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订阅

民俗

戏台上两次「假摔」犯病,他终于断了日军的念想
戏台上两次「假摔」犯病,他终于断了日军的念想
抗战时期,许多京剧艺人以多种形式积极投入到抗日救亡之中,表现出不屈的民族气节。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金少山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位。金少山1890年生于北京。幼年从父学艺,工铜锤花脸。16岁正式搭班演戏。1912年首次到 ...
分类:    2025-8-4 13:27
扇子不扇风,那它有啥用?
扇子不扇风,那它有啥用?
扇子是盛夏解暑标配之一,人们通常认为扇子是手持、轻便、易收纳的,这是来自手持扇的印象。其实,扇子最初并非用于纳凉,而主要用于仪式。扇子的雏形可追溯至远古虞舜时代,舜帝为彰显“广开视听,求贤自辅”的治国 ...
分类:    2025-8-1 13:18
趣说“老北京话”
趣说“老北京话”
15个地道北京土话,看懂的都是老北京!原创 2025年07月29日 17:01 北京原标题:曾几何时,那些熨帖而亲切的、充满着老北京地方风情的只言片语,都曾是老北京市井生活里出现过的声音,值得玩味和 ...
分类:    2025-7-29 19:00
电影《戏台》的“京剧魂”是谁给的?
电影《戏台》的“京剧魂”是谁给的?
导语近日,由陈佩斯编剧并执导的电影《戏台》口碑爆棚,观众盛赞其中的京剧魅力。而这背后,是一位让陈佩斯都心服口服的幕后高人,用专业托起了整台戏的“京剧魂”。今天,《北京纪事》带您重访电影《戏台》的戏曲指 ...
分类:    2025-7-28 17:16
老北京俏皮话(六)
老北京俏皮话(六)
【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风箱,压缩空气使气流产生的一种装置;老鼠如钻进风箱里,就受到风箱一拉一送的两种气。比喻得罪了双方,双方都给气受。  【耗子钻鸡笼——瞧你那脑袋也不是黄鼠狼】鸡笼,养鸡的笼子。 ...
分类:    2025-7-25 15:12
聊聊老北京动物园
聊聊老北京动物园
北京动物园的前身是清末建立的农事试验场(也称万牲园),其历史可追溯至1906年。1906年,清政府在端方、载泽等大臣提议下,于西直门外乐善园、继园旧址筹建农事试验场,旨在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乐善园原为清代皇家御 ...
分类:    2025-7-25 15:06
老北京的“东安市场”
老北京的“东安市场”
老北京的东安市场坐落在北京王府井大街,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二月(公元1903年3月),迄今已有122年的历史。历史上,它一直是北京城中的一处繁华场所,宣统年间就有这样一首描写北京风光情物的竹枝词赞她:  “新 ...
分类:    2025-7-25 15:05
老北京爱吃的“天福号”
老北京爱吃的“天福号”
天福号酱肘酱肉店是一个北京著名的老字号店铺,它以酱肘酱肉闻名于全国,其制作技艺已传六代,历经两百余年,近人崇彝(注:崇彝,姓巴鲁特,蒙族,字泉孙,号巽庵,别署选学斋主人。清末官户部文选司郎中)在他的笔记 ...
分类:    2025-7-25 15:04
老北京前门“一条龙羊肉馆”
老北京前门“一条龙羊肉馆”
驰名中外的前门全聚德烤鸭店斜对面,有一家门面很小的餐馆——“一条龙羊肉馆”。在繁华热闹,整日里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前门商业区,在鳞次栉比的众多规模大、规格高、门面装潢漂亮的商店之中,它却有点“其貌不扬 ...
分类:    2025-7-25 15:02
老北京爱吃的“月盛斋酱肉”
老北京爱吃的“月盛斋酱肉”
月盛斋创业于清朝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创始人叫马庆瑞,因此人称“马家老铺”。该店以制做五香酱牛、羊肉最为著名,其夏令烧羊肉亦为人所称道。马庆瑞是回民,祖居北京广安门内牛街,他曾在清朝礼部衙门当过临 ...
分类:    2025-7-25 15:01
老北京人如何过“伏天”?
老北京人如何过“伏天”?
