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订阅

话北京

扇子不扇风,那它有啥用?
扇子不扇风,那它有啥用?
扇子是盛夏解暑标配之一,人们通常认为扇子是手持、轻便、易收纳的,这是来自手持扇的印象。其实,扇子最初并非用于纳凉,而主要用于仪式。扇子的雏形可追溯至远古虞舜时代,舜帝为彰显“广开视听,求贤自辅”的治国 ...
2025-8-1 13:18
老北京俏皮话(六)
老北京俏皮话(六)
【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风箱,压缩空气使气流产生的一种装置;老鼠如钻进风箱里,就受到风箱一拉一送的两种气。比喻得罪了双方,双方都给气受。  【耗子钻鸡笼——瞧你那脑袋也不是黄鼠狼】鸡笼,养鸡的笼子。 ...
2025-7-25 15:12
聊聊老北京动物园
聊聊老北京动物园
北京动物园的前身是清末建立的农事试验场(也称万牲园),其历史可追溯至1906年。1906年,清政府在端方、载泽等大臣提议下,于西直门外乐善园、继园旧址筹建农事试验场,旨在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乐善园原为清代皇家御 ...
2025-7-25 15:06
老北京的“东安市场”
老北京的“东安市场”
老北京的东安市场坐落在北京王府井大街,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二月(公元1903年3月),迄今已有122年的历史。历史上,它一直是北京城中的一处繁华场所,宣统年间就有这样一首描写北京风光情物的竹枝词赞她:  “新 ...
2025-7-25 15:05
老北京人如何过“伏天”?
老北京人如何过“伏天”?
题图摄影:贾勇 今天数伏,老北京人如何渡过难耐的伏天儿(即三伏天)呢? 老北京年间,没有电扇空调,要安心渡过伏天儿,讲究的是​​顺应自然、消暑纳凉、饮食调养、动静结合​​ ...
2025-7-25 14:46
老北京回忆当年什刹海的夏日盛景
老北京回忆当年什刹海的夏日盛景
卖八宝莲子粥的(盛锡珊绘) 三十年代,我在北京市立第一女子中学读书,学校功课比较紧,活动又多。平时没有什么闲游的时间,只有暑假期间,才能轻松一下。届时,我城内最喜欢的去处,就是什刹海。  什刹海,老 ...
2025-7-25 14:44
老北京伏天“胡同夜蒸”
老北京伏天“胡同夜蒸”
题图摄影:贾勇 入伏第三日,老槐树先投降了。 树皮缝里渗出的树脂,像熬化的冰糖,黏得化不开。风是湿的,挂在晾衣绳上,把蓝布褂子蒸得半熟。 东四六条的石阶刚泼过水,“呲啦”一声化成白烟,惊醒了门槛下 ...
2025-7-25 14:42
话说老北京的“堂头
话说老北京的“堂头
老北京堂头的处世智慧:沉着机灵有胆量 | 咂摸京味儿一堂二灶三先生说起堂头,现在的很多人已经感到陌生了,因为如今很难找到与堂头相配的职位,而且这种叫法也过时了,但在老北京,堂头是大小餐馆酒楼不可或缺的岗 ...
2025-7-9 17:28
老北京哪家(酸梅汤)最好喝?
老北京哪家(酸梅汤)最好喝?
作家陈建功在其《寻找酸梅汤》一文中说:“盛夏溽暑,卖酸梅汤的可称为旧京一景:大街小巷,干鲜果铺的门口,随处可见卖酸梅汤的摊贩。”酸梅汤在京城,原本是再普通不过的了。但就在这酸梅汤遍布百店千家众街巷的情 ...
2025-7-3 13:00
老北京那些旧事
老北京那些旧事
儿时爱听父老谈故都旧事。1934年,偶然有机会到北京工作了半年,见闻所及,很多值得记的琐事,多年来忙乱,未曾着笔。顷与老友高君谈及,高君力劝我写出来,因为再过几十年,就没人知道了。我感其厚意,于是分条记下 ...
