉土鳖、看小人书
钟鼓楼下话童趣——捉土鳖、看小人书
我的童年是听着‘小喇叭’的广播长大的。那时院里的九户人家儿只有两户有那带响的收音机,但到了小喇叭开始广播的时候,那收音机的本家儿总会看着我们这些孩子,把电台调播到那个中波波段,让我们继续接着听孙敬修爷 ...
分类:    2024-9-24 09:50
留住老北京回忆:30年“收破烂”宋振忠和数十万件老物件
宋振忠自称“阿龙”,收藏圈里认识他的人,尊称他一声“三爷”。三十多年来,没正经上过学的他,靠着从京城的各个角落“收破烂”,搜罗出数十万件“宝贝”。这些“宝贝”不是古董,也非文物,只是京城老百姓过往生活 ...
分类:    2024-9-23 12:05
老北京天桥“变戏法的”
老北京天桥“变戏法的”
变戏法的 天桥的戏法场,长久的只有金家玩艺儿,他们场子在公平市场北半部振仙茶园后身。不止天桥,各市场、庙会变戏法的十有八九都是他金家的徒弟。他们是哥儿两个。大爷有麻子,都叫他金麻子,二爷叫金万顺,现 ...
分类:    2024-9-22 10:02
年节聚会“AA制”!百年前的会馆就有这些规矩?
年节聚会“AA制”!百年前的会馆就有这些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会馆也不例外。所有的会馆,从创始之初,就有管理规章的制定、实施。而且,后续不断修订。尽管这些规章被称为条例、规约等不同的名称,但就内容而言,这些馆约多有共同之处。光绪二十年(1894年) ...
分类:    2024-9-20 10:45
花儿市花语
花儿市花语
追忆老崇文花儿市的“花业”在这样一幅由历史遗产与人文景观绘制而成的文化图卷中,花儿市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严格来说,花儿市不是“市”,而是街道的名字,这一地名与此处售卖的绒花、绢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分类:    2024-9-19 19:59
隆裕太后的丧事记录老照片
隆裕太后的丧事记录老照片
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病逝于紫禁城长春宫,距离清廷宣布皇帝退位仅一年零十天。隆裕太后辞世对皇室宗亲无疑是一大噩耗,尤其是对民国创立心存疑惑的遗老遗少们,更是如丧考妣,惶恐不安。仍旧保留的清宫内务府遂 ...
分类:    2024-9-18 09:47
老北京话“嘎嘣儿”和“姥姥”
老北京话“嘎嘣儿”和“姥姥”
电影《骆驼祥子》中,虎妞曾说过“嘎嘣儿的”的这个词。“嘎嘣儿”是北京的一句土话,用来形容物体折断时发出的声音,后来人们把它喻意“死”。“嘎嘣儿的”就是“该死的”。这个词常在妇女和孩子们中流行。讲时,并 ...
分类:    2024-9-17 09:32
老北京如何过中秋节?有些习俗已难得一见
老北京如何过中秋节?有些习俗已难得一见
团圆饼、月饼模子、兔爷与月光码又到一年月圆时。中秋的北京,正值秋高气爽的日子。团圆是中秋的主题,月饼是中秋节最重要的美食。然而,你不知道的是,其实,过去的北京人,中秋节的主食吃的是团圆饼,而不是月饼。 ...
分类:    2024-9-17 09:30
仿膳饭庄
仿膳饭庄
如今,人们一谈到有“凤髓龙肝”之称的宫廷菜肴,就会想到北海漪澜堂的仿膳和颐和园的听鹂馆饭庄。这两座饭庄一南一北,遥遥相望,又都开设在昔日的皇家园林之中。这里经营的宫廷风味菜点,称得上是清代御膳龙筵的活 ...
分类:    2024-9-16 15:26
长安街,大1路!
长安街,大1路!
自八宝山至四惠枢纽,会经过多少个路口,又有多少个红绿灯?答案是:大小55个路口,设置了28个红绿灯。这个数字,已有二十多年驾龄的常洪霞最清楚。作为北京1路公交车驾驶员,最多的时候,她每天要从天安门前经过6次 ...
