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订阅

乡土

宋朝七夕放假一天,还能玩「拉布布」
宋朝七夕放假一天,还能玩「拉布布」
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为七夕节。今年的七夕节是8月29日。相传这一晚为牛郎织女相会的日期,好事者会藏于葡萄架下,想偷听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天上的机密,凡间怎能窃听得到?无非是好奇罢了。七夕,是一个 ...
2025-8-30 15:11
老北京人“消夏图”
老北京人“消夏图”
老北京人公园纳凉消夏北京的夏天,向来是难熬的。太阳烤得青砖灰瓦发烫,连胡同里的老槐树都蔫头耷脑。这般时节,老北京人自有其消夏的法子,虽不及江南水榭清凉,倒也别有一番趣味。清晨,天刚蒙蒙亮,胡同里便有了 ...
2025-8-19 10:20
老北京当年游泳场里趣事多
老北京当年游泳场里趣事多
露天游泳场 生于六七十年代的北京孩子,都有过到各大露天游泳场游泳的经历,如今回忆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北京的夏天,热得连树上的知了也懒得叫了。我们这些半大孩子,便日日往露天游泳场跑。露天游泳场 ...
2025-8-19 10:16
老北京回忆当年“粘蜻蜓”
老北京回忆当年“粘蜻蜓”
陈子建和我曾是多年的舍友。2007年夏天,他来电话说,逮了一只蜻蜓,想送给一个刚放学的小学生,不料那孩子被吓得倒退好几步,死活不敢接。  子建也弄不懂了,他问:“现在的孩子是怎么回事?”其实也不能怪孩子, ...
2025-8-19 09:57
老北京公共浴池忆旧
老北京公共浴池忆旧
图片为电影《洗澡》剧照 上世纪90年代以前,北京孩子洗澡都是到公共浴室。到了一定年龄,先是随父母去公共浴室,到了小学高年级以后,就可以单独或和同伴去洗澡了。当年不兴这个水那个液的,浴池免费提供毛巾、拖鞋 ...
2025-8-19 09:54
老北京年间的“小学教育”
老北京年间的“小学教育”
北京民国时期小学的数量与中学差不多,在1949年以前,北京城内的小学有四五十所。当时北京郊区的小学和城内的小学有一个不同,出了北京城,小学分初小和高小两个部分,初小是四年,一至四年级;高小是两年,多个五、 ...
2025-8-19 09:52
北京的初秋
北京的初秋
北京初秋 北京的初秋,大约在八月末九月初的光景,天气便显出几分凉意来。白昼里,太阳依旧毒辣,照例将柏油路烤得发烫;但一到傍晚,那热气便悄然退去,代之以一丝微凉的风,从胡同口掠过,将白日的燥热吹散。 ...
2025-8-19 09:50
老北京夏秋之交讲究“收”
老北京夏秋之交讲究“收”
立秋后,意味着暑去凉来、秋天将至。老北京人一般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据史料记载,宋朝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 ...
2025-8-19 09:48
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北京城的影响
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北京城的影响
人都说,我们小时候从没有像今天这么热过,我们小时候在胡同里就能听见“蝉鸣”,见到蜻蜓,今天这景儿没了!是什么原因造成我们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北京城的影响有多大?告诉您影响是多维度的 ...
2025-8-19 09:45
老北京孩子的“童子功”——做饭
老北京孩子的“童子功”——做饭
年轻时自己做饭,岁数大了自己换煤气罐(贾勇 摄影)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有相当数量的北京孩子,自小学三四年级起就开始做饭。这也是逼出来的,家长是双职工,住处没食堂,学校再不能入伙,那时不兴也不可能顿顿 ...
2025-8-19 09:43
话说老北京年间的租房
话说老北京年间的租房
从民国初年一直到解放初期,房价基本上不是太高。一般来说好房子几千块钱,两三千块钱、三四千块钱一所。一个较大的院落要五六千、七八千,那就是很好的房子了。我家1956年买的那个跨院大概是三千多块钱,再早的时候 ...
