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订阅

铺户

荣宝斋的前世今生
荣宝斋的前世今生
荣宝斋的前身松竹斋始建于康熙十一年(1672),松竹斋的主人张氏就住在不远的椿树胡同。张氏是浙江绍兴人,祖上是明朝的官员,清军入关后弃官从商。因原籍盛产青竹,后又在北方为官,钟情青松傲雪的品格,故取店名松竹 ...
2025-6-30 13:52
制墨业老字号“一得阁”
制墨业老字号“一得阁”
2 琉璃厂的商号通常经营文房四宝、旧书、古玩、字画、碑帖等多种商品,而一得阁却非常特殊,仅以生产、经营墨汁为主。要说墨汁,中国使用墨汁的历史不算长,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是采用砚台研墨的方式,直到一得阁的出 ...
2025-6-30 13:50
老北京“大顺斋糕点”
老北京“大顺斋糕点”
明崇祯三十年(1640年),一位来自南京的回民小贩刘大顺,带着全家在当时市井繁华的通州镇落脚谋生。他先是在通州城内走街串巷挑担叫卖,专门制做经营糖火烧。后因生意兴旺,便在街上开了个几间门面的铺子,老婆掌柜, ...
2025-6-30 13:29
老北京天兴居炒肝店
老北京天兴居炒肝店
炒肝是北京人喜食的一种风味小吃,具有悠久的历史。北京最早的炒肝店在前门外鲜鱼口胡同,名叫“会仙居”,开业于清朝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当时只不过是家专营黄酒和花生、松花蛋、咸鸭蛋等下酒小菜的酒馆。为什 ...
2025-6-30 13:21
老北京“仿膳饭庄”
老北京“仿膳饭庄”
北海公园是我国保存下来的历史最悠久,也是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从辽代开始,以后金、元、明、清等数个朝代都在这里进行修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园内面积达1000多亩,其中有一半以上是水面,青山绿水,景色秀 ...
2025-6-30 13:19
老北京“隆福寺小吃店”
老北京“隆福寺小吃店”
上世纪90年代,位于京城原著名庙宇隆福寺原址前的“隆福广场”开业迎客后,面对隆福大厦的“隆福寺小吃店”,正处“广场”中心最繁华、醒目,过往行人的必经之地,加之小吃店独有的白天不间断营业的特点,该店则整日 ...
2025-6-30 13:17
老北京“大北照相馆”的前世今生
老北京“大北照相馆”的前世今生
北京的照相业,虽不似饮食、服装等行业,留下众多拥有百年以上历史的老字号,但是历史同样相当悠久。坐落在前门大街路东的大北照相馆,素以摄影自然、清新逼真和修版仔细,设计美观,赢得人们的信赖,享誉京城。它开 ...
2025-6-30 13:15
老北京“柳泉居饭庄”
老北京“柳泉居饭庄”
片 柳泉居是一家明代就有的真正北京风味酒馆,初时地址在今西城区护国寺西口路东,由院内的一株大柳树和一口甜水井而得名,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了,在北京的饮食行业中,是一家“超级老店”。  《陋闻曼志》 ...
2025-6-30 13:12
琉璃厂街上老字号“清秘阁”
琉璃厂街上老字号“清秘阁”
清秘阁位于琉璃厂西街,源于乾隆八年(1743)开设的一家南纸店。  据记载,清秘阁是乾隆皇帝登基不久,他的乳母周嬷嬷找到乾隆皇帝,求皇上给她儿子找个差事,于是在乾隆的安排下,周嬷嬷的儿子在琉璃厂西街开了一家 ...
2025-6-30 13:00
一杯酸奶,何以成“顶流”?
一杯酸奶,何以成“顶流”?
冰糖葫芦、驴打滚、豌豆黄、炒疙瘩、爆肚、卤煮……北京特色小吃名目繁多,经久不衰。而对来北京旅游的游客而言,奶皮子酸奶成为新晋“顶流”,北京美食有了更绵长、更醇厚的味道。周日上午10点多,前门大栅栏紫光园 ...
