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订阅

历史

都察院全宗档案
都察院全宗档案
清代都察院设立于崇德元年(1636年)五月,是全国最高监察机关,具体职掌包括:监察政治得失;参加九卿议奏事;与刑部、大理寺汇题重大案件;稽察各级衙门及吏役;检查注销文书案卷及封驳事;监察乡试、会试、殿试; ...
分类:    2022-9-5 09:12
独家解读:美国店主晒出的“南京大屠杀”相册有多大价值?是谁拍的?
独家解读:美国店主晒出的“南京大屠杀”相册有多大价值?是谁拍的?
一般来说,文物如果卖给私人,通常会比卖给博物馆收益更大,这位美国小伙子宁可少点挣钱,也希望更多人看到当年日军侵华的历史,应该说,这一点就值得点赞!解读美国店主晒出的“南京大屠杀”相册大卫·凯文展示的相 ...
分类:    2022-9-5 08:35
1977年毛主席纪念堂雕塑竣工,后来专家建议拆除!韩福裕:看谁敢
1977年毛主席纪念堂雕塑竣工,后来专家建议拆除!韩福裕:看谁敢
1977年8月10日,毛主席纪念堂北大厅的“毛主席坐像雕塑”竣工。之后,竟然有专家以“毛主席塑像不够威严”为由建议拆除,幸亏韩福裕站出来据理力争:“谁敢拆一下试试,我们让人民摆上鲜花再看看!”北大厅的毛主席 ...
分类:    2022-9-5 08:29
蒙古骑兵的传统规矩:抢回战友尸首,可获得死者的妻妾和全部牲畜
蒙古骑兵的传统规矩:抢回战友尸首,可获得死者的妻妾和全部牲畜
如果各位读者朋友,对明朝战争史有过研究,相信大家一定会从中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那就是自从明朝中期以后,明军再和蒙古人作战时,基本都是所获甚少,而且也基本从主动进攻转变为了防守作战,也越来越以斩首敌人 ...
分类:    2022-9-2 12:45
乾隆御用宝剑意寓息兵 | 鉴赏
乾隆御用宝剑意寓息兵 | 鉴赏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面对偌大世界,青年李白畅想着佩剑任侠,“抚长剑,一扬眉”。凛凛长剑,气如霜。在中国传统冷兵器中,剑不仅有着“百刃之君”“百兵之帅”的美誉,而且以修长光洁的气 ...
分类:    2022-8-28 09:24
北京第一家的那个“全景电影娱乐中心”
北京第一家的那个“全景电影娱乐中心”
现如今在去看3D、4D,甚至是7D的电影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了,不知道诸位还记不记得第一次看3D立体电影是哪一部?小文看的第一部2008年上映的《闪电狗》,那会儿就感觉色彩更鲜艳、立体感更强。其实在三十多年前的北京 ...
分类:    2022-8-28 09:19
铛铛车,老北京城的一道风景线
铛铛车,老北京城的一道风景线
这一期,我们来聊老北京的有轨电车。老北京的有轨电车也叫“铛铛车”,为什么有这个叫法呢?因为,在新中国成立前,北京城开始有有轨电车运营的时候,司机是站着开车。司机的脚旁边有一个铃铛的按钮,当出现情况需要 ...
分类:    2022-8-11 11:10
旧京巷子与津门老街上的金融往事
旧京巷子与津门老街上的金融往事
在您以往的旅行经历中,将天津放在怎样的一个位置?天津给您留下的最深印象又是什么呢?问题一出口,回答的人或许要思索一下。天津城区距离北京只有130多公里,乘坐京津之间的城际高速,半个小时就能抵达。早上起来 ...
分类:    2022-8-3 17:42
北京“破四旧”中收缴的文物都去了哪里?
北京“破四旧”中收缴的文物都去了哪里?
北京东城区府学胡同36号,是一处豪华的四合院,由东西两组院落组成。这个大院在明代是明思宗田贵妃之父田琬的宅第。清康熙年间为靖逆侯张勇宅,道光、咸丰年间,志和购得此宅,原称“天春园”,后易名“增旧园”。同 ...
分类:    2022-8-3 17:32
建军95周年,老照片里逛军博
建军95周年,老照片里逛军博
从1960年起,过建军节逛军博,看看军博顶上闪闪的红星,在历史中追寻人民解放军的足迹,就成了北京人的新民俗。今天,人民军队迎来95岁生日,不妨从《北京日报》的独家影像,回顾一下军博的故事,给您揭秘军博军徽岿 ...