2025-8-19 09:41
爽到爆!这些「正史」比微短剧还狗血+离谱
爽到爆!这些「正史」比微短剧还狗血+离谱
近年来,手机上的微短剧吸引了越来越多网友的关注,网友们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就刷完数十集。随着中国微短剧成功出海,这股观剧热潮已席卷北美、东南亚等地区,成为海外网友的“电子甜品”。这些看似“狗血”却又让人欲 ...
2025-8-12 11:58
文人笔下的来今雨轩
文人笔下的来今雨轩
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为何成为京派文人的首选聚集地?数年前,我到报社听李辉先生讲座,他说退休后拟在中山公园来今雨轩筹办纪念馆,我当时颇感新鲜。后来,偶然读到民国文人谢兴尧所写的《中山公园的茶座》,其中有 ...
2025-8-11 17:15
富人扎堆!「皇家粮仓」都分布在这儿啊
富人扎堆!「皇家粮仓」都分布在这儿啊
“民以食为天”,“手有粮,心不慌”,这是自古以来人们经常挂在嘴边上的话。西安半坡遗址的考古资料证明,早在六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开始用窖穴储存粮食了。至商周时期已在地面上建立仓储,或是在窑洞中窖藏。 ...
2025-8-8 11:47
被皇帝点评「饭桶肚」的宰相,堪称宋朝“大胃王”
被皇帝点评「饭桶肚」的宰相,堪称宋朝“大胃王”
有句俗语叫“宰相肚里能撑船”,最初是指宰相宽宏大度,大人有大量,后来就逐渐成了宽宏大量的代名词然而你肯定想不到,如果想要当上宋朝的宰相,除了度量大,饭量大也是一种优势。宋代官场流传着“宰相肚量三标准” ...
2025-8-8 11:45
行走西山,寻觅曹雪芹足迹考
行走西山,寻觅曹雪芹足迹考
独家探秘!跟着《红楼梦》碎片,寻觅曹雪芹的西山足迹20世纪50年代我出生在北大勺园,对生我养我的故乡——海淀有着特殊的情感。在海淀,我度过了人生最重要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时期,我的人生与海淀息息相关, ...
2025-7-25 21:42
瓷器里的绝美「中国色」,真是满满的高级感!
瓷器里的绝美「中国色」,真是满满的高级感!
瓷器主要由胎体和釉面两部分组成——若比喻为女子,胎体就是其骨相,丰神秀骨;釉面则为其彩衣,绮罗珠履。釉料又是由多种物质、根据不同配比组成,由此呈现出了青、黑、白、赤和黄五正色以及由五色变化而成的纷繁灿 ...
2025-7-24 10:01
文化古城时期:1928-1937
文化古城时期:1928-1937
🌆 大清门 | 北京城内外胜景写真帖.1898年邓云乡先生在其著作(尤其是《文化古城旧事》、《燕京乡土记》等)中反复提及的“文化古城时期”,比如“辅仁大学是在文化古城时期茁壮成长起来的”,“文化古城时 ...
2025-7-8 21:06
郦道元是如何为“蓟县故城”作注解的
郦道元是如何为“蓟县故城”作注解的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记载了当时的蓟县治所所在地的“蓟城”,以及早已不是蓟县治所所在地的“蓟县故城”。从北魏郦道元的描述来看,当时的“蓟县故城”是位于今房山区长阳镇广阳村的“广阳县故城”北面的广 ...
2025-7-8 20:57
京张铁路再现摩格尔型蒸汽机车
京张铁路再现摩格尔型蒸汽机车
5月22日晚间,在两台内燃机车的牵引护送下,一台摩格尔型蒸汽机车停进青龙桥车站,让这座京张铁路百年老站更具沧桑韵味。青龙桥车站内的摩格尔型蒸汽机车5月23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在青龙桥车站看到,一台主色调为墨绿 ...