2025-6-19 10:14
这种舶来品,占据了所有北京孩子的童年
这种舶来品,占据了所有北京孩子的童年
有句话形容北京人的饮食起居,叫:一口京腔,两句皮黄,三餐佳馔,四季衣裳。北京人的讲究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拿这吃来说吧,甭管是老字号的饭庄还是新生代的餐馆,能在四九城里得到食客的好评,那可不是件容易 ...
2025-5-26 10:35
“双合盛五星啤酒”的前世今生
“双合盛五星啤酒”的前世今生
北京双合盛五星啤酒集团公司位于广安门外南手帕口街64号,隶属于市第一轻工业总公司,是国家大型二级企业。 1915年5月,北洋政府财政部公布《烟酒公卖桟暫行章程》实行烟酒公卖制度。同年,由旅居俄国的华侨张廷阁 ...
2025-5-26 10:20
几张王府井老照片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
几张王府井老照片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
几张王府井老照片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1、1954年,东安市场南门。 几张王府井老照片,又勾起了我儿时的许多回忆。记得我还没有上学那会儿,有年夏天,早晨我随姑姑去了七条,还没有坐稳,就来了几个大姐姐,她们吵吵 ...
2025-5-14 13:28
王府井老照片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之二
王府井老照片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之二
1、五十年代,金鱼胡同东口(图片来自新浪微博@士夫5376)。 去王府井除了百货大楼和东安市场,还去过几个地方也是我终生难忘的。记得五九年五月的一个早晨,姑姑像往常一样地来接我,姑姑骑着她那辆女士二八自行 ...
2025-5-14 13:18
王府井老照片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之三
王府井老照片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之三
1、王府井书店前身“北平新华书店第一门市部”(图片来自东城艺苑) 又找到了几张王府井大街的老照片,让我想起了一些难忘的往事。记得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考上了景山少年宫绘画组,有一次活动,老师留的作业是 ...
2025-5-14 12:59
王府井老照片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之四
王府井老照片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之四
1、1950年6月6日(图片来自新浪图片《黑白照片中的王府井记忆》摄影:新闻摄影局丁一) 清理旧物品,看到一盒“炭精条”,又想起了六十年前,去王府井的一些往事。六六年初夏,马上就到妈妈生日了,想给妈妈画一张 ...
2025-5-14 12:30
穿越到五三年的东单菜市场,也让我想起了儿时的往事
穿越到五三年的东单菜市场,也让我想起了儿时的往事
穿越到五三年的东单菜市场,也让我想起了儿时的往事1、1953年东单菜市场外景(图片来自《新观察》摄影:张祖道) 在五三年《新观察》杂志上,刊登了一篇由记者于奇写的文章《北京东单菜市》,再现了当年东单菜市场 ...
2025-5-14 12:22
王府井大街那些著名店铺
王府井大街那些著名店铺
王府井逛吃指南:这些百年老店没去过等于白来!过了金鱼胡同西口往南就是王府井了。原来的王府井大街始建于元代至元四年(1267年),因明中叶以来街上的一口甜水井而得名。此井20世纪20年代被湮没。1998年,王府井大 ...
2025-4-23 17:47
褚祥与“西来顺”
褚祥与“西来顺”
“西来顺”是早年古都最具盛名的清真馆之一,其名气与地位离不开掌灶褚祥。褚祥的厨艺精湛以外,创新菜最为著名,无数名人显贵趋之若鹜。军政界宋哲元、马福祥,诗人作家张醉丐、景孤血,梨园行马连良、孟小冬、翁偶 ...
2025-3-22 14:59
1931年北京前门煤市街上的“致美斋”和“致美楼”
1931年北京前门煤市街上的“致美斋”和“致美楼”
图1 是1931年-1932年法国雪铁龙赛车“中亚之旅”相册中“北京街景”的老照片。照片中表现的这类街景多与“前门大街附近的商业街”有关。照片里街道右边一座“民国青砖门脸”挂着“姑苏致美斋”的商幌,引起我好奇( ...
2025-3-22 09:22
被人遗忘的东鸿记茶庄
被人遗忘的东鸿记茶庄
老北京茶业史上的一段传奇往事东鸿记茶庄的旧址,位于前门外大栅栏东头路北。想当年,那可是北京城最高档的茶庄之一。像梅兰芳先生这样的社会名流,买茶时的首选必是这一家。现如今,北京城知道“东鸿记茶庄”的人已 ...
