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订阅

民俗

六月六,洗象节,没大象就给猫主子搓个澡
六月六,洗象节,没大象就给猫主子搓个澡
小暑一过,马上就是三伏,北京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吹空调、吃冷饮、游泳……如今人们祛暑的方式很多。不过早年间,没空调、没冰箱,洗澡成为人们防暑降温的主要方式。今天农历六月六,虽然不是什么节气,但民间历 ...
分类:    2022-7-18 13:32
评剧名家孙路阳 : 德艺双馨,做起来太难
评剧名家孙路阳 : 德艺双馨,做起来太难
大戏看北京本栏目与北京戏剧家协会共建孙路阳,评剧魏派传人。千生万旦,一净难求。他是观众眼中多才多艺、京剧黄梅戏唱得都很好的评剧花脸名角儿;他是家人眼里下得厨房、上得厅堂体贴温暖的好男人;他是同事朋友眼中 ...
分类:    2022-6-16 10:45
老北京人家的掸子
老北京人家的掸子
相传在上古时期的夏代,人们偶然看见一只受伤的野鸡拖着身子向前爬,爬过之处的灰尘少了许多,猜想这一定是鸡毛的作用,于是抓来几只野鸡拔下毛来制成了第一把扫帚。这就是鸡毛掸子的由来。家庭必备‍老年间 ...
分类:    2022-6-16 10:28
穿越四百年 重温老北京茶棚子
穿越四百年 重温老北京茶棚子
说起老北京的茶馆,现代的年轻人都陌生了。而老北京人却对它难以忘怀,它蕴涵着厚重的茶文化积淀,展示着老北京的社会百态。著名作家、民俗学者董梦知先生带领我们“穿越”那早已逝去的北京老茶馆,让你一睹旧京风情 ...
分类:    2022-6-14 09:15
两次入科,不断创新,难怪他同时名列前后“四大须生”,红得天崩地裂
两次入科,不断创新,难怪他同时名列前后“四大须生”,红得天崩地裂
马连良在《临潼山》中饰李渊今年是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先生诞辰120周年。众所周知,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马连良先生是同时名列前后“四大须生”的唯一一位。他开创的马派艺术影响深 ...
分类:    2022-6-8 15:20
北京“年味儿”淡了?看看老照片里的北京年
北京“年味儿”淡了?看看老照片里的北京年
好些就地过年的小伙伴反映,今年春节特别快!好像抢完红包,春节就过了!其实,这是在委婉地批评北京过年冷清,缺少年味儿!这咱也不得不承认,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北京人过年也越来越简单。省事倒是真省事了,但 ...
分类:    2022-6-8 14:16
“二十四,扫房日”,光扫扫地可不算扫房
“二十四,扫房日”,光扫扫地可不算扫房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锅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 ...
分类:    2022-6-6 11:06
看看老北京怎么准备年货
看看老北京怎么准备年货
腊月二十三“小年儿”,年味儿已扑面而来。一进腊月门儿,家家户户就开始置办年货了。旧时,北京人最爱到白塔寺、护国寺、隆福寺等庙会置办年货。每到年末,这些地方都要天天“连集”。庙会上吃的、喝的、用的、玩的 ...
分类:    2022-6-6 10:48
罩棚,一个千姿百态的临时世界
罩棚,一个千姿百态的临时世界
故宫博物院的收藏中,有一类物品非常有趣,它们被称作“烫样”。翻译成现代词汇,就是建筑模型,专门给皇上汇报方案用的。“阅是楼的彩棚烫样”侧面在众多的烫样中,有一件非常特别,它由30根立柱,支撑起了一个平面 ...
分类:    2022-6-5 12:59
拉排子车
拉排子车
  ▌何大齐图  我小时候,满大街都可以看到人拉的低矮的木板车,叫“排(pǎi)子车”。为什么这么叫呢?原来,“排子”在北京话里就是低矮的意思。比如说,北京人管鼹鼠叫“地里(轻声)排子”,是因为它长得低 ...
