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订阅

话北京

瑞兔文物故事多I古都
瑞兔文物故事多I古都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2023年是农历癸卯(兔)年。中国传统文化中,兔不仅是十二生肖之一,也一直被视为吉祥之物,因此颇受人们喜欢,古代留存下来的兔类文物颇多,兔 ...
2023-1-12 09:21
北京旗汉风俗的概观——旗人丧俗、庆寿、年节&其他
丧礼(旗人):丧仪礼之公式,亦如汉礼之普通,旗人所以相差者:仅局势上的一部分而已。当亡者临死时,即在门钱设立大旛,状与旗杆同;丧人著孝袍,暑季则戴凉帽,寒季则戴青官帽,足下并不衬白布,唯以青布鞋为限; ...
2023-1-4 08:35
元旦节从何而来I古都
元旦节从何而来I古都
元旦即将到来,“元旦”从何而来?它又是怎样走进百姓生活的?元旦古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又称元春、元日、元正、元辰、元朔等。数千年来,元旦的含义几经变迁。古代元旦为农历新年元旦起源于三皇 ...
2022-12-31 14:23
民国京俗 十
民国京俗  十
叫儿魂小孩子遇着不耐烦或混睡的时候,就说是失了魂啦,这是普通妇孺的毛病,也无法来挽救了。平常小孩子要是忽然有了特殊的现象,这立刻就得拿着他贴身的衣服,去弦索他方才活动的总点,到了目的地,便把他那衣服摇 ...
2022-12-25 13:56
民国京俗 九
太阳宫这个庙在左安门内铁道北边路北地方,牠也是不大,前后之后又两层殿,前面是“四大金刚”,没有什么可说的;后面一层殿,就是“太阳宝殿”了。中间有一块匾,写着“永节栉风”,是乾隆的御笔,里面正座就是太阳 ...
2022-12-25 13:53
民国京俗 八
轧香匠左文襄公曾说过:“念经和尚饱,烧纸风囗了,北方不烧纸,饿死南方老。”不过这都是说念经烧纸是为死人的事,还有一宗为神佛和拜偶像的香哪,这种东西都是木的原料,也有十几种名称,像什么香,线香,佛阁香, ...
2022-12-25 13:47
民国京俗 七
(十)养畜类:养活畜类除了大狗为牠看家无可叙述之外,还有小八狗儿,猫儿,鸡,这几样儿。小八狗儿在没有小孩子的人家,可以拿牠解闷,有的牠也随着人吃饭,还有同在炕上睡觉的,并且还给牠起个名儿,如“花子”“ ...
2022-12-25 13:43
民国京俗 六
(四)玩鸟儿:玩鸟儿也不是没钱的人干的,笼子钩子,以至于食罐水罐儿,讲究起来也是没完;笼子讲究是什么竹条,外上什么籐。钩子讲究是什么铜的。食罐水罐儿,讲究是什么年间的磁,像什么“康熙八彩”呀,等等;就 ...
2022-12-25 13:40
民国京俗 五
民国京俗 五
棚匠棚匠这一行,我虽没到外国,可是听外国人说是没有的;中国南方间或有?也是庸庸!北方像是山陕豫鲁各省,我准知道是没有的;直隶的津保,总算是大地方儿了,也是没有的!那些有钱的阔老们,家里若死了人,和喜庆 ...
2022-12-25 13:34
民国京俗 四
民国京俗 四
木匠木匠大约分作三行儿,就是大木,木工,雕作;要以雕作是细工活儿了,专做炉瓶,架座儿,围屏,花牙子,带花儿的桌椅,和各样带花儿的木工,手艺十分巧妙。这类铺子,呌做“小器作”。木工,就是俗说的“木匠”, ...
2022-12-21 20:06
民国京俗 三
(十一)雕漆匠中国美术擅长的工作,要属“雕漆”“珐瑯”为第一了。(珐瑯详于珐瑯匠节中),大凡一切的傢具,像是什么棹椅几案杌,瓶盒箱柜匣,花盆挂瓶,插瓶,撢瓶,围屏,都可以雕漆。雕漆的法子,是先用红漆把 ...
2022-12-21 20:01
民国京俗 二
车夫北京车夫最多,大约可分下例的这几样儿;赶大车的,赶轿车的,赶马车的,宅门儿赶车的,拉洋车的,拉排子车的。赶大车轿车的人数若和前清时代比较,可差的远了,现在至友四千数百馀人,宅门儿赶车的,至友赶马车 ...
2022-12-20 21:58
民国京俗 一
忌门忌门是不准人进门的意思,为北京一种特有的风俗,从正月初一那天起,凡属于阴性的都不准进门。所以北京城的堂客,如要到亲友家百年,至早要到初六,才能出门。就是接姑奶奶的,也要等到初六。那末,在初五以前, ...
2022-12-20 21:51
以撒纸钱出名的老者「一撮毛」
以撒纸钱出名的老者「一撮毛」
当年曾喧赫一时现在身体仍强健一撮毛姓全名福,今年已是五十九岁,可是在故都都知道呌一撮毛,至于真实的名姓很少有人知道的。阴宅在他左颊下的黑痣上有一撮毛,所以大家便都这样的管他叫讲起来。他是前清旂籍,幼年 ...
2022-12-20 20:18
北平婚丧仪仗调查记
北平婚丧仪仗调查记
北平为历代建都之地,俗尚荣华,婚丧仪节,尤为繁礼多仪,铺张尽致。民国纪元后,虽景当道一再取缔,无如积习已深,牢不可拔。直至现在,中资以上之户,每逢大故,所用仪仗,仍系旌牌亭桥,翻伞彩舆,满街罗列,应有 ...
2022-12-20 20:16
清末民初掌故:景孤血杂谈
爆炒“冰核”北平真有此菜国人以食为要务,故烹饪之术,古今同炫,但大多巧立名目,观名流食单之付与门生议者,举其名色者,则红虬脯,白豹胎,纷然杂陈,实则盐梅之属,不过尔尔。北人以“爆炒冰核”为笑话——讥人 ...
2022-12-20 19:59
落伍的画像老太太们很喜欢——画像家李秋阳的谈话
普通有传真和追影的说法中国在没有照像以前,一些老人们,到了相当的年纪,就要叫人画张像留着,俗谓传真,或者人死之后出殡的时候,在影亭里要挂一张像。但是有了照像以后,大家感觉到照像比人画的究竟方便,于是都 ...