题图摄影:贾勇 今天数伏,老北京人如何渡过难耐的伏天儿(即三伏天)呢? 老北京年间,没有电扇空调,要安心渡过伏天儿,讲究的是​​顺应自然、消暑纳凉、饮食调养、动静结合​​ ...
分类:    2025-7-25 14:46
老北京回忆当年什刹海的夏日盛景
老北京回忆当年什刹海的夏日盛景
卖八宝莲子粥的(盛锡珊绘) 三十年代,我在北京市立第一女子中学读书,学校功课比较紧,活动又多。平时没有什么闲游的时间,只有暑假期间,才能轻松一下。届时,我城内最喜欢的去处,就是什刹海。  什刹海,老 ...
分类:    2025-7-25 14:44
老北京伏天“胡同夜蒸”
老北京伏天“胡同夜蒸”
题图摄影:贾勇 入伏第三日,老槐树先投降了。 树皮缝里渗出的树脂,像熬化的冰糖,黏得化不开。风是湿的,挂在晾衣绳上,把蓝布褂子蒸得半熟。 东四六条的石阶刚泼过水,“呲啦”一声化成白烟,惊醒了门槛下 ...
分类:    2025-7-25 14:42
老北京“贴伏贴”的讲究,是什么道理?
老北京“贴伏贴”的讲究,是什么道理?
看到这么多人涌向广安门医院贴“伏贴”,好多人露出不解的神情,生怕自己落后于“时尚”!殊不知,“贴伏贴”是中医传统疗法,它践行的是“冬病夏治”的理论。“伏贴”(三伏贴)的实践,​​在特定条 ...
分类:    2025-7-25 14:40
老北京胡同里的夏日“食谱”
老北京胡同里的夏日“食谱”
题图摄影:贾勇老北京的夏天,琢磨“吃”是件伤脑筋的事。暑气蒸腾,谁都懒得下厨房做饭,但是胡同里的人家却自有一套清凉的“食疗”方案——从叫卖声到舌尖味,一箸一勺都是皇城根儿下的消暑智慧。大清早:奔着冰镇 ...
分类:    2025-7-25 14:39
北京历史上的攒筲业
北京历史上的攒筲业
北京攒筲业:被时代冲走的木桶记忆在清末光绪年间,繁华的通州南门内有一家名声很大的田家筲铺。这是一家前店后厂式的木匠作坊,专门制作修理各种水筲、醋筲。这一行业,旧时被称作攒筲业。当年在通州南门附近,只要 ...
分类:    2025-7-23 19:57
浅谈老北京小吃“萨其玛”
浅谈老北京小吃“萨其玛”
从民间饽饽到宫廷甜点,它如何“驯服”老北京的胃?有些人总是调侃,“北京是美食的荒漠”,我有些不置可否。但即使在“荒漠”中,我想也是能捕捉到一线生机的吧。“老北京小吃”就是“荒漠”中的那一抹绚烂的颜色, ...
分类:    2025-7-17 19:31
夏日酷暑又如何?宋人「吃喝玩乐」样样不缺
夏日酷暑又如何?宋人「吃喝玩乐」样样不缺
7月20日,入伏,全国即将进入全年最热时段。夏日酷暑,古今皆同,除了热还是热。古人没有借助电力的空调、冰箱,是如何解暑降温的呢?“大热曝万物,万物不可逃。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梅尧臣《和蔡仲谋苦热 ...
分类:    2025-7-15 12:42
一起逛“非遗”,打卡北京首个「博物馆式购物中心」!
一起逛“非遗”,打卡北京首个「博物馆式购物中心」!
7月2日,承载着方庄社区33年记忆的方庄购物中心以北京首个“博物馆式购物中心”的全新面貌惊艳亮相。这座融合了老字号、非遗技艺与市井烟火气的商业新地标,不仅是一次商业空间的迭代升级,更是一场传统文化在现代商 ...
分类:    2025-7-11 13:51
话说老北京的“堂头
话说老北京的“堂头
老北京堂头的处世智慧:沉着机灵有胆量 | 咂摸京味儿一堂二灶三先生说起堂头,现在的很多人已经感到陌生了,因为如今很难找到与堂头相配的职位,而且这种叫法也过时了,但在老北京,堂头是大小餐馆酒楼不可或缺的岗 ...