2025-6-30 13:54
吃鲜儿、送扇、熏蒿、祭祀,藏在夏至里的风物记忆
吃鲜儿、送扇、熏蒿、祭祀,藏在夏至里的风物记忆
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虽然算不上什么节日,但从古至今却传承着许多民风习俗,尤以“夏至面”知名,故有“冬至馄饨(饺子)夏至面”之说,而清代《帝京岁时纪胜》有“夏至,京师于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 ...
2025-6-27 18:56
老北京说的“一就手儿”
老北京说的“一就手儿”
题图摄影:贾勇 老舍先生特别喜欢用“就手儿”这一个词儿,而在当代“京味儿”作家的作品里,却不多见,这也许是因为“就手儿”在现而今人们的嘴里,已不经常说有关系吧。  “就手儿”是个副词,顺手儿、顺便、 ...
2025-5-27 09:44
老北京话“敲着撩着”
老北京话“敲着撩着”
题图摄影:贾勇 老舍《赵子曰》:  我告诉你,你个小——不用和老大哥敲着撩着耍嘴皮子!说真的!  《离婚》: 可是心中苦闷,总想抓个碴儿向谁耍耍刺儿才痛快。他敲着撩着说开了闲话,把公事完全推给了老李。 ...
2025-5-27 09:43
老北京说的“水蛇腰儿
老北京说的“水蛇腰儿
“水蛇腰儿”,指人的某种体态。是什么样子呢?老的《国语词典》收俗语较多,解释作“腰部微偻者”,台湾版的《中文大辞典》谓“腰部纤细而微偻者也”,《现代汉语词典》说得更明白:“指细长而腰部略弯的身材。”有 ...
2025-5-27 09:41
老北京说的“淘换”与“寻”
老北京说的“淘换”与“寻”
题图摄影:贾勇北京人说话特别客气,向人要东西,不直接说“要”,而说“寻”(xin)。如“我跟您寻两根儿香菜”“寻点儿醋”。当然都是小物事,零七八碎儿,数量也不是很多。没听说过向人家“寻电视机”“寻汽车”的 ...
2025-5-27 09:39
老北京话“忒儿喽”和 “忽嘟忽嘟”
老北京话“忒儿喽”和 “忽嘟忽嘟”
题图摄影:贾勇 有些象声词,属于北京特有。“忒儿喽”是用鼻子或嘴把液体或食物吸进去时的声音,如“忒儿喽鼻涕”,即不擤(xīng醒)出鼻涕,而往里吸。《儿女英雄传》:“安老却就着那五样佳肴,把一碗面忒儿喽忒 ...
2025-5-27 09:38
老北京话“掉猴”与“皮赖歪派”
老北京话“掉猴”与“皮赖歪派”
题图摄影:贾勇 有一个词儿叫“掉歪”,和前边说的“掉腰子”义近,调皮捣蛋,不听话,想坏主意,总之,是不好对付的人。如《红楼梦》:  我并不是那种吃醋调歪的人,你我三人更加和气。况且有本事的人,未免就有 ...
2025-5-27 09:36
老北京说的各种“眼皮子”
老北京说的各种“眼皮子”
题图摄影:贾勇 普通话里说“眼皮”,任谁都懂,是指眼睑;若后缀以“子”——“眼皮子”,则词义起了变化,指眼界;若再后缀以“薄”“杂”“宽”“浅”,词义又有不同,则指性情、心理、交际、门路,等等。下面 ...
2025-5-27 09:34
老北京说的“弹到了痒痒筋上”
老北京说的“弹到了痒痒筋上”
题图摄影:贾勇 “痒痒”的感觉谁都能体会得到,以“痒痒”组词的北京话,如“痒痒肉儿”“痒痒筋儿”“痒痒出出”“痒痒得慌”等等,大概也都离不开这种常会令人发笑的、难受的(蚊子叮了,或皮肤过敏)、想伸出手 ...
2025-5-27 09:33
北京唱片厂与新中国的“唱片业”
北京唱片厂与新中国的“唱片业”
北京唱片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天宁寺前街2号,是中国唱片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该厂于1968年建立,是中国唱片总公司在中国北方最大的生产基地。建厂初期以生产薄膜唱片为主,年产量达100多万张。随着录音技术的发展,在 ...