分类:    2024-9-15 20:07
北京旧照:门脸儿牌楼(上)
北京旧照:门脸儿牌楼(上)
一提起牌楼,总想到的是街口儿的牌楼或者是庙前的牌楼,有木头的,也有砖石琉璃的,像什么成贤街牌楼、东岳庙牌楼、白云观牌楼、颐和园牌楼等等。现在也就剩这些个了,老北京城的牌楼以前那是多了去了。除了耳熟能详 ...
分类:    2024-9-10 12:24
老北京戏园子里的“坎子”
老北京戏园子里的“坎子”
老戏园子 在老北京年间,各戏园子都有些把守戏馆子门的人,江湖人调侃儿管他们叫“坎子”。吃这碗饭亦颇不易,身材必须个个长得雄壮,虎头虎脑地能镇得住人才成哪!小戏园子三四人,大戏园子七八个人,人多了都有 ...
分类:    2024-9-9 11:43
老北京入秋最想“羊头肉”
老北京入秋最想“羊头肉”
在北京,秋风一起,不但气候风物是一年的最佳时刻,就是普通家门口的零食小吃,也丰富多彩。可口消闲之物,随季上市,品多质美,加上那婉转多姿的吆喝叫卖的声音,的确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生活享受。  一到秋天,就不 ...
分类:    2024-9-9 11:39
我与孔祥泽先生相处的15 年
我与孔祥泽先生相处的15 年
他是非遗“曹氏风筝”传承人 曾见证曹雪芹佚著的发现我年轻的时候就听说孔祥泽与《废艺斋集稿》的事,虽处京门这种寻觅竟达30载,直至2005年,我50岁时才见到孔祥泽先生。以后追随先生15年,先生诲人不倦,耳提面命 ...
分类:    2024-9-5 17:50
“算卦李”逢凶化吉如人愿 “缩脖子”一分钱吃半天——小石桥的庵里人家
“算卦李”逢凶化吉如人愿 “缩脖子”一分钱吃半天——小石桥的庵里人家
图注:小石桥“观音庵”的观音殿。我落生在后门桥的前海南沿,听大人说我5岁时,我家搬到了旧鼓楼大街路西的小石桥胡同9号院。这院子是一座建于清康熙年的观音庵。我们搬进来时,庵里早就断了香火,西边的禅房变成了 ...
分类:    2024-9-2 13:50
老北京的“顺口溜”
老北京的“顺口溜”
多年前,老干部的退休生活就是一个顺口溜:“退休不发愁,桥牌加网球,还有诸多好朋友。” 有意思的是,人们把择偶的标准也编成了顺口溜:“五十年代嫁英雄、六十年代嫁工农、七十年代嫁文凭、八十年代(嫁)万元户 ...
分类:    2024-8-29 14:20
老北京的“赛马活动”
老北京的“赛马活动”
满清入关,马兵骠迅,建功卓著。统治异族,事端多发,又尤以马政为先而图治达太平。马,在清王朝的建业与最初政权的巩固中立下了真正的汗马功劳,难怪它能得以殊荣,并树以“骑射教子孙”。旗人对自己的子弟教育,提 ...
分类:    2024-8-28 09:39
老北京妇女的“两把头”
老北京妇女的“两把头”
“两把头”是清宫后妃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发式。无论是出宫游玩,还是尊上请安、用膳,都梳两把头,戴首饰(宫中遇有大典时,皇后、皇贵妃等人要穿朝服、戴朝冠就不梳两把头了),虽然发型都一样,但是从头上戴着的首饰 ...
分类:    2024-8-27 13:52
老北京的“面鲜儿”
老北京的“面鲜儿”
老北京年间,过春节的时候,有些人家供佛、祭神、祀祖时,大都在佛龛、神像、牌位的供桌摆上五碗蜜供、五碗月饼和五碗苹果,这叫“三堂供”。用饴糖、蜂蜜做的点心在正方形草板纸上,一条条堆成长方高耸的五座塔形蜜 ...
分类:    2024-8-26 11:11

相关分类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 18:37 , Processed in 1.096151 second(s), 3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