分类:    2025-7-9 17:28
湖笔怎么成了北京特产?京华妙笔自成一派
湖笔怎么成了北京特产?京华妙笔自成一派
琉璃厂戴月轩笔庄货柜里摆满格式毛笔,小师傅正在刻字。“文房四宝”大有讲究,一般指湖笔、徽墨、宣纸和歙砚。产自湖州吴兴县善琏镇的毛笔,素有“紫毫之价如金贵”一说,自元朝以来,就是毛笔行业的龙头老大。然而 ...
分类:    2025-7-8 16:08
胡同里的五音
胡同里的五音
宫商角徵羽:老北京胡同里的五音谱2003年,我家因拆迁搬离了西城区新街口豁口,至今,离开胡同小二十年了,我还总是回忆起年少时那些难忘的生活。这当中,声音又是最深植于记忆当中的,它不会随着年岁增长而湮没,反 ...
分类:    2025-7-7 18:07
老北京哪家(酸梅汤)最好喝?
老北京哪家(酸梅汤)最好喝?
作家陈建功在其《寻找酸梅汤》一文中说:“盛夏溽暑,卖酸梅汤的可称为旧京一景:大街小巷,干鲜果铺的门口,随处可见卖酸梅汤的摊贩。”酸梅汤在京城,原本是再普通不过的了。但就在这酸梅汤遍布百店千家众街巷的情 ...
分类:    2025-7-3 13:00
老北京那些旧事
老北京那些旧事
儿时爱听父老谈故都旧事。1934年,偶然有机会到北京工作了半年,见闻所及,很多值得记的琐事,多年来忙乱,未曾着笔。顷与老友高君谈及,高君力劝我写出来,因为再过几十年,就没人知道了。我感其厚意,于是分条记下 ...
分类:    2025-6-30 13:54
荣宝斋的前世今生
荣宝斋的前世今生
荣宝斋的前身松竹斋始建于康熙十一年(1672),松竹斋的主人张氏就住在不远的椿树胡同。张氏是浙江绍兴人,祖上是明朝的官员,清军入关后弃官从商。因原籍盛产青竹,后又在北方为官,钟情青松傲雪的品格,故取店名松竹 ...
分类:    2025-6-30 13:52
制墨业老字号“一得阁”
制墨业老字号“一得阁”
2 琉璃厂的商号通常经营文房四宝、旧书、古玩、字画、碑帖等多种商品,而一得阁却非常特殊,仅以生产、经营墨汁为主。要说墨汁,中国使用墨汁的历史不算长,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是采用砚台研墨的方式,直到一得阁的出 ...
分类:    2025-6-30 13:50
老北京大饭庄 小饭馆及二荤铺
老北京大饭庄 小饭馆及二荤铺
曹禺先生的话剧《北京人》里,曾家的女婿叫江泰,这个江泰寄居丈人家,但懂吃,有一段台词就是他口若悬河:“正阳楼的涮羊肉,便宜坊的挂炉鸭,同和居的烤馒头,东兴楼的乌鱼蛋,致美斋的烩鸭条。小地方哪,像灶温的 ...
分类:    2025-6-30 13:48
老北京“苏菜”代表松鹤楼
老北京“苏菜”代表松鹤楼
苏州松鹤楼菜馆是苏州一家最古老、最著名的苏菜馆,始创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其具体开业年代现已无据可考,所见最早的记载,是在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重建“苏州面业公所”时所立碑文。其后 ...
分类:    2025-6-30 13:47
老北京“大顺斋糕点”
老北京“大顺斋糕点”
明崇祯三十年(1640年),一位来自南京的回民小贩刘大顺,带着全家在当时市井繁华的通州镇落脚谋生。他先是在通州城内走街串巷挑担叫卖,专门制做经营糖火烧。后因生意兴旺,便在街上开了个几间门面的铺子,老婆掌柜, ...
分类:    2025-6-30 13:29
老北京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
老北京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
中山公园内园林深处、西侧门附近,有一处装饰典雅、古色古香的建筑,这是一家供游人休憩宴饮的著名餐馆——来今雨轩。  这家餐馆地处名园之中,奇花异树远近相望,庭前屋后山石玲珑,不仅环境十分清幽,“来今雨轩 ...
分类:    2025-6-30 13:27

相关分类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27 17:25 , Processed in 0.091469 second(s), 8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