2025-5-26 10:02
大方百货:重温老国货情怀
大方百货:重温老国货情怀
北京阿姨私藏的“宝藏商场”!不怕不赚钱,就怕货不全!在北京市东城区前门东大街台基厂十字路口西南角,有一家商店。商店面积不大,可里面的货物却挺多。有服装、鞋帽、布匹、化妆品……这些商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
2025-5-15 17:11
故园闻啼鸟
故园闻啼鸟
回不去的故园,记忆里的鸟鸣故园,已是很久没回去过了,那里已不知春夏,不知秋冬。我努力想要回想起关于它的一点声色来,好像自从离开之后就带走了一霎的春光,荒芜的不仅是故园。穿过记忆的空洞,恐怕唯有几声啼鸟 ...
2025-5-7 19:09
潘家园街区:慢慢走,欣赏吧
潘家园街区:慢慢走,欣赏吧
捡漏古董、淘绝版书,没人能空手离开潘家园!记得很年轻的时候读朱光潜先生的一部美学小书,他在书中好像说过这样的话,慢慢走,欣赏吧(大意)。为什么不是欣赏吧,慢慢走,而是慢慢走,欣赏吧。只有我们慢慢行走, ...
2025-5-7 19:04
《金风玉露》“焕活”百年湖广会馆
《金风玉露》“焕活”百年湖广会馆
《金风玉露》 一场古戏楼活化的艺术实践春天到来之前,北京晴冷晴冷的。2024年12月31日,寒冬腊月里的虎坊路3号,冬日薄亮的阳光在北京湖广会馆的影壁上静静移动着脚步,直至影壁上的金色大字被暮色笼罩,又被初上的 ...
2025-3-12 20:05
还记得用录音机学英语的日子吗?磁带里藏着多少人的青春
还记得用录音机学英语的日子吗?磁带里藏着多少人的青春
两台单卡录音机我有两个抽屉,那里面有些凌乱地摆满了我的东西,而且不断地积攒着。每当这时,我会找个星期日的下午,悠闲地把那些旧物拿出来,分门别类该淘汰的淘汰,该保留的保留。那过程像在整理自己的生命。翻着 ...
2025-3-4 13:50
老北京的“书棚子”
老北京的“书棚子”
老北京过去说评书,大多数是在“书棚子”里说。说的是什么内容,都是很老很老的小说。如:《水浒》《大五义》《小五义》《三侠剑》《三国志》《列国志》《聊斎》《寇志》《施公案》《彭公案》等。或者有的读者,一撇 ...
2025-2-18 11:24
老北京玩具里的力学
老北京玩具里的力学
  这回的题目是“老北京玩具里的力学”,要说老北京的玩意儿,叫什么名儿长什么样儿,上了年纪的人没有不知道的,可要是说这东西为什么能这样玩儿?它的原理是什么?里头暗藏着什么玄机,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别 ...
2025-2-17 11:55
张恨水笔下的“天桥”
张恨水笔下的“天桥”
天桥“拉洋片的”  天桥没有宫殿山水,没有珍珠宝贝,就靠艺人们一张嘴、两只手、一双脚打出天下,吸引着无数的观众。  但是跑了叫天桥的地方一周,也瞧不见桥在哪块儿,甚至水沟也瞧不见一条。这是怎么一回事? ...
2025-2-14 14:52
烂肉面
说到烂肉面想起一故事来,二荤铺掌柜的是位前清秀才,只因为仕途不得志,日久在京城混不下去了,被生活所迫开了一家二荤铺。 这一天正赶上殿试,一位进京赶考的举人殿试完出了宫,来到了二荤铺,要了一碗烂肉面, ...
2024-12-20 22:07
老北京对吃的讲究,都在这碗面茶里了
老北京对吃的讲究,都在这碗面茶里了
老北京的特色“茶”说起老北京的饮品,特色“茶”类诸如茶汤、油茶、面茶者,不得不写一下。《都门竹枝词》里面有两句叫做“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生动灵活地勾画出旧京街头饮品的丰富,同时也说明旧日 ...
2024-12-13 17:17

相关分类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13 23:51 , Processed in 1.093240 second(s), 3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