分类:    2022-6-4 13:03
京剧演员的戏份、包银和工资 名角取酬必有方
京剧演员的戏份、包银和工资  名角取酬必有方
清光绪年间同庆班演出图《同光十三绝》中的程长庚(中)《同光十三绝》中的谭鑫培  这几年,影视界的个别明星,虽说曾经名显海内外,但偷漏国家税款,数额巨大,动辄以亿数,那么她或他所拿的巨额酬金又有多少,就 ...
分类:    2022-6-1 14:49
自然精灵 天上掉鸟的日子
自然精灵  天上掉鸟的日子
  ■ 我给很多鸟当过月嫂  你知道什么时候打天上往下掉鸟吗?狂风暴雨之后。夏季只要天忽然一黑,狂风把窗户啪啪一拍,你等那大雨点子落完,雨小之后出去转转,树多的地方准能从墙根底下找到几只从窝里掉出来的 ...
分类:    2022-6-1 14:42
四合院的童年 麻雀与鹦鹉
四合院的童年  麻雀与鹦鹉
  世上大多数动物的本能都是远离人类,唯独麻雀、喜鹊、燕子等,适应了城市生活,把四合院当成它们的家。尤其是麻雀,北京人管它叫家雀儿,一个“家”字,就知它和人类密不可分,它就是院子里我们这些孩子的伙伴、 ...
分类:    2022-6-1 14:41
旧时京城的端阳印记
旧时京城的端阳印记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午节、端五节、重五节、端节、菖蒲节、天中节等。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是传统节日中名称最多、包含内容最广的民俗活动。在旧时的北京城,端午节的民俗活 ...
分类:    2022-6-1 14:02
北京三重门 故都三重爱
北京三重门 故都三重爱
《北京烟树》 侯磊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生活在北京这座城市的腹地,却总感到它的魔幻与恍惚。那些你曾经去过的地方,它真的一直是你所见的样子吗?总想起在十几年前,圆明园西部尚未修缮的时候,那边是成片水 ...
分类:    2022-5-25 14:45
贫嘴理想主义与北京故事
贫嘴理想主义与北京故事
  石一枫是一位特别善于也特别乐于讲故事的作家,在年轻一代作家里,这种能够有效指向故事本身的叙述激情,正变得越来越珍罕。我先以最简单的方式尝试把故事掰扯明白:阴差阳错,三份骨灰被殡仪馆装错了。一位老革 ...
分类:    2022-5-25 14:41
书香盈室
书香盈室
  今天,是每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读书不觉春已深,每一个书香满满的屋室,都让人忘却了时间的流逝;腹有诗书气自华,每一个爱读书的人,都能真切感受到阅读给自己带来的变化。暮春之时,同学们执笔写下了自己 ...
分类:    2022-5-25 12:43
鸟市
鸟市
  北京人爱养鸟是出了名的。要问怎么会这么兴盛,那得从清朝定都北京说起。玩鸟据记载在唐朝就有,但到了清朝,达到了鼎盛。清朝定都北京后,八旗将士就有了特权,每月国家给“养奉银”,规定这些人不打工不经商, ...
分类:    2022-5-24 09:58
麾驾雷公诃电母 中国的“雷神”“闪电神”
麾驾雷公诃电母  中国的“雷神”“闪电神”
北京晚报 | 2022年04月24日  ▌  惊蛰之后,天始打雷。  记得小时候邻家小姐姐给我出了谜语:“大哥天上叫,二哥把灯照,三哥流眼泪,四哥到处跑。”谜底分别是雷、闪、雨、风。把惊雷闪电等说得跟自家兄弟一 ...
分类:    2022-5-24 09:56
以杨为姓 哲理与诗情齐飞
以杨为姓 哲理与诗情齐飞
  杨,本义是对一切杨柳科杨属植物的泛称。  古典文籍中,“杨”“柳”同义,“杨”是“柳”的一种,即蒲柳,中国最早的词典《尔雅》说:“杨,蒲柳也。旄,泽柳也。柽,河柳也。”杨、旄、柽通谓之柳。  现代 ...