分类:    2022-8-2 12:36
挣扎与求生,电车时代的到来,引发了北平人力车夫的“暴动”
挣扎与求生,电车时代的到来,引发了北平人力车夫的“暴动”
人力车夫《骆驼祥子》一书可谓是家喻户晓,即使有许多人没有读过,也应该知道书里的祥子是一位老北平的人力车夫。自清末产生之后,人力车成为城市中非常常见的交通工具,也由此伴生出一个数量极为庞大的人力车夫群体 ...
分类:    2022-8-1 10:49
清末的两极分化
清末的两极分化
清末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在广东省,有着非常明显和对立的两极分化。我们都知道,广东是革命党的大本营,甚至在当时标志着革命失败而后来被不断拔高并赋予新意义的黄花岗起义的黄花岗,就在广州市内。然而在光绪朝 ...
分类:    2022-8-1 10:05
503件珍贵文物空降国博,回溯“意大利之源”
503件珍贵文物空降国博,回溯“意大利之源”
“条条大路通罗马。”“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两句励志的谚语,在中华大地流传度极高,近乎妇孺皆知。古罗马人以坚韧、务实之风开创了西方文明的源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相映 ...
分类:    2022-7-30 15:26
这座最著名山庄不仅为避暑而建
这座最著名山庄不仅为避暑而建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的避暑山庄(热河行宫)是清代皇家园林、避暑胜地,清廷花费了89年才修建完成。如今这里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鲜为人知的是,其建造的初衷并不仅仅是为了避暑。 ...
分类:    2022-7-30 15:12
朱德的枪
朱德的枪
许多城市是与重大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北京的五四运动、郑州的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遵义会议等。这些历史事件有的构成了影响深远的文化启蒙,有的确立了工人阶级在革命斗争中的领导地位,有的形成了伟大的历史 ...
分类:    2022-7-30 15:08
1940年日伪的标语,为什么只骂共产党,不骂国民党?
1940年日伪的标语,为什么只骂共产党,不骂国民党?
搪炉子海达﹒莫理循在1933年至1946年之间在朝阳门箭楼的北侧,近距离拍摄的朝阳门箭楼。1936年,从南向北拍摄的朝阳门箭楼,箭楼下是环城铁路的储货场。货场的围墙上写着红煤,是燃烧状态下的煤,证明这种煤的热量高 ...
分类:    2022-7-25 14:43
1958年,一个日本芭蕾舞团访华,演出了《白毛女》
1958年,一个日本芭蕾舞团访华,演出了《白毛女》
提起《白毛女》,几乎无人不知。鲜为人知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将中国电影《白毛女》改编成芭蕾舞作品的是日本松山芭蕾舞团。松山芭蕾舞团由清水正夫和松山树子夫妇共同创建于1948年。清水正夫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专业, ...
分类:    2022-7-18 14:43
北京第一机床厂,毛岸英工作过的地方
北京第一机床厂,毛岸英工作过的地方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东郊,修建了一片工厂,其中最大的是北京第一机床厂。北京第一机床厂初创时名为北平机器总厂,建于1949年6月30日。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这家工厂经历兴建、合并、重组、革新,发展壮大为如今国 ...
分类:    2022-7-18 14:38
风吹麦浪,您还记得北京红星集体农庄吗?
风吹麦浪,您还记得北京红星集体农庄吗?
风吹麦浪,金穗飘香,眼下正是夏收大忙时节。说起夏收,很多老北京人会想起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红星集体农庄。红星人民公社天恩大队正收割小麦 刘光华 李祖慧摄于1959年红星人民公社小麦大丰产 刘光华 李祖慧摄于 ...
分类:    2022-7-18 14:32
从明初山西移民看北京大兴区“七十二连营”的形成
从明初山西移民看北京大兴区“七十二连营”的形成
方瑗(1995— ),山西长治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2018级硕士研究生。朱永杰 (1976— ),博士,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北京 学、历史地理。本文为“北京联合大学人才强校优选 ...
分类:    2022-7-11 11:01
北京外城为什么早不修,晚不修?非要在嘉靖年间修建……
北京外城为什么早不修,晚不修?非要在嘉靖年间修建……
1900年的外城永定门。北京外城共设有七道城门,据《明世宗实录》记载,除东便门与西便门外,其余五门的名称均由嘉靖帝命名,称“正阳门外名永定,崇文门外名左安,宣武门外名右安,大通桥门名广渠,彰义街门名广宁” ...