2022-12-17 15:44
重阳时节话旧俗
重阳时节话旧俗
今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古代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饮菊花酒、佩茱萸除灾避邪、吃重阳糕接闺女等习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重九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等。《荆楚岁时记》载:“九月九日,四民 ...
2022-10-6 09:25
北京婚丧嫁娶忆旧
婚丧嫁娶是人们一生中仅有的几件大事。一般人们对它都非常重视,旧京习俗将这些称之为红白喜事。随着红白喜事的办理,因而产生了为其服务的各种行业,后随着时代的变迁,解放以后,有的已经不复存在了。现仅就我所知 ...
2022-9-28 10:31
粥厂与暖厂
在宣武区先农坛体育场东门一带,即先农坛墙根儿二道坛门北边曾经有个慈济署,于1937年至1945年在这里开设过一个“施粥厂”。慈济署开的粥厂是由当时北平社会局出面组织的,但其大部分资金则由北平各商会筹集和一些慈 ...
2022-9-28 10:24
旧都杂写:平郊农村生活
平市民情风俗,极其简朴,在四郊居住之市民,完全是一种乡村生活,所有饮食之物,大部分可以分为“农产物”“农作物”“食物种类”“奢侈食品”“饮食习惯”五项,兹特分别言之。农产物平市四郊农产物,以时季分之, ...
2022-9-27 15:10
京谚小注
一个萝葡一个坑。 谓一人抵上一缺也。纸包不住火。 祸不能混过去也。手大遮不过天来。 不能尽欺人也。黄鼠狼给鸡拜年。 来者不善。牛打滚那年。 喻天下无此事也。虱子咬忙人。 忙人而更发生事端也。狗改不了吃 ...
2022-9-27 15:04
续巧比喻集
读俞君“北京巧比喻集”,觉有收罗未尽者,特就记忆所以补述如下!(一)花虎八拉——格色。【解】与众不同,言人之囗性过异也。(二)太阳从西出——没那么子回事。【解】即绝无其事也。(三)外甥打灯笼——照舅。 ...
2022-9-27 15:00
杠业旧话
老北京承办殡葬业务的铺号统称“杠房”,这个行业叫“杠业”,它属于特殊的服务行业。每逢哪家宅门出大殡,杠房字号的标志,便是在棺罩的四角,用长竹杆各挑着一块宽约40公分、长约60公分的蓝布幌子,幌子上涂四个有 ...
2022-9-27 12:57
中秋节的三部曲:供月,送礼,吃月饼
时光过得好快,与旧历年,端午,并称为中国三大季节的中秋节又来到人间了。“月怕十五,年畏中秋”,多情善感的人们至此,不免要有“岁之将暮”之恩吧!以上的三大季节虽云并称,然各有各的特色或应时的点缀:例如年 ...
2022-9-27 12:51
兔儿爷与月光码儿
兔儿爷与月光码儿
北平旧俗,例以新年端午中秋三节为大关,举凡人情酬酢,亲友餽赠,债务偿还,以及吃喝享乐,必于此三节中奉行不违,大有命可不活,而节不可不过之势。时值中秋,爰作兔儿爷与月光码一文,供献读者。中秋节以兔儿爷及 ...
2022-9-27 12:47
北平秋节点缀——兔儿爷
北平秋节点缀——兔儿爷
泥人刘最有名七巧、天河配、盂兰盆会、一阵子在七月间闹过了,八月里的中秋佳节,又已到来,到了中秋节世面上照例多了数种点缀,皮褥拿北平说,月饼是最丰盛一时的买卖,每条大街上,每家干果广货铺前照例悬着新市招 ...
2022-9-27 12:40
误读背后,“王爷”车夫的奋斗小史
误读背后,“王爷”车夫的奋斗小史
在诸多自媒体平台上,有一组照片引人关注,即所谓“铁帽子王”拉洋车。一位笑容可掬、颇具镜头感的洋车夫,拉着一位西洋女子满北京城转悠,游览各处名胜古迹,留下了不少照片。“穿长袖白小褂,黑的或蓝的布裤子,裤 ...
2022-9-25 14:40
老北京的中秋节,最热闹的地方是“花儿市街”
老北京的中秋节,最热闹的地方是“花儿市街”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中国的农历八月在秋天收获季节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仲秋。而八月十五日又在秋季和八月的正中,故称中秋节,又叫月夕、八月节、果子节、团圆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老北京过中秋节有 ...
2022-9-7 10:38
七夕 | 牛郎织女会鹊桥——北京中轴线上的爱情故事
七夕 | 牛郎织女会鹊桥——北京中轴线上的爱情故事
农历七月初七,中国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好日子,民间称之为乞巧节。殊不知京城里有些风物景观与牛郎织女的传说颇有渊源:在天安门东侧菖蒲河上有座“牛郎桥”,西侧南长街有个“织女桥东河沿”,而颐和园昆 ...
2022-8-7 09:33

相关分类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2 06:08 , Processed in 1.089973 second(s), 3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