2025-3-14 20:49
老北京的门脸儿牌楼
老北京的门脸儿牌楼
虎坊桥有座顶上能跑火车的门脸儿牌楼,在当年堪称奇观话说北京亚运会前夕,有关部门聘请日资香港建筑公司熊谷组主持修建王府饭店。设计师考虑到饭店位于北京核心的核心,离紫禁城很近,为了协调整体氛围,特意给西式 ...
2025-3-4 22:34
传统相声名段里的卖估衣,老北京的这种行当您见过吗?
传统相声名段里的卖估衣,老北京的这种行当您见过吗?
1917年7月1日,“辫帅”张勋把12岁的废帝溥仪抬出来搞复辟,遗老遗少们纷纷抢购清朝袍褂。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记道:“前门外有些铺子的生意大为兴隆。一种是成衣铺,赶制龙旗发卖;一种是卖估衣的,清朝袍褂成了 ...
2025-2-18 14:14
老北京会仙居是卖什么的?
老北京会仙居是卖什么的?
话说清朝同治年间,一位姓刘的老板在北京前门外鲜鱼口路南开了家店。这店原来是鞋铺,因经营不善倒闭了,被刘老板租下后改成小酒馆,也没字号,酒菜儿呢、我不知道算不算老北京方言、叫“折(一声)箩”;说白了就是 ...
2025-2-16 20:06
腊月糊棚
腊月糊棚
我是腊月二十生人,今年算是过了77个腊月了。对于腊月,我有一份复杂的情感。我生在腊月,天生不怕冷,“腊七腊八,冻死寒鸦”,我能扛住,总比暑热无处躲藏强吧——狗都耷拉舌头了。小时候的腊月,我兴奋,我冲动, ...
2025-2-14 10:35
老北京南酒馆兴衰:消失的虾米居,重生的柳泉居
老北京南酒馆兴衰:消失的虾米居,重生的柳泉居
柳泉居与虾米居,都是老北京著名的黄酒馆。柳泉居位于新街口南大街,今犹存,可是酒馆已早改为饭馆。虾米居位于阜成门瓮城外,临护城河,上世纪40年代初停业。老北京人称黄酒为南酒,顾名思义,南酒出自南方,系南人 ...
2025-2-7 00:36
取消包间费,客单价下调30%!晋阳饭庄总店今天易址重张
取消包间费,客单价下调30%!晋阳饭庄总店今天易址重张
“多少南城孩子的回忆,晋阳饭庄。”“香酥鸭、过油肉、刀削面,从小的味蕾记忆。”顾客纷至沓来去年12月29日,位于虎坊桥的老字号晋阳饭庄总店最后一天营业,不少老主顾前来就餐、感怀。1月19日上午,“搬家”到西 ...
2025-1-19 17:59
肉市街(之三 ) 北京现存最古老的戏园子——广和楼
肉市街(之三 ) 北京现存最古老的戏园子——广和楼
早年间北京城里听戏的地方在茶楼、茶园,民国时期叫戏园子,再以后叫戏院。清人戴璐的《藤荫杂记》中引用《亚谷丛书》说:“京师戏馆,惟太平园、四宜园最久,其次则查家楼(广和楼)、月明楼。”这太平园、四宜园、 ...
2025-1-14 13:20
逛书市
逛书市
老北京的书肆最早始于辽代,那时除书肆里自己刊印外,还常常到南方北宋地区收购书籍,在苏轼之弟苏辙出使辽朝时,就曾在北京(辽时称南京)发现其兄苏轼的《眉山集》已通过书肆流传到此。北宋当时虽有“书禁”之令, ...
2025-1-13 13:30
过去北京最具人气的街道,非它莫属!
过去北京最具人气的街道,非它莫属!
1980年代前逛王府井,从东安门大街过了全素斋往前走的十字路口,西边是东安门大街,路北有浦五房和馄饨侯两家卖吃食的店铺。浦五房开店于清朝咸丰年间(1851年)的苏州,当时是一家经营酱制鸭头、鸭翅、鸭胗肝等食品 ...
2025-1-4 10:43

相关分类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 18:37 , Processed in 1.075462 second(s), 3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