分类:    2022-6-27 14:24
中国最早的航拍摄影集,德国飞行员拍下了200多张罕见影像
中国最早的航拍摄影集,德国飞行员拍下了200多张罕见影像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航空摄影还远未形成气候,一位名叫卡斯特的德国飞行员怀揣着刚问世不久的卷帘式徕卡小相机来到了中国。中国壮美的自然景观深深地吸引了卡斯特,他手中的相机与所驾驶的飞机形成了完美的组合。“ ...
分类:    2022-6-27 14:12
古籍数字化:让文明被更多人看到
古籍数字化:让文明被更多人看到
图片国家图书馆古籍阅览室古籍《周易》里有这样一段话:“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文明说到底是对不断变化世界的一种记录和反思,时间不停地重塑着世界的样貌,大江东去,无数先贤逝去,无数辉煌 ...
分类:    2022-6-16 10:41
北京古籍保护掠影
北京古籍保护掠影
在北京,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甘于寂寞,不慕繁华,成年累月在古籍中爬梳耕耘,在故纸堆中与时间无声地较量,“为人做嫁衣”。通过他们的妙手补书,让水浸、火烧、虫蛀、鼠咬和霉烂的沧桑中华古籍焕发了青春和前所未 ...
分类:    2022-6-16 10:37
国营北京有线电厂商标的故事
国营北京有线电厂商标的故事
上图是国营北京有线电厂(738厂)的商标。 国营北京有线电厂(738厂)是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在这个工厂里曾经产生过我国第一台自动电话交换机产品、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产品 ...
分类:    2022-6-16 09:37
元故宫被朱元璋拆毁,一部鲜为人知的笔记却使后人得以一窥其样貌
元故宫被朱元璋拆毁,一部鲜为人知的笔记却使后人得以一窥其样貌
中国古代的建筑都是土木结构,难以历久,周秦汉唐的“万间宫阙都作了土”,所以后世无缘目睹。如今能看到的只有明清故宫,而且在经历了甲申祸乱的兵火焚烧后,明代皇宫与如今的故宫已经有所不同了,更早的元代故宫, ...
分类:    2022-6-15 11:34
北京明城墙遗址的这一幕,让单霁翔终生难忘
北京明城墙遗址的这一幕,让单霁翔终生难忘
在崇文门和东南角楼之间,有一片广阔绿地,簇拥着北京现存最长的一段明城墙。绿地芳草萋萋,古树掩映;城墙斑驳,古韵犹存,古老的城墙与现代城市融为一体。这段城墙历经五百多年风风雨雨,尽管在城市化建设中幸存下 ...
分类:    2022-6-15 11:26
大清庶民生活的精彩与鸡零狗碎,尽在日本奇书《清俗纪闻》下
大清庶民生活的精彩与鸡零狗碎,尽在日本奇书《清俗纪闻》下
上期刊发《清俗纪闻》前两卷内容,很多读者对这本“奇书”表现了浓厚的兴趣,本期将精选剩余十卷中的50幅插图,并将其放大展示,读者可更加清晰地看到200年前普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鸡零狗碎,妙趣横生。《清俗纪闻》 ...
分类:    2022-6-6 10:25
大清庶民生活的精彩与鸡零狗碎,尽在日本奇书《清俗纪闻》上
大清庶民生活的精彩与鸡零狗碎,尽在日本奇书《清俗纪闻》上
在中国的古籍中描述普通平民生活的书比较少见,配以详细插图加以说明的著作就更加稀有,而1799年(日本宽政11年)由日本出版的《清俗纪闻》便恰恰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这部《清俗纪闻》所描绘的是清朝乾隆时代的中国 ...
分类:    2022-6-5 14:09
哎呦,我的小祖宗
哎呦,我的小祖宗
做最好看的北京视觉历史平台标题耳熟吧,这是北京人哄孩子时的常用语,尤其是爷爷奶奶面对孙子时,经常会辈分颠倒、发自五脏六腑骨头缝里喊出这一句,透着那份浓浓的亲、浓浓的爱。本期内容是展示一组100年前北京孩 ...
分类:    2022-6-5 13:19

相关分类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19 21:37 , Processed in 1.092446 second(s), 3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