2025-7-8 15:33
父亲出生的那一年,北京曾经发生过这些事……
父亲出生的那一年,北京曾经发生过这些事……
1952年,是我父亲出生的那年。他出生的地方,是沙滩妇产医院;而他居住的地方,则是米市大街中段路西的基督教青年会房舍。关于这一年的北京,咱们还得从头说起。1月1日,落座于东城古刹隆福寺之内的东四人民市场开业 ...
2025-7-8 08:05
碣石山前的“黄金台”
碣石山前的“黄金台”
明·钟芳《登黄金台记》云:“正德己巳(1509年)春,予过易州。客指黄金台偕往视之,土阜漫漶,不可辨疑焉。据 《史记》,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新序》、《通鉴》 皆言筑宫,无台字。后汉孔文举,谓昭筑台以延隗 ...
2025-7-6 10:17
辽南京研究随笔
辽南京研究随笔
根据《三朝北盟会编》记载:辽南京有“地堑三重”。可知,辽南京的宫城、皇城、郭城(大城)之外皆有护城河。又载:“我军少却遂至双门楼下令骑皆下马,且战且行至悯忠寺前”。可知位于悯忠寺之西的皇城(子城)东门-宣和 ...
2025-7-6 10:12
寻访北京地铁线上的「抗战」印记
寻访北京地铁线上的「抗战」印记
在北京众多的地铁站中,有多座与抗战有关。这些相关点位中既有全面抗战爆发地、抵抗日寇的战场,也有以抗战英烈而命名的,还有抗战将领纪念地和抗战英烈长眠地。它们承载着永世难忘的抗战记忆,更是传承抗战精神的特 ...
2025-7-4 14:58
曾经很风光的「榻」为什么不见了?
曾经很风光的「榻」为什么不见了?
现在我们在外住宿有个雅称“下榻”,这个词最初指的是客人来家中住宿,出自《后汉书·陈蕃传》。话说作为太守的陈蕃,平常在郡里不爱结交宾客,但独独仰慕一位叫徐稚的名士。他特意准备了一个专供徐稚使用的榻,徐稚 ...
2025-7-3 09:55
胡同里的锔匠和磨刀匠
胡同里的锔匠和磨刀匠
老北京已经失传的绝活原创 2025年06月30日 17:56 北京原标题:我是一个老北京人,一个在胡同里长大的孩子。我的祖居在原宣武区的牛街,是回族人。同时,我也是新中国的同龄人。在我的 ...
2025-6-30 19:30
藏在记忆中的北京
藏在记忆中的北京
一个品牌的崛起,要有灵魂人物的带动、要经过时间的积累以及众志成城的努力。一个品牌的没落,简直不要太容易,正如老话所说“学好要三年,学坏只需三天”。曾经外地人进京首选王府井、前门,那是两条著名的商业街, ...
2025-6-28 10:50
当芭比回望木马:“玩具”生活录
当芭比回望木马:“玩具”生活录
没有电子屏幕的年代 中国小孩是怎么“疯玩”玩具,是童年的第一本无字书。从新中国成立初期那些简朴的木马,到改革开放后风行的电动火车,再到全球化浪潮中备受追捧的芭比娃娃,每一件玩具都深深镌刻着时代的印记。 ...
2025-6-27 19:17
六百年前郑和在京之时,究竟住在哪里?
六百年前郑和在京之时,究竟住在哪里?
自永乐三年(1405年),我国古代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620年。而今,重新梳理郑和在北京留下的足迹与留存于北京的文物,或许是对他最好的一种纪念。郑和航海图东坝是其发迹之地出生在云 ...
2025-6-25 08:30
据说住在这条胡同里的考生都能「金榜题名」?
据说住在这条胡同里的考生都能「金榜题名」?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鱼跃龙门”,金榜题名成为考生们的期盼。“鱼跃龙门”,又称“鲤鱼跳龙门”。宋代陆佃《埤雅·释鱼》记载:“鲤鱼之贵,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是以仙人乘龙,亦为骑鲤。”意为 ...
2025-6-16 12:54

相关分类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1 10:19 , Processed in 1.074167 second(s), 3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