分类:    2022-5-24 09:21
铁匠铺
铁匠铺
  铁匠是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工匠之一,在旧北京城和北方的郊区乡镇,铁匠铺随处都可以见到。  打铁是重体力劳动,“打铁先需自身硬”,所以铁匠个个都是身体好、臂力强、手脚麻利的人。他们长年累月挥舞铁锤,膀 ...
分类:    2022-5-22 13:06
胡同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胡同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东茶食胡同一角(摄于2009年)。蒋晨明 摄  有些胡同,光看名字就很有意思。有这样一类胡同名字,它们反映的就是老北京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比如“柴”,就有柴棒胡同、劈柴胡同(今辟才胡同)等。再如“米”, ...
分类:    2022-5-22 12:56
卖绦子的老者
卖绦子的老者
  绦子,就是妇女衣服上镶的装饰花边儿,是用丝线编织成宽窄不一、花纹各异的扁平带子,主要用在女装的领口、袖口、大襟边、下摆等处。为什么卖绦子也能成老北京三百六十行之一呢?这得从清朝建都北京说起。满族人 ...
分类:    2022-5-18 21:08
五月槐花香
五月槐花香
  插图 王金辉  漫步街头,不经意间,嗅到阵阵花香,甜滋滋,清爽爽,沁入心脾。哦,原来是槐花开了。  一进五月,满树的槐花就争先恐后地露“笑脸”了。你看,那婆娑的枝叶间,绵密成串的花絮,拥拥挤挤,竞 ...
分类:    2022-5-18 20:54
搬新家整理老物件
搬新家整理老物件
  插图 王金辉  老汉我今年六十有五,老伴与我同岁。虽说我们现在腿脚还灵活,但从长计议,老伴还是坚持,用现在的房子,置换一套郊区的“居室+服务”模式的“家园社区”,声称在自己家中即可享受专业养老服务。 ...
分类:    2022-5-18 20:52
众说纷纭的“四功五法”
众说纷纭的“四功五法”
  京剧界常以“四功五法”分类训练与评判演员才艺功力的高下。京剧程式化、规范化与虚拟表演特性,是靠演员规范的体能技能训练延续的。非但如此,观众也是按这一功法分类标准判别表演才艺水准的。只不过,“四功五 ...
分类:    2022-5-18 20:49
古人熏香雅趣
古人熏香雅趣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嗅觉审美有着特殊的钟爱。上世纪80年代,我国考古人员在属于4000多年前良渚文化时期的上海青浦福泉山高土台墓地发掘出了一件灰陶竹节纹熏炉;又在属于5000多年前红山文化时期的辽宁牛河梁地区 ...
分类:    2022-5-18 20:37
“服老”
“服老”
  从抗拒衰老到最终服老,是个略带痛苦的渐进的心理过程。  记得大概是十多年前的某个周末,我去超市购物,在门口碰见一位中年女士正准备往自行车上搬东西。看到我,她有些羞怯地打招呼:“大爷,能帮我扶下自行 ...
分类:    2022-5-14 14:49
京城无处不飞花
  进入五月,看着盛放的月季,我在想,北方春天最先开的花是什么?观察多年,我觉得是迎春!  雨水节气,草还没绿,树还萧瑟,一丛丛迎春仍是冬日里的样子。二月底,临近惊蛰,啄木鸟笃笃笃地忙起来,穿着羽绒服 ...
分类:    2022-5-14 14:48
“帽子谈”
  袁枚在《游黄山记》里说,某天薄暮时分,他到西海门观落日,这可是“大阵仗”——那里的草比人还高,压根儿无路可走,必须请“数十夫”在前头斩草开道。费尽周折抵达后,放眼望去,“东峰屏列,西峰插地怒起,中 ...
分类:    2022-5-14 14:36

相关分类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5 02:49 , Processed in 1.120943 second(s), 3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